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通鉴学》为张煦侯著于抗战困顿之时,历时六年著成。全书从《编年史之回顾》起,及《通鉴编集始末》,转《通鉴之史料及其鉴别》,探《通鉴史学一斑》,理《通鉴之书法》,寻《通鉴之支属与后继》而终止于《通鉴之得失与编年史之改造》,“写为七章,以《通鉴学》署嵩”。《通鉴学》全书11万多字,论证精当,成一家言,不仅揭示了《资治通鉴》的作者严谨的治史态度,而且对本书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张煦侯在《通鉴学》中说: “通鉴内容,除事出正史,别无他说,则迳予采录。倘众书皆有记载,内容不同,则加以考异。据通鉴考异,其鉴别史料之法有六:一为参取众书,而采其长处及可信者;二为两说并存者;三为两说并弃者;四为两疑而节取其要者;五为通鉴中添或字以存疑者;六为通鉴不取,添或字而存於考异者。考异虽近於考证,但目的在因众说之可疑,而务求其信者也”。
作者简介
· · · · · ·
张煦侯(1895—1968),淮阴人,名震南,字煦侯,笔名张须,书斋名“秋怀室”。幼读私塾,少负才名。辛亥年后,考入江苏省法政专门学校。1916年始,执教省立淮阴第六师范和省立扬州中学。1925年,30岁的张煦侯于淮阴师范讲中国史时,买得一部《资治通鉴》影印线装本。于是,他“退则诵之”,并把有关资料和读书心得随时记录在《秋怀室札记》里。1939年3月,张煦侯的家乡沦陷于日寇,他于是携带婶母、妻儿等一家五口人,避居洪泽湖畔的张庄,结茅草屋三间, 并题名为“唐风庐”,以效唐人高风,“林居六载,风雨其晦,”开始著述《通鉴学》。1948年,张煦侯先后任教于徐州江苏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芜湖赭山师院。1953年,张煦侯受聘于安徽师范学院,主教中国文学,并授历史。“文革”兴起,张煦侯因写《淝边谈屑》而被扣上“罪名”,心生忧郁,于1968年辞世,其书稿大多与其生命一起烟灭,令人遗憾。
张煦侯一生博览群书,著述颇丰,历史著作除《通鉴学》以外、著作主要有《秦典》、《国史通略》、《万季野与明史》、《通志总序笺》、《四史读记》、《先秦两汉文论》、《清政十论》、《淮阴风土记》、《王家营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