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现代中华民族魂、文化巨人的鲁迅先生,最擅长于文章书写和文化创造,由此成就了被称之为现代中国“百科全书”的《鲁迅全集》以及新近推出的共78册的《鲁迅手稿全集》。他固然是特殊意义上的现代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书法家,却也是格外勤奋的笔耕者,生命不止,“挥翰”不休。他手中的“金不换”就是他从事书写和创造的劳动工具。鲁迅的一笔一划所留下的各类作品,尤其是他留下“鲁迅体”的宝贵墨迹,都饱含着他丰富的生命信息,彰显着一种不朽的“影因”力量,形塑着一个献身于现代文化创造的巨人形象,这便是“在墨迹中永生的鲁迅”。
本书共分上、中、下三篇(“后古代”中国的鲁迅及其“影因”、鲁迅作为现代文人的书写行为、鲁迅的文化磨合与文化创造),凡十章,内容丰富,贴近事实,笔带情思,是作者多年来“鲁海拾贝”的收获。对专业人士和青年学子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李继凯 (1957—),男,汉族,江苏省宿迁人,文学博士,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书法文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东亚汉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委、《文化中国学刊》中方总编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 · · · · ·
前言:鲁迅,在墨迹中永生
· 上篇 “后古代”中国的鲁迅及其“影因”
第一章鲁迅:现代中华民族魂
第一节“后古代”诞生的现代中华民族魂
第二节鲁迅求索的“新三立”及“不朽”
第三节 《野草》中的“国民性”叩询
第二章鲁迅的“影因”及案例分析
第一节鲁迅与陕西的结缘及“影因”
第二节鲁迅与高校的结缘及“影因”
第三节 在持久“接受”中彰显鲁迅的当代性
第三章鲁迅:研究中国人的自觉者
第一节建构“立人”的系统机制
第二节在顺应、超越中“立人”
第三节 文化的巨人和方法的典范
· 中篇 鲁迅作为现代文人的书写行为
第四章鲁迅与中国书法文化
第一节鲁迅书法文化活动的功能
第二节客观评价鲁迅的书法艺术
第三节鲁迅致赵家璧信札手稿探析
第四节
第五章 书法视阈中的鲁迅与越文化
第一节 鲁迅与传统书法文化有着深广的联系
第二节 绍兴是鲁迅书法的生成性文化场域
第三节 越文化精神对鲁迅书法的重要影响
第六章 “送去主义”与“书法外交”
第一节 相关的送字史实
第二节 珍贵的历史记忆
第三节 书法外交的有益启示
· 下篇 鲁迅的文化磨合与文化创造
第七章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及“国民性”
第一节 鲁迅茅盾农村题材创作的定向性
第二节 鲁迅农民题材小说的发展和变化
第三节鲁迅、茅盾农村题材创作的情理交融
第八章 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及其“异化”
第一节 鲁迅小说中的女性异化
第二节 鲁迅与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命运
第九章 文体史视域中的鲁迅文体
第一节 文体与鲁迅文体探索
第二节 鲁迅文体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历史视域中的鲁迅文体
第四节 鲁迅文体的现代性和经典性
第十章 鲁迅的创作活动与信息反馈
第一节 相知——酬应
第二节 争议——增进
第三节 诋毁——韧战
第十一章 鲁迅的文化磨合与创新
第一节 拿来与磨合:鲁迅“大现代”文化观的生成
第二节 思想与方法:鲁迅大现代文化观的构成
第三节 策略与修辞:鲁迅大现代文化观的表达
后 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