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与象征Epub+Pdf

形象与象征

作者:[罗马尼亚] 米尔恰·伊利亚德

分类:文化

ISBN:9787544790680

出版时间:2022-4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象征性思维一直与人类共存:它先于语言和话语理性而存在。形象、象征、神话,这些并不是人们精神现象中随性的产物,它们的出现回应了某种精神需求,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即揭示人类存在过程中隐秘的思想方式。因此,对它们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地了解渺小的人类,了解尚未向客观历史条件妥协的人类。

【编辑推荐】

作为现代史学的奠基人之一,伊利亚德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了一种人文主义精神:他试图通过对符号的研究来展现出文化的开放性,消除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他认为,只有将符号的研究从历史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在不同的象征中找到它们共同的原型。在本书中,伊利亚德分别列举了“中心”“时间”“绳索”“贝壳”等符号的象征意义,以此来向我们阐述他的这一观点。本书从头至尾都在试图探讨符号和历史的关系,并向我们证明了,尽管历史会不断地赋予符号新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深层结构也不会因此而被历史破坏。

【名人评价及推荐】

整个宇宙的精神生活,从石器时代的神话制造者和巫师,到现代宇宙的世俗化行为,都是他(伊利亚德)的教区。——《纽约时报书评》

相信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能感受到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文采与诗意,因为此书的作者首先而且始终是一位作家、一位诗人。——乔治·杜梅吉尔

本书描述并分析了那些普遍的、具有影响力的符号,这些符号在许多时代和文化发展的许多层面上统治着东西方的神话思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章节介绍

序 言
前 言
第一章 “中心”的象征
第二章 印度教中时间和永恒的象征
第三章 “束缚之神”与结的象征
第四章 贝壳的象征
第五章 象征与历史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malingcat的评论

    形象思维先于言语和逻辑推理而存在,它与符号、神话、象征反映了人类根深蒂固的精神实质。但是从形象的辩证层面上看,任何极端化、简单化的理解都是荒谬的。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充满着被贬损的形象和被世俗化的神话,作者认为,宗教史家比其他领域的学者更具优势,更能抵达象征思想的起源、找到那些原型。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学资料,涵盖东西方各种主要宗教,说明“中心”“永恒”“联系”“生殖”等依附于形象的象征,不仅是宗教的表象,也指向人类思维的本质结构。当然,作为现代宗教史学的奠基人,他力挺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整体性综合了各个原型、在形象与象征上极为成功的宗教。他说“在所有的现代欧洲宗教思想中,只有两种思想真正吸引过欧洲以外的世界的关注,那就是基督教和共产主义”。略显武断,我好奇的是他如何看待后者的象征与符号。

  • 豆友114460677的评论

    舒适

  • 译林出版社的评论

    神话学大师带你了解神话中的基本模型,摸清神话中的“套路”,让神话不再复杂难懂

  • Skankhunt42的评论

    这本书倒是给出了详实的史料来支撑标题中所提及的那些形象和象征,作为一种归纳学倒是很不错,但这样的归纳是否达到了他在开头所树立的那样一种目标,即对历史有一种超出史料的理解。这本书的美学意义倒是不错,可以为一些文艺作品的设定提供不错的支撑。再谈谈翻译,翻译的文本到还是比较平实自然的,整体读下来比较流畅,必要的地方也有详细的批注,个别语句上的错误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整体来说,对于喜欢神话的人值得一读,如果当做哲学文本来读可能会比较失望

  • 行邪术的维普的评论

    这本149页的书,是我近三年研究神秘学以来读到的最好的学术著作,它对于我个人阅读历程来说显然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解决的问题是超越神秘学理论的,它甚至一并解决了许多文学的根本问题,对于个人而言,它甚至让我重新认识了那些过往发生于个人历史之中但却难以解释的经验和现象
    例如,最后的方法论问题仅三页,就足以将当代中国一切对神秘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庸俗唯物主义、无神论等质疑一棍子捶死,由此可见大思想家功力了得
    如果我以后有一天自己带学生,我就开一门课,就精读这一本书,一句一句读,读一学期,不做此功夫便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神秘学研究

