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Epub+Pdf

必需的遗忘与不容推卸的记忆

作者:[德] 克里斯蒂安·迈耶

分类:文化

ISBN:9787514236774

出版时间2022-3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克里斯蒂安·迈耶是慕尼黑大学古代史荣誉退休教授,前德国历史学家协会主席,前德国语言与文学院院长,并且还是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挪威科学院及雅典科学院的成员。

☆本书是作者曾于柏林发表的学术演讲综述。一方面,作者对于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两德历史,做出了极具思想性的拓展。另一方面,也对至今热度不减的古代欧洲历史有所关注。

☆是世界史,也是欧洲史:从古希腊、古罗马战争开始切入,详细呈现了欧洲从古至今,伯罗奔尼撒战争、恺撒被杀、犹太人出埃及、法国大革命、纳粹屠杀……强调遗忘与铭记之间的力量博弈,错综复杂的利益斗争。揭示关于记忆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简介】

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核心信念是,为了“应对”过去,人们必须不断保持对它的记忆。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克里斯蒂安•迈耶翻阅了世界史,以了解人们在战争或内战后寻求和解时曾经做过什么。他的发现既惊人又简单:自古希腊人以来,世界一直依赖遗忘。然而,纳粹时代的德国罪行不能被遗忘。公众对他们的纪念是过去和现在都不可缺少。

本书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数个通过遗忘达成的和解,如果人类无法遗忘,也就无法与过去和敌人和解,从而陷入永久的混乱,如果对非人的暴行选择完全遗忘,则又有可能重蹈覆辙。本书从少有人关注的角度,揭开了历史中长期被忽视的一面。

章节介绍

第一部分 记忆—压抑—遗忘[1]…001
第一章 引人注目的发现…003
第二章 对待阴暗过去的公共手段…009
第三章 希腊人…013
立下遗忘恶行的决议:公元前404年至公元前403年的雅典大赦…013
另一重关系:复仇的欲望与必需的克制能力…032
胜利者与战败者…039
第四章 中世纪和近代…046
第五章 1945年以来的德国…059
第六章 记忆取代遗忘?…103
1945年以来其他国家所遇到的问题…103
第七章 1989年以后的德国…117
第二部分 德国统一中的精神问题…129
后记…180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Jerry的评论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吸取任何教训。如果我们没有“选择性遗忘”的话,黑格尔也不至于做出如此悲观的讽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屏蔽记忆”说,为了疗愈人类在历史中犯下的种种“疾病”,需要设法除去屏蔽记忆,找到精神创伤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因病施策。因此,人类文明发展到了今天,历史无法忘记,也不该忘记,没有过去就难以拥有未来,如果还是依靠“遗忘”遮蔽“记忆”,人类恐怕还是不会“长记性”,无法祛除历史的“遗忘症”。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讲,人类选择“记忆”最终还是为了“遗忘”,实现最终的和平与幸福,一种康德式的“永久和平”。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记忆”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是为了遗忘的记忆,而非为了遗忘的遗忘。

  • 煎茶的评论

    前面的历史铺垫只是背景,作者关注的是1945年后德国的历史记忆问题,特别是对奥斯维辛的记忆和德国统一中的精神问题。在记忆与遗忘之间,本书终究没有给出一份普适的解决方案,而是向我们展示了在对记忆的要求与对外部和平及内部团结需要之间,平衡之难。这对中国这样一个背负许多历史记忆,并将面对统一问题的国家来说,有一定参考意义。

  • 遁世bug了的评论

    散,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作者行文习惯的问题,总觉得有点跳跃。

  • 有静则美的评论

    标题已经概括了书的主旨:为了追求和平,需要遗忘过去;为了追求正义,记忆不容推卸。二者矛盾又冲突。放在战后德国来写,还是比较精彩的。没有图片,议论偏多,读这本书需要一定的历史基础。
    对我而言,要我忘记小日本曾经对中国人犯下的罪行是不可能的。我没有资格替受害者原谅凶手。

