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痕Epub+Pdf

风痕

作者:潘绥铭

分类:文化

ISBN:9787108075864

出版时间:2023-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短而且研究人员少,但是,它研究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发生最频繁、体验最深刻、意义最广泛的重大活动之一。人类智慧数千年来对于自身的几乎一切认识和争论,都可以在“性”这里得到集中的体现:精神与肉体、个人与社会、美与丑、生命与死亡,等等,不一而足。不妨说,“性”是研究人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

然而,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大众对于性社会学普遍存在误解,就是把它混同于“黄”或者“求医问药”,即使在学术界,非本专业的师生也往往认为:性社会学很有意思,但是不重要,尤其是学术价值有限。本书所呈现的研究成果,能够促使大众知道这是一门学问,而且很有用。作者用这些在经典社会学领域中也顶天立地的创新成果,来推广性社会学的学术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学术研究回顾,以他从1981年开始的经历与心路为线索,详细介绍了性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其纵向描述,以作者投入某项研究的年头为序(他几乎全都是第一个投入该研究的);横向描述,则以性社会学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为线索(作者几乎涉及一切方面)。也就是说,通过作者一个人的经历,反映出了中国性社会学这个学科的发展脉络和全貌。

章节介绍

一点说明 001
1981—1988,我怎么开始研究“性” 003
无心插柳 003
研究之始:看,有设计地看 010
问卷调查,蹒跚学步 014
贵人相助 016
1987,社会性别理论的虹吸 019
论述女性的性权利 019
提出“性与性别的生命周期” 020
生命周期中的性生活 024
1988,从历史学到初级生活圈理论 027
性的载体,不是个人而是“圈” 028
性的差异是初级生活圈的建构 032
理论意义与学术论敌 034
1988—2004,从性学走向性社会学 040
“性”为什么值得研究 040
可怜天下夫妻情 043
从“性科学”脱颖而出 047
1989—2016,互动的性权利 050
从我遇到的故事说起 050
2008核心观念:性的人权道德 052
2016:性权利的新解 054
1990—2010,预防艾滋病,我的参与和体验 061
初涉“界河” 061
专家一度 065
学相异,人和合 068
1991年以降,致青春 073
七次调查:大学生的性 073
2010:调查全国少年之性 076
中国独一无二:“单性别成长” 078
性教育:理念为先 079
90年代:性关系研究 082
当今的二奶 082
专偶制剖析 085
1993,论证中国的性革命 089
发生的时机与背景 090
独生子女政策=性革命之母 094
总结与展望 096
1995·2006·2012,全性的概念确立 100
我的一波三折:性·性存在·全性 100
全性的基本命题与理念 102
全性的逻辑构成 106
1996—2018,反思调查与“论方法”的构建 112
学统计的感悟 112
求真的执念:绝不“假数真算” 115
社区考察与相处调查 118
求异法:《论方法》一书的精髓 119
生命在于质疑:挑战时髦学术 123
1997—2010,我在红灯区 126
怎么想起研究这个 127
倾心之作八本书 129
国内外的主要理论 134
我的纠结 140
1997—2018,性骚扰与性暴力研究 149
性骚扰:话语建构与主体建构之悖 149
性暴力问题深究 153
性的情感苛政 158
2000—2015,世界领先:四次全国总人口的性调查 160
世界领先,有目共睹 160
为什么能够代表全中国成年人 163
调查方法:我将心比心,你实话实说 169
善始善终2015 174
2005·2011,性社会学,自立于学术之林 177
实至名归:1993年研究所诞生 177
2005和2011:本学科的确立 180
42辑之多的《研究通讯·研究丛书》 183
我们师门:非孤独,乃独处也 187
2006年始,学术回馈社会 193
社会培训:举步维艰 193
提篮小卖:我和李银河的巡回讲座 196
奖掖新人与抱团取暖 197
教学相长:专业培训与邂逅“性技巧” 201
缘聚:我的草根朋友们 204
2007,主体建构论的萌发 207
基本的表述 208
理论来源与认知意义 209
主体建构的社会性别新论 212
2008年起,反思西来理论 214
西化:随波逐流20年 214
反思西方理论:南橘北枳 216
本土化:坐井观天还是酸葡萄心理 223
2010,思维方式比理论更重要 224
光谱式思维 224
个体差异大于整体区别 228
四步条件分析法的研究思路 229
从“公理判定”走向“多维建构” 232
整体论之殇:全性之全景 236
2012,性与社会变迁 237
社会变,性才变 237
性,是如何被政治斗争利用的 238
价值观:“三国演义”中的我们 243
2013,“性化”理论的建构 246
21世纪中国的性化 247
性化与社会性别 257
性化的意义与理论分析 259
2014,阴阳:本土性别之构建 265
阴阳与性别:中西方的差异 265
男尊女卑之基:女性被五种身份封死 279
《金瓶梅》:女性的性竞争 280
殊途同归:社会性别理论与阴阳哲学 283
2014,阴阳哲学中的“全性” 287
儒道佛的性哲学 287
火之弱:男人的“恐阴情结” 293
水之情:女人的“惜阴意识” 302
2015,主体建构论的确立 305
性,只能由主体来标定 305
主体建构论的哲理化表述 309
全性的主体建构 311
主体建构论的普适性 317
最根本的主体建构 325
2014—2018,播下另类的种子 327
“民间性学”登上大雅之堂 327
老年的性,不都是性的老年 328
《我在现场》:研究者的心路历程 333
2017,理论探求不负勇往 337
决定论的各种理论 338
建构论的视角 341
互动论种种 345
我的多元共振视角:性风采研究 348
宿命:“野路子”,难归顺 351
2018,更进一竿:性的社会空间理论 353
生活世界:性的理想、底线与景深 353
性制度的社会空间 358
合谋:性与制度的互构 367
2019,刨根问底,继往开来 370
基本假设必须重构 370
性研究的元矛盾 371
性社会学的元问题 377
方法论的再出发 379
我的未竟之业 382
附录:一个性社会学家的自我修养 383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

