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物联网导论》从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这4层分别进行阐述,深入浅出地为读者拨开萦绕于物联网这个概念的重重迷雾,引领求知者渐渐步入物联网世界,帮助探索者把握第三次IT科技浪潮的方向。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物联网导论》适合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专业教材使用,也适合其他各专业作为选修课教材使用,亦适合对物联网感兴趣的各类读者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 · · · · ·
清华大学教授,教育部“信息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特别研究员。历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系研究生部主任主管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
ACM中国理事会副主席,常务理事。
2010年唯一当选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ACM DistinguishedSpeaker,曾应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等十几所国际著名高校就物联网和传感网研究做特邀学术演讲,并12次以物联网相关研究为主题为国际会议做大会报告。
2008年因传感网创新应用被香港政府授予最佳创新与研究特等奖(Hong Kong Best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Award: GrandAward)。2005年,获IEEE国际电子商务年会授予的大会最佳论文奖。2007年gu2008年分别获普适计算年会(PerCom)和移动计算(MobiCom)年会最佳论文提名奖。2009年获IEEE第十五届分布与并行计算年会授予的最佳论文奖。
担任MobiCom、MobiHoc、INFOCOM等多个国际会议程序委员,是《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和《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在国际期刊《IEEE/ACM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以及会议MobiCom、MobiHoc、INFOCOM、SIGMOD、SIGMETRICS等发表过论文一百多篇,最高单篇论文国际引用超过600次,累计他引超过3000次。
目录
· · · · · ·
第一篇 概述
第1章 物联网概述
1.1 起源与发展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
1.4 应用前景
第二篇 感知识别
第2章 自动识别技术与RFID
2.1 自动识别技术
2.1.1 光符号识别技术
2.1.2 语音识别技术
2.1.3生物计量识别技术
2.1.4 IC卡技术
2.1.5 条形码技术
2.1.6 射频识别技术
2.2 RFID的历史和现状
2.2.1 历史
2.2.2 现状
2.3 RFID技术分析
2.3.1 阅读器
2.3.2天线
2.3.3标签
2.3.4 频率
2.4 RFID标签冲突
2.4.1 基于ALOHA的防冲突算法
2.4.2 基于二进制树的防冲突算法
2.5 RFID和物联网
第3章 传感器技术
3.1 传感器概述
3.2 发展历史
3.3 应用
3.3.1 军事监测中的传感器——VigilNet
3.3.2 智能楼宇中的传感器——LoCal
3.3.3 医疗监控中的传感器——Mereury
3.4 设计需求
3.5 硬件平台
3.5.1 供能装置
3.5.2 传感器
3.5.3 微处理器
3.5.4 通信芯片
3.6 操作系统
3.6.1 开发语言
3.6.2 任务调度
3.6.3 关键服务
3.6.4 其他传感器节点操作系统
3.7 总结与展望
第4章 定位系统
4.1 位置信息
4.2 定位系统
4.2.1 GPS
4.2.2 蜂窝基站定位
4.2.3 无线室内环境定位
4.2.4 新兴定位系统
4.3定位技术
4.3.1 基于距离的定位
4.3.2 基于距离差的定位
4.3.3 基于信号特征的定位
4.4 物联网环境下定位技术的新挑战和发展前景
第5章智能信息设备
5.1 智能设备概述
5.1.1 智能设备产生的背景
5.1.2 传统智能设备
5.1.3 新时代的智能设备
5.2 智能设备运行平台
5.3 智能设备发展新趋势
第三篇 网络构建
第6章 互联网
6.1 互联网概述
6.1.1 互联网基本组件
6.1.2 网络协议及其分层结构
6.2 应用层
6.2.1 应用层概述
6.2.2 应用程序构架
6.2.3 Web和HTTP协议
6.2.4域名系统
6.3传输层
6.3.1 基本概念
6.3.2 UDP协议
6.3.3 TCP协议
6.4 网络层
6.4.1 路由器
6.4.2 IP协议
6.5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第7章 无线宽带网络
7.1 无线宽带网络概述
7.1.1 无线网络简介
7.1.2 无线宽带网络及其特点
7.2 WiFi:无线局域网
7.2.1 802.1 1物理层
7.2.2 802.1 1架构
7.2.3802.1 1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7.2.4 802.1 1数据帧结构
7.2.5 802.1 1小结
7.3 WiMAX:无线城域网
7.3.1 WiMAX概述及架构
7.3.2 WiMAX介质访问控制原理简介
7.3.3WiMAx小结
7.4 无线物联世界
第8章 无线低速网络
8.1 低速网络需求
8.2 低速网络协议
8.2.1 蓝牙
8.2.2红外
8.2.3802.1 5.4 /Zig Bee
8.3 组网与网络互联
8.3.1 无线传感网组网协议
8.3.2 IPv6网际互联
8336nWPAN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9.1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
9.1.1 第一代移动通信:模拟语音
9.1.2 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语音
9.1.3 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语音与数据
9.2 3G通信技术和标准
9.2.1 TD-SCDMA
9.2.2 W-CDMA
9.2.3 CDMA2000
9.3移动互联网
9.3.1 视频电话
9.3.2 手机电视
9.3.3其他应用
9.4 关于4G
第四篇 管理服务
第10章 数据库系统
10.1 数据库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10.1.1 早期的数据库系统
10.1.2 关系数据库系统及其基本组成
10.1.3新兴数据库简介
10.2 关系数据库
10.2.1 关系数据库模型
10.2.2 SOL查询语言
10.2.3 常见关系数据库系统
10.3 数据库与物联网
10.4 物联网数据的特点
10.4.1 数据存储
10.4.2 数据查询
10.4.3 数据融合
第11章 海量信息存储
11.1 物联网对海量信息存储的需求
11.2 网络存储体系结构
11.2.1 直接附加存储
11.2.2 网络附加存储
11.2.3 存储区域网络
11.3 数据中心
11.3.1 数据中心的起源及发展
11.3.2 数据中心的相关标准
第12章 搜索引擎
第13章 物联网中的智能决策
第14章 物联网中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
第五篇 综合应用
第15章 智能电网
第16章 智能交通
第17章 智能物流
第18章 智能绿色建筑
第19章 环境监测
参考文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