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瓦Epub+Pdf

汉瓦

作者:刘三解

分类:文化

ISBN:9787571417888

出版时间:2021-10-1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标签:
历史 
秦汉史 
秦汉 
考古 
汉朝 
老照片 
 

内容简介

知名学者葛承雍、李鸿宾、张帆、蒙曼等联袂推荐!

作者刘三解以一贯的严谨,爬梳出土简牍和传世文献,以刘邦的原生家庭切入,深度解析刘邦如何彻底埋葬周秦血统贵族主导的社会,代之以刘氏“家天下”的“新贵”。

《秦砖:大秦帝国兴衰启示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勾勒周秦之变后秦制的完整架 构;而《汉瓦:西汉王朝洪业启示录》则以历史人物为线索,聚焦刘邦、项羽、吕雉、项梁、韩信、魏豹、曹参等人,侧重秦制因何而变,如何变为汉制的描写。

翻开目录,随着作者的文字进入西汉初年的历史情境:“一张汉初军功表,半本历史密码簿”;“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

“周秦之变”是公认的中华文明“分水岭”,这一长达数百年的巨大变革,一般认为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告一段落,以秦制的全面推行和底定而终结。自此之后,中国社会陷入“朝代循环”,直至19 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武力入侵终止了这长达两千年的历史循环。

《汉瓦》侧重于探索“秦制为什么变为汉制”的答案,也就是“周秦之变”后半段的变化历程。作者通过爬梳传世文献与出土简牍资料,勾勒出一幅秦朝制度完全体的图景,认为后世延续两千年的王朝体制,在秦代仍未成形,而真正开启这个循环的,其实是汉高帝刘邦。本书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熊心、韩信、魏豹、曹参、周勃、刘恒等大家熟悉的名字,在史书字缝之中,一片一片地复原、审视我们耳熟能详的“汉瓦”。

———————————————————————————

※ 学者推荐

两千多年来,秦汉之际的波诡云谲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文明认知。从秦人到汉人并不是种族的变化,也不是不同信仰的改变,在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王侯将相、秦吏楚将、客卿术士、同乡平民,都以不同的江湖经历,构建着中华文化形成时期的统治秩序。《汉瓦》作者没有被传统解释和演绎所束缚,而是建筑出自成一系的历史殿宇。

——葛承雍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毫无疑问,本书颠覆了我们的诸多印象。坦白地讲,作者并没有全然说服我,但这也正是阅读的最大乐趣——我在内心深处和作者不断争辩,并且因此翻阅起其他相关的资料和著作来。事实上,历史正是因为千秋万代的持续审视而不断丰富,并且不断溢出它的边界,让文学的讲述、史学的探究与哲学的思辨各取所需,从不同的角度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而这,也正是我们对《汉瓦》的期待。

——蒙曼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楚汉相争引发的西汉建国,因有司马迁脍炙人口的描述而家喻户晓;又以班固的编纂纳入正史而世代相传。作为一统王朝初始奠基、中国政治体统因而塑形的学术研究之长盛不衰,自不在话下;而那波折激荡折射出的人生历练, 尤其这种历练蕴示的生命意涵,才是秦汉之交乃至刘邦王朝的兴衰嬗替成为口耳相传的“谈资”至今畅而不衰的因缘。尊重史事的严肃并以通达的奉献,这部《汉瓦》承《秦砖》之后再次推向书界,以舒朗上口的笔调于非以为业的读者而言,是否是一个获取历史“本真”的最佳选项?这全凭阅读之后的感觉了。

——李鸿宾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钩稽史料中的残缺信息,对于秦末汉初历史提出了不少新颖有趣的见解。这充分说明, 看似题无剩义的领域,仍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张帆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章节介绍