  • 维参的评论

    精致的案例分析十分诱人,在比较神话学里开创了形象原型与象征符号相关联的概念体系。比较有趣和比较可惜的是无法脱离“超越性”来谈神话,可能是因为神话和宗教已经被逼迫到只能谈论终极。消解历史的欲求本身是近似永恒的,但消解历史之物/之尝试/之“形态”恐怕都是历史的。在精神启迪的世界中,对超越性的“知晓”总是轻而易举地超越了对超越性的“体验”。一旦知晓,体验大约就不能发生,所以神话在我们时代不可避免地式微了(没有理解才是信仰)。细节似乎尤待深思,例如,对“中心”的向往看起来实际上是对“上层”/“天堂”的向往,作为连结点的中心只是一个通道,相比之下,连约翰·伯格并置“家”和“中心”(回归或复归之地)都显得更有意味些。再比如维纳斯小像,也超出了本书的理解范围。

  • Akilulf的评论

    犹太-基督教意识形态家。一些分析还算有价值。

  • 乙左左的评论

    形象思维先于语言和逻辑推理而存在,揭露最隐秘的存在形态。想象力是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触及灵魂的深层现实,象征中的想象是人内心本质和永久的部分。“中心”象征是宇宙生命和人的救赎之间的亲密共生关系。以印加神话论述时间和永恒的象征,瑜伽的修行方式很吸引人,追求从记忆中解脱,同时也是从被时间的奴役状态中解脱,调息法与时间节奏的关系也很有趣。束缚情结的多重价值则是人认识到一种自身在世界上的处境的原型。贝壳象征的部分,则在世界范围了找到复杂的连续性。最后一章象征与历史,其实是象征与现实的关系,“象征赋予一个物品或者一种行为以新的价值,而不会因此损害他们自身原有的价值。”至此,对象征性思维有了全新的理解。

  • Khayyám的评论

    藏书/20220531

  • 2049的评论

    读的第二本伊利亚德。印度教的部分很受启发,想不明白的一点是,印度人是怎么凭直觉做到对世界的认知和二十世纪的量子力学保持一致的?看来拉马努金诞生在印度文化中也不是偶然。

  • Hypnos的评论

    象征是否真超越了历史性…其实这个书里例证恰恰否定了作者想要证明的

  • Mandelstam的评论

    形象和象征性的思维一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它甚至先于语言和话语理性而存在,也是人类尚未向客观世界妥协的最后的浪漫。

  • 且听风吟的评论

    作为一个开始,还有很多的疑惑,还有很多的不解。keep going 象征意义,原型。对有限处境的认识。

  • 愚人的评论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无数神学和玄学大师都试图用概念、符号去阐释形象与象征的意义。其实形象、象征、神话的出现早就回应了人类的某种精神需求,并揭示人类存在过程中隐秘的思想方式。对于佛学家来说,“存在与不存在并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表象,而是事物本身”。因为我们太相信物质世界的实在性,因此忘记或者轻视了永恒。只有智者和笃信之人才能在世俗世界里,看清形象与象征的意义。

  • w的评论

    不是故弄玄虚的文风,文字浅显却又不乏趣味,有点唠叨但不让人烦闷,是我喜欢的文风。元精神分析的概念很好,但遗憾未能在书中得到深入阐发。

  • 蜜三刀的评论

    我大概读过伊利亚德所有的汉译本,他的每本书基本上都会重复相同的主题,这本书也不例外。可以说,他的写作,就是“永恒回归主题的永恒回归”。接连读几本很容易生厌,但过一段时间再读,则会有一种思想的更新感。正如他针对“永恒回归神话”所言,每隔一段时间,同样的仪式、庆典再现,让人重温创世之时鸿蒙初开、万象更新的情境,而精神也借以超脱世俗生活千篇一律的节奏,开启一段新的时间。

  • DankOakmoss的评论

    看完英文版的发现竟然有中文翻译版

  • 译林人文社科的评论

    “符号、神话、形象都是精神生活的实体,可以被掩盖、被消解、被摧毁,但永远无法被根除。”

  • 晓林子悦的评论

    一部迷人精深的哲学随思录,需要细嚼慢咽,捕捉思想的灵光,跟随作者的思路。很难得,学术书这么有文采,据说作者还写小说。转发笔记之后,被读友反向安利了这位作者的一堆著作,其他的都是大部头,这本小册子是接近伊利亚德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