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董 序
星命學為吾國哲學專科。唐宋以來。專家著作。如李虛中之命書。張果老之星宗。徐子平之注珞琭。釋曇瑩之言消息。耶律純之總括。萬民英之大成。以逮三命溯源。寸金易鑑。傳播藝林。美矣備矣。然皆局於命學範圍。而未昌明哲理。惟今世潤州袁樹珊先生。宏通命學。其所著述。皆秉哲理宗旨。以推行捄世之道。久風行於大江流域。學者莫不珍視焉。近又著命譜一書。尤昭示命理哲學。諷世箴時。斯真推聖哲教世之深心。非僅為星命學之創作也。
夫載籍所傳。聖哲教世之訓。博矣深矣。其尤深且博者。莫如樂天知命之微言。如論語以命為孔子罕言。然其勉人也。則謂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其論世事也。則謂道之行廢為命。得之不得為有命。其他古訓之類是者。四部所傳。多不勝舉。是孔子非特不罕言。而且以安命知命為教世之本。言非一端。實貫乎天人。該乎微顯。以垂教萬世也。明矣。或謂經典既昭積善降祥。積不善降殃之理。古籍且有人定勝天之說。道在人為。命非能限。然以此勸懲之義。折衷於聖人言命。何能一以貫之。殊不知安命知命之教。蓋為中人以上言之。從可知聖狂賢愚。志行萬殊。皆可由聖人之教。導其自覺自勉之效能。此即哲理之所存也。
或又謂今世先進文明之國。凡政治教育。學術藝能。罔不力競優勝。如皆守知命安命之教。奚能爭存於物競之世。噫。斯言也。皮膚之見。而未嘗即物以窮理也。彼文明國之人才。從事政爭者。蓋惟安於政黨之本分。竭其智能。以謀優勝。決未有越出範圍。藉強力以抗政府者。此安命於政爭之道也。彼文明國之人才從事於創物者。蓋惟安於學競之本份。竭其智能。以顯成績。決未有荒棄專長。專鶩權利。以圖顯達者。此安命於學競之道也。推此旨也。國人皆能安命以求進所業。國必昌。國人不能安命以求進所業。國必敝。關係亦深遠哉。然則謂袁先生之作。非特為治生治事之鏡。且大裨於世界進化之正理。亦無不可也。
余昔年從友人假觀 袁先生大著命理探原。心欽其發揮宏旨。為此學啟迪坦途。而微言則未易窺也。今觀命譜所載。取材於聖賢仙釋。帝后將相。名人列女。更推及賢奸善惡。壽夭貴賤之分別。究四柱命理之所以然。人各立傳。詳其命式。附以評衡。並附錄名人嘉言懿行。論略書牘。以廣見聞。體裁宏括。較之四庫全書譜錄一類。允推戛戛獨造。竊謂是書果能流傳區宇。使之人手一編。久必改進國風。消弭世變。同登於人類進化之盛運。然後見哲學之明效大驗也。由此見 先生著書深意。在乎覺世牖民。而豈徒以星命學之創作。壽名山而俟百世也哉。以致其欽崇愛慕之誠。以極其悲傷痛惜之意。人各有傳。命各有評。更以嘉言懿行殿之。其所本。率出之諸家年譜。或史傳所載。可謂洋洋大閱矣。
樹珊語余曰。吾乏術以教吾子孫。此編所錄先哲遺訓。將以為吾子姪輩訓也。其用心如此。今令嗣福儒。果能本其家學。上紹昌齡先生祖德。而以醫鳴。暇且講學上庠。為中校長。收效之宏。有如此者。余知斯書一出。將以淑身者淑世。挽既倒之狂瀾。更以知命者知天。作渡迷之寶筏。其有功於名教也。豈淺尟哉。
袁 氏 命 譜 自 序
四庫全書總目子部譜錄類。所載之譜甚夥。不獨紙墨筆硯有譜。菊竹梅蘭有譜。即微物如苔如菌。動物如蟹如蛇。亦各有譜。明顧容且著有冠譜。朱術珣且著有巾譜。雖曰鴻通博雅。細大不捐。然以明之劉念臺先生所著人譜例之。究有霄壤之判。蓋人譜一書。示人以超凡入聖之途。君子小人之別。其有裨於世道人心。非等閒也。樹珊不揣溝瞀。謹遵先聖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險徼幸之旨。曾著命譜八卷。上自東周。下逮清季。採錄百人命造。悉以所生時代分後先。不以名位。高下別次序。其間有聖賢仙釋。帝后將相。亦有忠孝節義。書畫卜醫。不獨神奸巨憝。皆探原立論。即乞兒寒峻。亦並蓄兼收。語有根據。旨在勸懲。敢謂詳究四柱五行。品評富貴貧賤也哉。其體例。一姓名。二略歷。三生卒。四命式。五論斷。六附錄嘉言懿行。及其所著詩文。俾讀者知所法戒。勉為君子。毋為小人。此則區區之愚忱也。
詎意丁丑冬。猝遭國難。京江敝廬。書籍衣服。固蕩然無存。即屋宇什物。亦付之劫灰。近聞此稿。互相展轉。流至滬上牟利之徒。擬更名印售。樹珊恐有失本真。特將及門所錄副本。重加訂正。慎選六十四造。印行於世。俾與海內同好。共商搉之。署曰袁氏命譜。
蓋本諸劉氏菊譜。史氏菊譜。略加識別。非好異鳴高也。或曰。命之一字。夫子罕言。子何曉曉為哉。曰。罕言者。蓋深慮夫致遠恐泥。非竟不言也。觀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一言。可以知聖人之微意。而況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子夏嘗聞諸兼子。豈虛言者哉。
目錄
目录
· · · · · ·
目錄
卷一
至聖先師孔子一
漢世祖光武皇帝二
張道陵三
關羽四
諸葛亮五
石崇六
陶弘景七
張巡八
卷二
宮喦九
蒞仲淹十
歐陽修十一
邵十二
王安石十三
釋了元十四
盈軾十五
黃庭堅十六
卷三
張邦昌十七
秦槍十八
岳飛十九
朱熹二十
真德秀二一
謝枋得二二
文天祥二三
陸秀夫二四
卷四
趙孟頫二五
劉基二六
明太祖高皇帝二七
商蚯二八
王守仁二九
嚴嵩三十
場繼盛三一
戚繼絖三二
卷五
王肯堂三三
董其昌三四
洪承疇三五
黃宗羲三七
明毅宗皇帝三八
朱用純三九
張玉書四十
卷六
清聖祖仁皇帝四一
清孝聖憲皇后四二
清高宗純皇帝四三
沈教子四四
紀昀四五
畢沅四六
汪輝祖四七
羅聘四八
卷七
洪亮吉四九
黃景仁五十
阮元五一
林則徐五二
曾國藩五三
胡林翼五四
左宗棠五五
彭玉麟五六
卷八
馬新貽五七
李鴻章五八
周女五九
丁丙六十
張之洞六一
武訓六二
康有為六三
端方六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