欧洲反犹史
作者:[德] 格茨·阿利
分类:文化
ISBN:9787532794812
出版时间:2024-6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当邻人变成恶魔,亲友反目相向
◆欧洲为何走向种族迫害的深渊
当初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出声……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自1880年以来,在民族主义和社会危机的推动下,西欧和东欧地区的反犹太主义愈演愈烈,引发了许多悲剧。德国历史学家格茨•阿利首次将现代反犹太主义作为一种跨国现象进行考察,在不减轻德国历史罪责的前提下,他说明了竞争和嫉妒、歧视和大屠杀如何在许多地方为驱逐犹太人和种族灭绝埋下伏笔,最终导致二战期间纳粹占领终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本书以泛欧洲的视角,对大屠杀的历史成因进行了全新的剖析。
章节介绍
第一章 从犹太人问题到大屠杀
犹太人何以为家?
德国人在掌控罪行
欧洲对犹太人的憎恨
说明事项
第二章 1945 年不受欢迎者的返乡
维也纳:铁石心肠和一声不吭
大屠杀的痕迹在维尔纽斯消失得无影无踪
匈牙利:谬误和悔悟
不如我们离开欧洲吧!
第三章 1900 年前后:关于未来的可怕预言
犹太复国主义:我们是一个民族!
犹太国的奠基者西奥多•赫茨尔
“烧死犹太人!”
从民族仇恨到种族灭绝
第四章 迟缓笨拙者对勤奋能干者的憎恶
犹太人和俄国的不幸
罗马尼亚基督徒的保护行动
法国:德雷福斯及之后的情况
萨洛尼卡:希腊人反对犹太人
第五章 1918—1921:和平、内战、大屠杀
民族自决
阿尔萨斯:1918年至1923年的遴选
新自由——波兰人的愤怒
乌克兰的大规模谋杀
第六章 反对少数族裔和移民
移民自由的结束
1923年起的种族同质化
犹太人逃往法国
苏联被禁止的仇恨
第七章 1918—1939:欧洲各国对犹太人权利的剥夺
“唤醒立陶宛人!”项目
罗马尼亚: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民众的意愿
波兰民族主义者在行动
被羞辱的、傲慢的匈牙利人
第八章 1938—1945:驱逐和流放
埃维昂会议:把犹太人安置在哪里?
战争、民族政策和大屠杀
东南欧盟国
敌人解决了犹太人问题
第九章 文明与文明的断裂
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犹太人是令人羡慕的榜样
战争使谋杀成为可能
善良的人偏爱邪恶的人
注释
参考文献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Penny1的评论
“先看其局限性。这本书作为史实含量较高的历史文学,在叙述史实上却有明显瑕疵。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受其误导。作者在多次解释反犹主义产生的背景时,存在避重就轻之嫌,多次强调多国政府和人民对犹太种族的反动性。实际上,欧洲反犹主义激荡的重要背景条件,就是犹太资本集团利用资本主义法制的不健全,在经济上开展非人道的传统资本主义掠夺,伤害了欧洲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的各种权利,甚至侵犯欧洲各国的经济主权与命脉。以上普遍被提及的常识却在此书中几乎只字未提。”这位豆油所说的局限性,却是我断不能读下此书的最大原因。
-
Yagami Light的评论
就在我震惊于上个世纪针对犹太人的人间炼狱中时,加沙海湾上更加残忍的屠杀已经旷日持久,令人感慨万千。
书籍本身可以说是可以媲美专业性研究文献的历史文学著作。在结构上,作者以纵向描述来分出章节,带领读者纵观犹太人被屠杀压迫历史的全过程,更利于读者建立全局观,深度了解反犹主义的发展和演变。其次,以横向描述分出每个章节里的小节,详细阐述各个国家与民族在反犹主义演变上的区别与趋同。总的而言结构分明,结构清晰,叙述流畅。
在内容上,作为历史文学,作者态度相当严谨。引用文献相当多,高达50余页,且以二手史料为主,具有额外研究价值。此外,作者多采用平淡的叙述而非丰富的描写,这种语言风格反而更具代入感,重现屠杀史的冰冷与残酷。一笔一划之间,百万人命丧黄泉,不禁令人毛骨悚然,悲从中来。
结:种族主义始终非正义。 -
基瑞尔的评论
“自一战结束后,反犹主义成为大多数欧洲国家政治行动中的一个因素。主要是由于该主义创造了一个充满了对多数人的怨恨和对失败的恐惧的跨阶级的集体主义社区”。当诸如《离经叛道》《我们是幸运的》等诸多影视剧讲述都开始对准历史创伤以及在这背景下个体被撕扯的命运,当热门时事议题时刻引人产生分歧;作者试图回到“源头”,再次用历史视角来解答产生的恶行、拥有的恐惧以及这份对话为何依然如此棘手。它在很多地方做得并不深,对于理解部分基础知识有一些用处;感觉后半段有些匆忙,并且书中有大段信息的罗列。【2024 #83】
-
YYZ的评论
该书只是对所谓的反犹史,站在犹太人的立场上进行了简单的罗列和堆砌,没有对所谓“反犹”的历史原因进行深刻剖析!文字水平一般,可读性不高!
-
月羽的评论
这个时间段出版这样的书什么成分不用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