第一章 其实你一点儿都不了解刘邦 001
第一节 他是魏人,还是楚人? 003
第二节 刘邦出生地的玄机 016
第三节 他们的名字去哪儿了? 029
第四节 “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的正解 043
第五节 父亲口中的“无赖”其实是“小妾之子” 056
结 语 069
第二章 刘邦的江湖不只是人情世故 071
第一节 在家难靠父母,出门能靠朋友? 073
第二节 秦吏身份带来了什么? 085
第三节 一句大话换来一个帝国? 097
第四节 “赤帝子”为什么要斩“白帝子”? 111
第五节 江湖道义,请刘季先死 124
结 语 138
第三章 沛公发迹史:一年间“三易其主”换来步步高升 141
第一节 反秦战争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胜利 143
第二节 东阳宁君,鲜为人知的“伯乐” 154
第三节 “长者”的巧妙背叛,楚国人不打楚国人? 164
第四节 如果项梁不死,刘邦集团将不复存在 174
结 语 189
第四章 刘邦凭什么“先入关中者为王”? 193
第一节 项梁之死背后:吓破胆的项羽与脱队的曹参、周勃 195
第二节 魏王豹,鲜为人知的“西进”伙伴 207
第三节 刘邦西进时的目标可能只是“魏国权相” 216
第四节 “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真的存在吗? 224
结 语 236
第五章 一张汉初功臣表,半本历史密码簿 239
第一节 军功列侯“履历”的正确读法 241
第二节 中涓、门尉、执盾,汉帝国与《墨子》不得不说的故事 258
第三节 秦汉之际竟然有三套军事组织体制 273
第四节 刘邦入汉中之前的“诸将”是什么级别 287
第五节 从“连敖”升职“都尉”,韩信为什么不开心? 303
第六节 为什么萧何是“客”,曹参是“中涓”? 318
结 语 329
第六章 根本不存在的功臣列侯“集团” 333
第一节 “丰沛同乡会”缔造了汉帝国? 335
第二节 同为“丰沛列侯”,凭什么当不得“开国功臣”? 352
第三节 “石榴籽结构”才是汉王朝开国团队的本相 369
第四节 刘邦任命“将军”为什么喜欢后来者居上? 384
第五节 沛县起兵后的“第二把交椅”该谁坐? 403
第六节 吕氏家族到底是不是被刻意遗忘的“创业合伙人”? 417
结 语 436
第七章 西楚霸王到底是谁的继承者? 439
第一节 子虚乌有的“六国贵族复辟亡秦” 441
第二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 457
第三节 “六国后”只是顺应地域认同的傀儡 471
第四节 项氏起兵时的名义根本不是“反秦复楚” 484
结 语 495
第八章 还原失败者项羽的本来面目 497
第一节 韩信为什么最终放弃了“仁君”项羽? 499
第二节 没有韩信,就不会有汉帝国 512
第三节 韩信悲剧的根源:能治天下不能治左右 523
第四节 项羽的本相:借力打力的精明政客 535
第五节 鸿门宴真正的赢家,一顿饭吃下半个楚国 549
第六节 为什么项羽选对了所有答案,还是失败了? 564
结 语 579
第九章 刘邦建立的统治秩序也是“二世而亡” 583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选举登基的皇帝 585
第二节 吕后一介女流为何能够独掌朝政十五年? 595
第三节 汉文帝登基意味着刘邦的汉朝已经死去 606
第四节 一场政变“吓”出了文景之治 621
第五节 西汉王朝“相权”跌落究竟始于何时? 638
第六节 七国之乱只是一次“受害者联盟”的集体自杀 649
结 语 663
第十章 大汉帝国为什么没有“二世而亡”? 665
第一节 汉高祖“休养生息”?不,是吕后让“大家发财” 667
第二节 秦制2. 0 版:让“黔首”不再是“植物” 691
第三节 汉帝国的军功授爵制度自开始就是一个“骗局” 711
第四节 被骗的60 万汉军老兵为什么没有“讨说法”? 733
第五节 汉文帝大刀阔斧改秦制 756
第六节 汉景帝全面否定汉文帝改革的原因 784
结 语 796
终 章 799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韧勉的评论

    本书是刘三解关于汉初时代是否汉承秦制的读史札记,其文风与考证较之前作有明显进步,可谓一家之言。(1)他发现了刘邦出生的丰地实乃魏国大梁后裔聚居之地,刘邦虽然出身楚地,但是他的魏人身份认同更为强烈,后来吕后掌权时期身边任用的都是魏人,而非楚人。(2)刘邦的守城战法与《墨子·守城法》类似,可证何炳棣观点《墨子》乃秦献公时代墨家弟子所写秦国军事防御制度之著作。(3)利用《百官公卿表》证明吕氏兄弟的建国贡献不容抹杀(4)并不存在六国贵族反秦,而是六国观念深入人心,反秦的势力纷纷挂靠六国势力好出兵(5)从张家山汉简可证文景之治的源头是吕后制定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6)因七国之乱,文帝与景帝统治观点大相径庭,应是吕后文帝之治(7)刘邦的治国之道也就二世而亡,文帝才是汉王朝基业的奠定者。

