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工Epub+Pdf

学做工

作者:[英]保罗·威利斯

分类:文化

ISBN:9787544790055

出版时间2022-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学做工》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作者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工人阶级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性的文化生产过程的结果。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45周年纪念版”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编辑推荐】

※项飙特别推荐,20世纪工人阶级研究、民族志研究奠基之作,深刻解析阶级流动困境

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项飙说:“经典的人类学研究有很多,对我自己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保罗·威利斯。”《学做工》是英国社会科学自“二战”以后从政治经济学转向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畅销全球45年,至今仍然是教育研究中被引用最多的社会学文本之一。

※新增作者中文版前言,以及出版25周年、40周年纪念文章,开启新时代的《学做工》

本书英文版自1977年出版以来,被译介为芬兰语、德语、法语、瑞典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等,影响深远。2013年,本书中文版出版,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45周年纪念版”出版,收录作者分别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40周年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撰写的新版前言,有助于读者在新时代继续阅读《学做工》。

【名人评价及推荐】

为什么工人的孩子长大了还是当工人?为什么福利制度和教育普及没有改变社会的阶级结构?针对这类宏大问题,作者通过对英国高中男生的日常行为和感知的细致分析做出了解答。保罗·威利斯的研究指出了社会不平等持续的微观机制,也指出了劳工阶层树立自己的尊严和文化认同的方式。《学做工》是英国社会科学自“二战”以后从政治经济学转向文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项飙(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

1977年,《学做工》的出版成为教育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四十多年来,本书被反复阅读、分析、评论,至今仍然如此。——马德琳·阿诺特(剑桥大学社会学教授)

这本书的独特贡献在于,它用无比透彻清晰的笔触,展示了那些贫穷的工人阶级子弟在反叛学校权威的过程中,是如何让自己走上从事工人阶级工作的道路的。任何一个对教育或劳工问题感兴趣的人,如果不仔细地阅读和研究这本书,那都是他们的巨大损失。——斯坦利·阿罗诺维茨(纽约城市大学社会学教授)

我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城市失业青年称为“新失业群体”,他们正在称为不断再生产的中国底层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做工》一书的意义在今天不是在变小,而是变得更为重要。它为我们理解中国的“新失业群体”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和富有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的比较平台。——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章节介绍

2022年中文版前言
2013年中文版前言
“茂宁赛德”版前言
前言
致谢
笔录符号说明
序言
第一部分 民族志
第一章 文化的元素
第二章 文化的阶级形式和制度形式
第三章 劳动力、文化、阶级和制度
第二部分 分析
第四章 洞察
第五章 局限
第六章 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七章 对文化形式和社会再生产理论的注解
第八章 周一清晨与千禧年
补充访谈
“茂宁赛德”版后记
中心与边缘:保罗·威利斯访谈
25年过往:老书,新时代——写于《学做工》出版25周年
永恒的文化生产——写于《学做工》出版40周年
索引
译后记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只闻来学的评论

    价格翻一倍嘛?

  • 磨叽爱自由的评论

    第一本完整阅读的社会学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