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宋——有人说这是又一个三国鼎立的时期,有人说这是南北朝历史的再现。“天可汗”荣光不再,以正统自居的宋朝两次亡于异族之手。宋太祖、宋太宗、寇准、狄青、王安石、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朱熹、史弥远、贾似道,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与体制结合在一起,在皇权的形态、士大夫政治、兴文抑武的国策、内政与外交的互动等层面,揭示着影响两宋300余年历史走向的因素。
作者简介
· · · · · ·
孙健:北京师范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主要研究宋代政治史、海外汉学。著有《文献与学术:宋代典籍海外流传与欧美学界宋史研究》等。
目录
· · · · · ·
一、皇位传递的“异常”与“正常”:陈桥兵变与烛影斧声 / 004
(一)陈桥兵变 / 004
(二)烛影斧声 / 008
(三)德昭与廷美之死:皇位传递回归“正常” / 011
二、统一战争:由开疆辟土到守内虚外 / 014
(一)“先南后北”的策略 / 014
(二)底定帝国 / 015
(三)由开拓进取转向守内虚外 / 017
三、政权的稳固 / 021
(一)杯酒释兵权 / 021
(二)废罢藩镇 / 023
四、文治之风的确立 / 025
(一)“欲武臣尽读书”与“宰相须用读书人” / 026
(二)文治政策的确立 / 028
结 语 / 030
宋代士大夫的先驱:时代转折中的寇准
一、十九中高第,弱冠司国章 / 036
(一)少年登科,得君眷顾 / 036
(二)任性凌人,难处同僚 / 037
(三)未终其事的定策之功 / 039
二、左右天子为大忠:澶州建功 / 041
(一)北敌跳梁未服,若准者,正宜用也 / 042
(二)左右天子,有澶州之幸 / 043
(三)定盟澶渊,开百年太平 / 045
三、专制自矜,宦海浮沉 / 046
(一)“过求虚誉,无大臣体,罢其重柄,庶保终吉也” / 046
(二)率性而行,到处树敌 / 048
四、危身奉上,佐国遭忧 / 050
(一)迎难而上,再回中枢 / 051
(二)行事粗疏,功亏一篑 / 052
结 语 / 055
兴文抑武体制的牺牲者:狄青
一、以文驭武统兵体制下的功业与界限 / 060
(一)投身西北,声名鹊起 / 060
(二)殃及池鱼:水洛城事件 / 061
(三)“奖用太过,群心未服”:以文驭武统兵体制的反弹与弊端 / 062
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兴文抑武国策下的武将们 / 065
(一)“虽古之名将何以加此”:平定侬智高之战 / 065
(二)“朝廷疑尔”:狄青的罢任 / 069
结 语 / 072
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王安石及其时代
一、富国强兵:新法的实施及成效 / 079
(一)“相业之权舆”:鄞县施政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079
(二)“以择术为先”:熙宁初变法“国是”的议定 / 081
(三)“于百姓何所不便?”:新法推出及受到抵制 / 082
(四)“宋几振矣”:新法的成效 / 084
二、“非常相权”:王安石的权力和去位 / 086
(一)大权独揽:王安石的“非常相权”与宋代权相政治 / 086
(二)“陛下已不能无惑矣”:王安石的去位 / 090
三、朋党之争的恶性发展:北宋中后期政治的主旋律 / 093
(一)“为异论之人立赤帜”:“异论相搅”的祖训与朋党之争的兴起 / 093
(二)元祐更化:以母改子之政 / 095
(三)“反元祐而实效之”:新党的报复性倾轧 / 098
结 语 / 100
独不能为君耳:宋徽宗与“靖康之难”
一、才智过人的少年天子 / 107
(一)“轻佻”端王君临天下 / 107
(二)帝、后共政带来的“建中之政” / 108
(三)举重若轻:向太后被迫撤帘 / 110
二、步入歧途的“绍述”政治 / 112
(一)“朕岂不能主张神宗”:蔡京的复起 / 112
(二)朋党政治的变异:“元祐党籍碑” / 113
(三)重在敛财的经济改革 / 115
(四)以“丰亨豫大”为名的放纵享乐 / 116
三、靖康之难 / 118
(一)宋金“海上之盟” / 118
(二)唇亡齿寒,金人渝盟 / 120
(三)临阵避敌,骤然禅位 / 122
(四)父子反目与“靖康之难” / 124
结 语 / 12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