  • 必胜客的评论

    论据不足

  • bookbug的评论

    迈耶这本由96年那篇著名的学术演讲扩展修订而来的书看似单薄,实则异常厚重,其对历史面前选择遗忘还是铭记的探讨以及之后对两德统一前后精神问题的分析,的确发人深思。尽管所谓列宁演讲中那句“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中国广为流传,但黑格尔关于人类永远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的论断也同样深入人心,所以在读完作者总结的西方自希腊罗马以来的诸多战争或杀戮事件后之应对,不难发现遗忘似乎是常态,好像如果不选择群体遗忘就无法与过去和解以致越过山丘似的,这点有点偏离我们惯常的认知,但细想又确实如此,否则那些惨无人道的灭绝式暴行与流氓式战争也不会总在循环往复了。

  • 读书的草席吖的评论

    如何选择整理自己的记忆,是一门学问。而如何整理归纳历史,则会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有些伤痛需要忘记,而有些需要消化成力量,进行吸收与成长。

  • 朱颐钊的评论

    此书作为讲战后德国人反思与记忆之作,或可一读。近来探究公众记忆,日益感到,记忆的对象之和是个总量恒定的池子,此起则必然导致彼伏。总讲这也「不能忘却」那也「必需记住」,权当成是文学修辞还好,要是认真的话可就有些太天真了。

  • 苏野的评论

    在遗忘和记忆、过去和现在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对两德统一前后东德人精神世界的描述,颇能让人联想起天朝。

  • 高山流水的评论

    面对时间,正义何求?

  • 白菜的评论

    对于国仇家恨,血腥暴力的历史,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在遗忘与牢记之间,又该何去何从呢?这本书探讨了对于历史必需的遗忘与记忆。

  • 范德彪西的评论

    一个脚注和引文都没有,这样好吗

  • Antee的评论

    最近我也很困惑,所以对遗忘与记忆的关系很好奇,这本书也是围绕这对关系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张力展开讨论。就疫情来说,被迫封闭产生的心理创伤如何用文字记录,感觉记忆又能维持多久?从过去两年的疫情来看,个体的记忆要么不被允许,要么彻底忘记并被当作一场人生“难得”的考验,进而纳入正向的宏观叙事。如果记忆是必需的,那么忘记在多大程度上也是必需的?

  • 不存在者的评论

    记忆是一把双刃的武器

  • sojeuhe的评论

    遗忘从来就不应该是单方面的,更不应该是属于过错方的权利,在任何一方没有清晰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和严重并为之做出符合公众关切的歉意和补偿之前,一切都难以也不应该被遗忘。世界与德国达成和解,是因为他们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塞尔维亚至今不忘欧美的血仇和中日之间、日韩之间的问题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 Grey submarine的评论

    作者以杂文的形式阐述了斗争之后遗忘与记忆这一组相对的概念。通过对古希腊大赦的考察,作者指出古代以来的传统一直是将首领与群众分开,处罚首领之后就是对于过去历史的遗忘,也是新生活的开始。
    二战时德国发生了对犹太人的现代性的大屠杀,又由于民族国家概念的兴起,作为民族的一部分,每个人对于国家作下的恶都有责任。此时强调的是记住,留在记忆中。战后这种记忆像幽灵一样存在于德国,人们既不敢逃避也没有能力清算。在一段时间后拉开距离感人们才能面对历史,就如本雅明所说的前史和当下断裂之时。
    遗忘是开启新生活的必需品,但”卧薪尝胆”的说法古已有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事件,人们都是在寻找遗忘和记忆的平衡点以继续生活。正如图图主教所说,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 Jinkingkam的评论

    这是一本德国古代史教授所写的书,基于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书中对欧洲史特别是欧洲战争史的回顾与总结,以及这些战争、事件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的分析与思考,都有极其独到之处。可是,作为一本基于欧洲史,思考欧洲今天态度与立场的书籍,我们只能阅读、观察,而无法做出判断,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 什么我都有预感的评论

    灭绝一个文明最彻底的方式就是篡改或销毁集体记忆。

  • 持久木馨的评论

    遗忘和铭记是两个方向,我们内心有信仰,我们的民众也做得出最为正确的选择!我们再期盼着,那个国度的道歉!!!!!!!!

  • Marxism的评论

    记忆压抑与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