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树Epub+Pdf

哲学之树

作者:[美] 庞思奋

分类:文化

ISBN:9787108069306

出版时间2022-5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庞思奋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开设的哲学启蒙课而成,旨在开启人们的哲学兴趣,发展个人思考哲学论题的独特视角,帮助初学者唤起、表达并批判自己的洞识。作者将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和西方哲学探讨的重大问题严密地编织在循序渐进的讲授之中,并不时打破欧洲中心的视角,站在中国哲学的角度进行反观比较,引导读者一步步深入对哲学的理解。

全书呈现为12周的哲学课,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作者庞思奋博士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哲学家的禀赋以及哲学教师的教授智慧,并在融合东西方哲学遗产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章节介绍

新版译序
总 序
英文第四版序
中译本序
第一部分·树根 ·形而上学与认识无知
第1周 洞识:为生活做准备
1.什么是哲学?
2.写洞识论文的几个原则
3.作为神话的哲学
第2周 哲学的起源
4.形而上学祛神话的哲学
5.理性对话的哲学
6.目的论科学的哲学
第3周 现代遗产
7.沉思怀疑的哲学
8.先验批判的哲学
9.后批判哲学
第二部分·树干·逻辑与理解语言
第4周 从形而上学到逻辑
10.什么是逻辑?
11.两种逻辑
12.综合逻辑
第5周 逻辑的几何学
13.分析关系的映射
14.综合关系的映射
15.以新视角映射洞识
第6周 语言哲学
16.分析哲学: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
17.综合哲学:存在主义与言说上帝
18.诠释哲学:洞识与返回神话
第三部分·树枝·科学与爱智慧
第7周 科学哲学
19.什么是智慧?
20.科学与对智慧的剖析
21.因果律与科学的界线
第8周 道德哲学
22.自由与道德的界线
23.价值重估:一个道德突破?
24.视角主义:重建界线
第9周 政治哲学
25.权力与政治的界线
26.神权政体:最终的突破
27.置身界线的智慧:理念(ideas)vs.意识形态(ideology)
第四部分·树叶·存在论与静默的惊奇
第10周 多样的经验:感到统一
28.什么是静默?
29.终极与美的悖论
30.再统一与爱的神秘
第11周 象征化的惊奇:怀有宗教信仰
31.超自然及其象征
32.恶与恩典的悖论
33.团体与礼拜的神秘
第12 周 意义:为死亡做准备
34.忧惧与勇气的悖论
35.死与生的神秘
36.什么是哲学?
参考书目
术语表
I.康德的术语
Ⅱ.《哲学之树》使用的其他术语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夏栎的评论

    清晰简洁又极富洞见的哲学入门读物,豆瓣2005版评分8.9,2010版9.3,因为不可抗力,这一版从发稿到出版拖了两年多~

  • 翟鹏霄Patty的评论

    20年过去了,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仍如初见的日子:她是哲学入门的经典之作。

    经历了两年多的波折,《哲学之树》(中文第三版)终于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感谢三联出版社的编辑李老师,感谢那些为她的再版而奔走的朋友们,也感谢她过去、现在、未来的读者们:是你们的盼望,让她终不被时代的沙尘掩埋,并以全新的样式重新出现在书架之上、手掌之间。

    作为译者,最大的骄傲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名字与她的作者一起出现在封面上,成为她的生成故事中一个(也许)永远不会被抹去的小小注脚。

  • oakoakoak的评论

    很好的入门读物,作者要在这么短的篇幅里带领读者领略当代基本的哲学体系,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译者的工作也非常细致努力。

  • 鴉片馬克思的评论

    非常好的哲学入门书,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自己喜欢的哲学领域然后深究。

  • 桔渴衣的评论

    本书的特色在于引入图形来解读概念,对庄子和易经的一些解读也很有意思.

  • ViennaNoorling的评论

    新的版本!

  • 耳洞师傅的评论

    对我来说太宗教了一点,但看得出来是认真之作

  • Lilacys的评论

    沒什麼可說的

  • 更换呼吸的评论

    康德是庞思奋的‘理性’典范、‘做哲学’典范。后者从前者的视角出发,尝试将‘爱智慧’教授给他的听众。
    以他自己的话说,这并非‘教授’而是‘学习’——他在面向听众的时候,从听众那里习得‘何为爱智慧’。
    庞思奋的著述中秉持着饱满、浓厚的激情,‘哲学’于他并非‘学术’,而毋宁说是‘生活’或者‘存在着’。
    这一个情感上的基调,使得著作从茫茫的哲学史中颖出,区别于‘学术历史’,成为探索‘哲学’的一种路径和示范。
    这并不是说,本书是‘哲学鸡汤’——你只要爱了就够了。当然,如果你真的将‘爱哲学’作为自己的生活根基,庞思奋
    也十分赞同。但除了诉诸于情感外,知晓并掌握分析哲学细部的能力也不可或缺,它们与‘爱’互成互就,缺一不可。

  • 小布的评论

    大学的教材应该按照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