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女孩Epub+Pdf

另一个女孩

作者:[法]安妮·埃尔诺

分类:小说

ISBN:9787559671288

出版时间2023-9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标签: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1.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获奖作品《另一个女孩》,中文版shou次引进

2.献给另一个女孩、一个素未谋面的姐姐的镇魂曲,你虽然缺席,却一直在我身边

3.傅雷翻译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得主胡小跃倾情翻译

4.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内容简介:

我来扫墓25年了,从来没有跟你说过一句话。

但你不是我姐姐,从来不是。

我们没有一起玩耍过,吃过饭,睡过觉。

我从来没有碰过你,拥抱过你。

我不知道你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你没有身体,没有声音,

只是若干张黑白照片上的一个平面图像。

我出生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两年半。

你是上天的孩子,是看不见的小女孩,

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你,大家谈话都避开你。

你是一个秘密,死着进入了我的生活

媒体评论:

埃尔诺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出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始终如一地从不同角度审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

——瑞典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

安妮·埃尔诺是新自传文学的女王。

——《时代周刊》

《另一个女孩》不是痛苦的练习,也不是 悲伤之书,它远离各种粗制滥造和陈词滥调,仔细研究把安妮·埃尔诺和那个陌生儿童联系起来的奇特关系。一种由爱、秘密、悔恨和缺席所组成的关系。

——《人道主义报》

《另一个女孩》是一本痛苦而可怕的小书。很难想象,固执地把悲剧封闭在内心,有多么残酷;同样也很难想象,一个少女发现自己对那个死去的人既没有恨,也没有爱,没有任何情感,这该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坚强。“又或者,隐约有些害怕。怕你报复”。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贝纳尔·皮沃。

章节介绍

另一个女孩
译后记

网盘地址:

另一个女孩Epub+Pdf

书友评论

  • 把噗的评论

    你死了是为了让我写作。

  • Vincent的评论

    读完后立马原谅了出版社圈钱的行为。

  • Galois的评论

    埃尔诺这本书也勾起了我的写作欲望,尤其是我的故事的“另一个女孩”的夭折有着更特殊的时代背景(one-child policy),而她不仅活在父亲母亲偶尔的“假如”之中,而且也活在我年幼时萌发的种种好奇想象之中。
    当然,到头来,埃尔诺的文笔还是打消了我这种东施效颦的狂妄,光是《另一个女孩》和《悠悠岁月》关于照片的文字,那种对细节的洞察力和精炼简洁的描述,并不是我这种普通读者轻易学得来的。

  • 可以大声说话的评论

    看完了,篇幅不长但是感情太复杂了 很多地方想不通也无法共情

  • 是赫敏不是米恩的评论

    作者文字有一种将有铁锈的钉子随意划过伤口的感觉,看似平淡简单,但是很具有破坏力,空灵思考融入其中,有一种冷峻刀锋的危险感。

    书不要买,不值得,非常非常短

  • 无欲的孤独家的评论

    居然差点一瞬间泪目,看懂了《另一个女孩》封面的意思,这是埃尔诺送给未曾谋面姐姐的礼物,总体以粉色为基调,用紫色的绸带包裹。

  • 汐夏的评论

    意外的手里只找到法语版电子书,让这次的阅读体验反而更加生动,机翻只能作为毛玻璃的存在,我离她的文字和情感都更加亲近了。“je suis venue au monde parce que tu es morte et je t’ai remplacée.

  • 随便取个名的评论

    作者在10岁那年,无意中得知了自己曾有一个逝去的姐姐。从此以后,另一个女孩进去了活着的她的生活。
    谈不上爱,谈不上恨,但又隐约有些害怕,怕你报复。

  • amiyoyo的评论

    当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去世,或者在胚胎时,或者是诞生时,总是让人感到痛苦的,最痛苦的就是父母。真的这种痛苦都不敢想象。小说很像是作者一个人的呓语,围绕着这个没有真实地与作者相处过的姐姐在作者生活中留下的所有的微妙的、隐秘的、想象出的“印迹”,作者和她模糊的、纠拧的关系。“把那个故事写出来,就是与模糊的过去一刀两断”。我也想写。写作品和写日记。( 主要觉得 作者的文字 很有魔力 有时候转换间 就有意想不到的有意思角度的联想

  • 汪采藻的评论

    中岛美雪的夜会2/2首演于1995年,被编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主干几乎与和埃尔诺讲求真实的这部册子一样,身持复杂情感的妹妹,一个一直以某种形式活着的姐姐,以及一句话能对孩童的心理产生多大的影响。看完译后记才知道这一篇是埃尔诺在2010年写的,持续不断地进行这种自我披露,可见她的勇气难得在哪里。

  • 堤上的鱼的评论

    写给她素未谋面、不在同一时间空间存在的姐姐的信。于她而言是极为特殊的书写吧,全程都是写给「你」的。而情感又如此复杂,不含爱恨,也没有怀念或遗憾,只是内心被刺痛被愧疚束缚住的一个隐秘的角落,而角落里同样又是和父母关系的一种映射。

  • 荷尔德森的评论

    从这种自传小说里瞥见一点安妮·埃尔诺的影子。原来她很早就有作家意识了,小时候就在房间里贴克洛岱尔的句子:“是的,我相信我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无所事事,我身上有些什么东西是这个世界所不可或缺的。”

  • 原故雁的评论

    当作家真的好辛苦,感觉在看作者的脑内挣扎,是剖析到血肉才出来的文字,命题太单一以至于带入到自己落笔会是一场痛苦的胡言梦语。看的头疼有点难读,很混乱但是很优越的一场独白,感觉是痛苦了好多个夜晚的日记拼凑。

  • 搞什么呀的评论

    埃尔诺给已过世、未曾谋面的姐姐的一封信,描述在得知还有姐姐的复杂感情,与父母相处的关系、身份认同、连接、替代、羞耻、愧疚…用文字解剖自己,用极其私密、掏心的写法,直面内心深处隐秘的思想。

  • momo的评论

    “候补”生命的深刻独白,因为父母的不坦诚,她徘徊在幸福和痛苦中,用疏离冷淡的文字写下她敏感而复杂的情绪

  • 谨文的评论

    一本小书,是带着自我剖析与痛苦书写的。
    理所当然的爱代价是作为替身而存在,作者对于父母的伤害从怀疑到最终释怀,这期间走过的,是不为人知的漫长痛苦岁月。

  • 木棉的评论

    寄托于此的更多是微妙家庭关系下无法诉诸语言的痛苦以及一次次反刍

  • 云L-SQ647的评论

    素未谋面 绝口不提 无处不在

  • 希特牛的评论

    个人认为的埃尔诺最佳作品,极端细腻的感知与优美而富于哲思的文字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我”在10岁时,从母亲与街坊的闲聊中偷听到自己原来有一个未曾谋面的姐姐,这个在6岁时便因病去世的女孩,就这样“死着进入了我的生活”。“我”从家中不可替代的角色沦为了一个替代品,不再理所当然地拥有父母的爱。那个女孩甚至占据了父母心中“可爱”的评价,使“我”永远失去了沾染这个词的资格。“我”反复回忆自己五岁时与死亡的擦肩而过,以此体验着她的死亡,但始终茫然于对这个在自己世界中从未存在过的人该投射以怎样的情感。“我”试图把她解释为父亲偶然的情绪失控的源头,以此将她嵌入自己生活,却又常常无意识地与曾和她相识的亲戚疏远,以此将她定格在一个陌生的距离。最终,她以一种空的形式,成为“我”一生无法触及却又无法逃离的影子。

  • 包女士的评论

    艰难、刺痛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