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向左,美国向右?Epub+Pdf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

作者:[芬] 阿努·帕塔宁

分类:生活

ISBN:9787532793921

出版时间:2024-3-3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标签:
社会 
美国 
社会学 
 

内容简介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

◆北欧不是神话,如何打造永续幸福国度

芬兰记者阿努•帕塔宁2008年搬到美国,她本来是充满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业和充实的社交生活,可是来美国后不久就变得谨小慎微,充满自我怀疑。她发现,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从购买一部手机到为教育和儿童保育进行税务申报——和自己的北欧老家相比都更复杂和充满压力。起初,她把自己严重的焦虑归因于自己难以适应自由的新环境。但是随着越来越了解更多的美国人,她发现他们也和她一样倍感压力。为了理解美国和芬兰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她开始仔细观察这两个国家的日常生活,从政经文化、育儿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健保、两性关系、工作税制等政策差异优劣,在清晰详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给出具体建议。她澄清了那些说北欧国家是“大政府”“高税收”“福利国家养懒人”的常见误解,指出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原则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风险性和更强的依赖性,普通人维持基本生计的成本也远比北欧国家更高。北欧生活方式让人的生活更加舒适,自由,这也说明了人类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国人对利润动机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样脆弱和软弱。也许生活比金钱更重要,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

媒体推荐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阿努‧帕特宁擅长把朋友的实例融入扎实的国家统计数据中,下笔审慎,论述明断。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热情洋溢,见解精辟的论述。

◆《奥普拉杂志》(O, the Oprah Magazine)

融合了纪实文学及回忆录的精彩作品。

◆《书单》(Booklist)

阿努‧帕特宁对家乡的自信,以及对美国中产阶级辛苦生活的真挚关怀,让全书充满引人入胜的坦率叙述,精准地反映美国生活大不易的现况。

◆《西雅图时报》(Seattle Times)

研究细腻,阿努‧帕特宁为美国和北欧的育儿、医疗、教育、税制的差异做了清晰翔实的调查。这本书可能彻底改变舆论对政府角色的观感。

◆《Bustle》杂志

2016年夏天最佳非小说类书籍。

◆《Gizmodo》网站

今年夏天亟需加入必读清单的好书。

◆《图书馆学刊》(LibraryJournal)

这本精彩好读的作品来得正是时候,美国有关贫富不均及社会福利的讨论从未如此热络过。

章节介绍

序言
第一章 在自由之地:成为美国人
第二章 爱的北欧理念:长袜子皮皮的魔力
第三章 真正的家庭观:个体强则家兴
第四章 如何成就孩子:获得学业成功的秘诀
第五章 强健体魄,健康心灵:为何全民医保能给你自由
第六章 吾有、吾治、吾享:去吧,问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第七章 机遇之地:重拾美国梦
第八章 非同寻常的商业:身处21世纪,如何运营一家公司
第九章 追求幸福:是时候重新界定成功了
尾声
致谢
再版后记(2022年9月)

网盘地址: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Epub+Pdf

书友评论

  • 满格的评论

    北欧不是神话,和传统印象不同,北欧的福利制度不是建立在丰富的资源和社会普遍富裕基础上,而是在其还很贫穷的阶段和相对贫瘠的资源上规划而出的,也是出于平等的理想,经过全民参与的激烈讨论诞生。一个很深的感触,很多事看似是制度保障,但其实在制度之前需要的先是整个社会观念的改变。比如育儿教育,此地从减负到所谓素质教育不许补课,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是表面不卷背地里越来越卷,根源就在于此地就是一个信奉胜者为王丛林法则的地方,人们没有将平等互助、让每个普通人也能有尊严地生活当作社会目标来追求,想着都是把别人踩在脚下不要阶层掉落,在这样的逻辑下卷是无解的。这个问题光靠上层规划是无法改变,必须大多数群体真心认识到改变这一点的必要性。本书真正的启示不在于各项措施是否在此地可行,而在于给了一个真正能走出内卷的思路。

  • CatHEagle的评论

    读一些外国人在本国的观察和感受,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反身性”的存在。现代社会虽然以“平等”著称,但是贫富差距导致人们并为享受到这一成果,反而愈感焦虑。本书作者是一位芬兰的记者,她移居美国后,对比了北欧和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理念差别,论证北欧的优势以及原因。提到的“爱的北欧理念”为最为核心的部分,这一点也启发我不断思考:爱到底是什么。如果双方的经济关系中,一方依附于对方,那样的爱还是真正的爱吗?也许,当双方退出而且对其生活质量没有影响的时候,那样才是一种平等的爱,这种爱来自于本能的情感,而不是精打细算未来的得失权衡。另一个印象较深的点是,政府应当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只有多接受人民的反馈,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 姜小白的评论