  • 帖木儿的邛竹杖的评论

    精彩的历史推理作品

  • 自负当年林下意的评论

    很不错的历史书,回答了秦之所以亡,汉之所以兴。汉之所以兴和秦之所以兴都一样,靠的是秦制,依靠刘邦萧何秦吏对组织优势和见识,得以迅速体系化,以关中韭菜炮灰对阵项羽,再打破战国以来的爵位分封,以滥封吸引猎狗们集体咬死项羽,再之后面临封赏无法兑现,依靠惠、吕、文帝的大家发财来满足基本盘60万老兄弟的富贵需求。然而大家富贵终不是秦制的目的,利出一孔,最终还是被景帝、武帝逆转。

  • 大白兔奶糖的评论

    CSI特别篇:汉! 还原罪案现场亦或还原历史现场,本质一样,靠的不是想象,靠的是各种证据的叠加,个人感觉作者在历史学科科学化上做出了“一点点点点点”成绩,相对于上部《秦砖》,这次对刚入坑的读者来说友好了很多,同时看到作者在著书中策略重点的变化,科学性&易读性皆有。期待身体健康,持续输出。

  • 鱼的九思的评论

    上次的秦砖看不下去,还是没吸取教训,这本汉瓦仍然难以下咽。这两本书只能作为这哥们自娱自乐的产物,考据成瘾,既无文采,更无哲思,偶有的一点结论也被完全淹没在无数繁复的材料引用中,可读性极差。本人非专业人士,很好奇文史领域科班出身的读者如何看待这样的书(不提前面一堆写推荐的)?

  • 阳光灿烂的评论

    《秦砖》的方法我们学不会,《汉瓦》倒是可以试着学一学。这种从常见的史料中梳理新的认知体系的方法挺不错的。

  • 普蓝深红的评论

    以大量论据为正文,只能囫囵读之。以出土文献为论据,路子对,但呈现方式有问题,处处格涩

  • 无斋公子的评论

    刘邦的出生地有什么玄机?秦吏身份给刘邦带来了什么?“赤帝子”为什么要杀“白帝子”?从“连敖”升职为“都尉”,韩信为什么不开心?“丰沛同乡会”缔造了汉帝国?沛县起兵后的“第二把交椅”该谁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吕后一介女流为何能够独掌朝政十五年?……关于这些饶有趣味的历史谜团,我们都能从这本《汉瓦》中找到答案。

  • 白云千载的评论

    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秦砖》的后续之作。里面介了周秦之制的后半部分。刘邦发扬光大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超乎想像。本书还介绍了大量历史人物,以人物为线索,串联起那个群英并起的时代。

  • 无心恋战的评论

    抽丝剥茧,从历史细微处寻找真相,通过史料的比对校验,揭示出楚汉相争与秦汉制度传承的真相。但过于执着于微言大义,对史料的过度解读、对历史翻案的孜求,都给人一种虽有悬案解惑的快感,但仍让人无法完全信服。(阅读时间:2021年11月22日-25日;自评:7.7;推荐指数:★★★★)

  • 小镇的理想国的评论

    继《秦砖》之后,《汉瓦》又是一本大部头的书。
    不过这本书的角度与《秦砖》完全不同,作者刘三解对这段历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书上有些内容,更是跟我们之前的认知不太相同,但这恰恰也是有趣的地方。因为每个人对于历史,都会有自己的解读。

  • 方源野(别鹤)的评论

    解渴。

  • 论文喷火器的评论

    作为民哲水平不错,缺点是题目在内容中毫无体现,有些文不对题。

  • 枚五的评论

    这本比《秦砖》好读,因为引用的史料都看得懂,也正是因为秦简、汉简的证据少了一些,就没那么有理有据。
    不过,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和看法,和我对那个时代的幻想大致吻合。

  • 向黑杰克问好的评论

    刘邦的发家再一次说明编制太重要了

  • 风中之烛的评论

    此书的最大特点可能就是对刘邦“楚人”身份的再审视,以及对项羽历史形象的全面颠覆,倒是后面的军功阶层问题的讨论,略显单薄

  • 火车车车车的评论

    看了三分之一不到,需要缓缓,不是书的错,问就是我太菜……我可太难了……

  • 猫克的评论

    《汉瓦》并没有复制《秦砖》的写作模式,对“汉制”作全面的解剖,而是侧重于解答“何以至此”或者说“因何而变”。基于此,《汉瓦》聚焦于刘邦、项羽、吕雉、项梁等熟悉的名字,一片一片复原、审视耳熟能详的“汉瓦”

  • 你的包爷的评论

    众所周知,历史学的研究著作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即“专业性、可读性、思想性”三者最多只能达成其中两个。读完《汉瓦》掩卷回味,三者皆有。

  • 油皮逗比的评论

    比秦砖好读,或许和平时的历史知识不太一样,但还挺有意思的,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