    “性”是这个社会的孤儿,性研究就是弃儿。长期以来,与性有关的话题与研究曾是中国发展历史上被隐去的一面。社会层面浸透于“无性文化”中逡巡良久,人们不敢谈及它,更缺少准确的话语谈及它。作为中国创立与推广性社会学的领路人,潘绥铭自20世纪80年代踏足这一领域以来,逐步搭建起了性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与研究范式。从“初级生活圈”概念的提出,到“全性”的语义讨论;从新世纪之初四次全国总人口的性调查,到数次深入“红灯区”的田野研究,潘绥铭的学术人生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性革命的推进历程深度镶嵌,该书即是其学术生涯的总体回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体现出了老一辈学者对社会经验富有穿透力的解释与洞察,以及对当今社会现实持之以恒的深度关切。

  • CONSTANT的评论

    喜欢学术自传这种形式

  • S的评论

    有许多严肃的知识,也有许多风趣的表达,更多是一种真挚与坦率,仿佛作者在和读者闲聊一般。读后只能喟叹性社会学在天朝的不易。(问:您认为,在现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从事性社会学研究工作,和过去是否有一些不同?就您来说,期待看待哪一类的研究工作呈现出来呢?潘:无话可说。)

  • 磕磕绊绊地学习的评论

    真话说得好、方法论讲得好,理论建构太粗糙。潘老师真做到把他占据的时空染上自己的颜色咯,厉害哇

  • MsZijuan的评论

    很全面,有几块内容很感兴趣但是篇幅很短也不深入,遗憾。

  • sad apple的评论

    性研究只是社会学的边缘一角,但总有人坚持做下去。囊括了学术生涯的发展、方法论的操作和对现实世界的看法,蕴含了一位幽默的学者的良苦用心。很可惜,如果做潘老的弟子应该很幸福吧!!!
    ps:阴阳论提供了新视角,西方的理论真的都适用于东方的现实吗?