    每天睡前读一会儿,慢慢看完,一开始很抵触作者的思路,当初唱好中国奇迹时一心反抗美式教育的蔡美儿,一册《虎妈战歌》也是同样让美国人耳目一新。“爱的美欧理念”,展示了独特社会结构下让人尊敬的魅力,尊重儿童人权,保障儿童福利的基础上支持父母,3-3-3产假设计很显技术操作性,美国那种企业规模小于50人就能拒绝女性休产假的福利制度简直barbaric。但作者很轻浮的开始提建议,中产视角+缺乏基本的比较政治学训练,supercell被腾讯收购后更自由,成效却最让人尴尬,芬兰这套制度下未来教师不在满足底薪的精神满足,会不会跟美国一样呢。文笔幽默,视角有趣,当作生活观察看很启发人,芬兰去中心化的大政府真心是制度进步吗,十年后再看这本书感受立即会不一样。作者有一个点很对,美国很多州都能尝试,大跟小不是问题。

  • 布拉伯巴卜的评论

    “爱的北欧理念”,指一个健全的公共保障体系,对每个公民保有同等的关怀与尊重,把受教育权、医保、育儿、两性产假视为基本人权,给普通人以庇护而不是迫使所有人都成为超人。完善的托底环境正视人的需求并使之合法化,如此才能消除个体活着的罪耻感。公共保障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必建基于义务或利益捆绑,爱和关心才不至于被亏欠感和被迫的牺牲所侵蚀。也只有免于生存必然性的忧虑,然后才能谈论进入公共领域的自由。基于对人性和育人的信念,去选择共同培育一个土壤,给每个人探索潜力的空间,以更加轻松的姿态去摔倒、并借助扶手学会自己爬起来。税率对比破除刻板印象,更根本的原因是分配:钱流向了穷人还是巨头。可以和《扫地出门》、《没有面目的人》对读,人在政策的不信任和相互对抗中会怎样破罐破摔、尊严尽失。可惜没有探讨生成性原因。

  • 一个喜桃的评论

    我遭遇的头一次“美国梦”滤镜破碎是2014年我去了趟美国。当然我相信,我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所经历并不是全面的,存在局限性。而此书对我最大的冲击是“美国梦”信仰的彻底坍塌,所谓的“平等,自由,民主”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美国社会给全体民众炮制出来的一个美好幻象?但要说最令人忧虑的莫过于此地处处可见的美国现象,包括但不限于贫富差距,教育内卷,两性关系,工作税收,社会福利等。我知道,没有一个社会是完美的,北欧也并非完美。所有国家的发展也受制于自身的社会文化,自然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而我始终期望,我身处的社会是相对完美的,所有人都可以得到爱,平等,自由与尊重。可能我终究是一个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即使深陷泥沼,也依然保有期待。

  • 敖喵喵的评论

    太啰嗦了,几个观点来来回回车轱辘,水成这么厚一本书。果然是会凑字数水稿费的穷鬼记者

  • 祝羽捷的评论

    之前读刘瑜的比较政治学,提到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比较下的相对好坏。读这本《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就是作者用躬身比较北欧的社会福利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方方面面。作者为什么决定从芬兰搬去美国,因为她觉得北欧的生活一眼望到了尽头,她正处于与美国男友进入新婚的人生阶段,将两种制度的差异显化在她到美国求职以及面临的种种压力上。通过讨论这些社会差异,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对北欧社会政策的深刻见解,也对那些以“美国梦”为标榜的政治论调提出了质疑,提醒读者重新思考社会政策的根本目的应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福祉。这种跨文化的比较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不同社会系统的理解,也促进了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政策的深思熟虑。(可惜的是对于美国制度的书写只停留在奥巴马改革,现在是不是更卷呢?

  • 飞骑斥候的评论

    作者反驳了一个对北欧社会的迷思,既然这里是社会主义,肯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吧?其实不然,北欧反而是更个人主义的。
    在北欧,婚姻里财务是独立的,孩子18岁之后就是独立的,但这种独立有一个前提,就是成本被社会体系负担,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个人更加独立自主,进一步则是所谓“爱的北欧理念”,即接近亚里士多德所言,将人从奴隶状态中解放出来。
    所以,芬兰人为什么幸福?因为他们不用为择校、选择医生而烦恼,不用为学费而发愁,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放到享受生活上。而公共服务私有化看似给了自由选择权,其实是把压力给到家长、患者。
    也因此,北欧人不需要什么灵修、大师、算命之类的精神药丸。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焦虑,为什么fire生活如此有市场?看了这本书也许就有答案了。

  • 不是假发的评论

    一个芬兰人写自己如何看待美国人生活方式和公共政策的书,把我这个老种人看破防了。要践行“爱的北欧理念”,靠的不是很多人随口拈来的“原始资本积累”,也不是让美国人闻风丧胆的“劫富济贫大政府”。而是非常复杂的一套制度设计。还要知道政府也会出错,北欧不是童话世界。北欧福祉国家的好就好在政府对于人力资源的根本重视,而非教人以牛马精神。

  • Nelly.L的评论

    读完是种又伤心又释然的感受。伤心于我们社会的诸多艰难困苦其实并非没有解决方法,释然于“从未现代过”的“我们”有那么多。北欧之道说来很简单,就是真正践行个人主义,让所有人都能不依赖他人生活,但付诸实践又需要如此多的妥协,特别是掌权者放手的决心。

  • 十七忱的评论

    很翔实的调查,但也营造出了一定的北欧“社会主义世外桃源”,并发现此地蕴含着很多类似的美国现象。调查的缺憾在于多在现状,而没有为何会有这样现状的分析

  • 西窗随笔的评论

    这本好极了。作者是位芬兰女记者,认识了一位美国男朋友然后移民到了美国,在纽约生活十年之后全家回到芬兰定居。她在芬兰的时候没有感到这是个幸福的国家,芬兰人也经常吐槽我们国家糟透了,等到了美国生活才大吃一惊,对比之后原来芬兰确实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这本书对美国的芬兰的比较极具启发性,也纠正了很多对批评福利国家的谬误。这里面叙述的美国,很多和我们一样,也有很多比我们还好很多,而芬兰,北欧国家,确实是更现代更进步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

  • 凤城之子的评论

    内心一边抱着疑问,一边让自己读完这本书。基本上通篇都是写北欧福利如何如何好,人民如何如何幸福。其实平民百姓遇到这种福利国家,很难说会不幸福,这种生活大家都希望过上,不过书中一直都没有解答我的疑问,那就是归根到底的问题——钱。整个国家的财政收支如何,对企业有什么影响,现不现实。
    看奥派看多了,对这种福利国家会充满各种不信任,特别是我国曾经也经历过那种大政府岁月。
    不太认同作者很多观点,不过现实北欧的确是这样,所以我觉得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我觉得,人性始终都会有他的相通之处。还有,令我比较吃惊的是,给我一种感觉,居然让我觉得中国和美国反而更加相似。

  • TCE的评论

    虽然比较厚,但是好读,作者文笔很好,翻译也很流畅。芬兰人民比我想象得幽默得多啊。以及爱只能产生在平等而且独立的个体之间。

  • 死透气了的评论

    非常坦诚的描写和反思。我曾经的室友母亲是芬兰人,我到他家去过不少次,因此对芬兰人多少有一点了解,也对书里描述的北欧和美国的差异有所认识。说起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杂糅了极为复杂的面向,想起我隔壁宿舍读JD的美国同学有一次刷牙时问我MIT是什么意思,而我博士班上的另一位美国同学在打牌聊天时第一次知道威尔士是英国的一部分。

  • 基瑞尔的评论

    想起了去年读的那本《丹麦一年》,只是叙述者互换“方向”并且时限有长短之差差;但大家都是对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方方面面的制度设计做出了最切身的观察与经历分享。一些很基本的说道包括“美国产假稀缺-北欧重视”“多文化-致郁的单一”等等,被作为标签在这里一一摈除,而作者在写作中也努力拒绝只看其中一面。因此这并非“润人文学”,也非必须一决高下的结论合集。她写自己的经历见闻,基于资料做出更多讨论抛出思考;最终的结论却落在了个人,以及关于生活本身的一点启示。无论向左还是向右,无论置身哪里;需要的是对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坚决,也是不怕做出改变的勇气。它的纪实在这刻留下的回响并非「沉思」,而是系列里少见的「祝福」。【2024 #39】

  • Rainbowww的评论

    可观表面现象,说白了是结构保障,内心充盈,才能由内及外、由此及彼。但大概很多也是一念之间。

  • 之暾的评论

    小的时候,家庭和学校提供给我们的教育将我们分流;年轻的时候,进入的职场和自身具备的主客观条件、能力将我们分流;中年的时候,家人的健康和财富水平、自身前期积累下的因素再次将我们分流。人生居不易。想想以后,会觉得现在还不错,还可以继续踏实做事。

  • 月下黑的评论

    说白了,美国是在用焦虑推动社会进步,害怕自己和子孙后代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不断内卷,从小开始为他们规划人生道路。北欧国家则截然相反,他们不会说:你不这么做就会怎样怎样,不这么做就过不上好日子。而是让孩子自小就独立自主,自行选择人生道路,并且整个社会致力于为他们创造自由选择的条件。

  • 小Young儿的评论

    句句是美国,处处是现实。尊重教育,自主,投资于民。合上书,就得忘,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