  • 邑青的评论

    有实践、有经验、有总结、有理论、有反思、有关怀。对研究对象的平等态度,对现实存在的包容观察,对一生事业的坚定关注。如果说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对公权力的“宽容”和偶尔的忽视(P366首段)。

  • Ophelia的评论

    有些地方能看到小小的得意和自豪,全篇基调是幽默亲近的长辈在娓娓道来。潘老实在谦虚又坦荡。
    印象深刻的是,随年代变迁的整体风貌和早就发现,调查实操的现实困难,做学术的自我怀疑和不怕试错的勤恳投入,理论和分析的年代差异之辩。
    也提出了很多当时空前的视角和理论:社会性,主体建构,生命周期,情境和初级生活圈。

  • 真理部没有谎言的评论

    瑕不掩瑜。值得再读。

  • 远方的评论

    太好看了,能把人认知盲区点亮那种书。要努力为自己的时空染上个人颜色啊!

  • 笌罗的评论

    潘老封笔了,性社会学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拥有“光明”未来的分支。最近写论文有感。

  • T·S的评论

    读下来性社会学的理论学得蜻蜓点水,但怎么当学者倒是收获颇丰。要反思理性分类的强加于人与裁剪生活,也要警惕取消一切标准。性爱婚的同一只是理想,日常逻辑和制度逻辑都是摩擦。至于研究伦理,学者要不要研究、如何呈现、创造的东西有没有意义、要不要帮忙、如何帮、要不要改造社会?潘老说:“自甘堕落”、突出主体性、满足好奇、帮忙写学术八股、相信研究对象的自主性。迈向炫彩、弥散的性的路仍是漫漫。

  • 糯米大福说她会的评论

    重方法论而非学术理论。

  • Zzzzzzxx的评论

    真诚最动人

  • 电子鱼的评论

    潘教授的个人学术传记,风格特别,看了后有大大小小的启发;但也正因为是学术传记,只能面面俱到,不能细致入微,因此本小白想跟着作者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时候会感觉到不知所措。

  • 木纹的评论

    去年年底开始翻的,十分诚恳且朴实的学术历程总结,扎根于田野的方法论反思颇有启发价值。作为自称的前知青一代的学者,其风格也确实鲜明,这一点潘老的自我认知也很到位。

  • 雪落梅森的评论

    “惊世骇俗”又入情入理,读的时候总是假想,如果我是这本书的责编,估计在看稿的时候会非常纠结:“这是可以说的吗?不会出不了吧!要不要改一个委婉一点的说法?”正是因为有这些犹豫,才更佩服本书的编辑老师,她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呈现了潘老师极具个性化的理念与表达。这是一本有趣又不乏深刻洞见的学术自传,也是非常好的性社会学入门书,潘老师对中国传统阴阳哲学的分析,仿佛是一个朴素版的“性别操演”理论。

  • 马尔代夫的评论

    学人:您认为,在现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从事性社会学研究工作,和过去是否有一些不同?就您来说,期待看到哪一类的研究工作呈现出来呢?
    潘绥铭:无话可说。

  • 寂寞人妻的评论

    看完了,五味杂陈。等我忙完了来写小作文

  • 不烦了的评论

    这个老头真的好牛x啊wc

    在办公室里断断续续翻了半个月,总算读完。收益真真良多:第一,第一次接触到了一种新的体裁——学术自传,可能和老爷子的社会学专业和历史学背景有关,写自己的社会学研究的调查背景时,写得极引人,又因为老头研究的是“性”,又不泥于他的年龄,写得自由、开放又谨慎(“在这个天大的标题之下,我其实什么也说不出来,只能留给后人评说。”);第二,在文化部分给我释惑、启发很多,比如看《黄金时代》时的“敦伦”从何而来,怎么就装正经了?比如易先生在和王佳芝在床上做事的时候,是不是一部分是在“恐阴情结”的影响下,大玩sm?以及阴阳观;第三,如果用老爷子“主体建构论”、“初级生活圈”与“性爱婚分离”这三个方法和理论视角看当今让我百思不得脱的事件,豁朗且舒心;第四,又让我更加不想看福柯原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