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与东亚世界Epub+Pdf

汉文与东亚世界

作者:[韩] 金文京

分类:文化

ISBN:9787542677327

出版时间2022-1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标签: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比较文化学典范之作,讲述超越国境的汉字旅程,一本填补知识空白的汉文入门导读

日语为何混杂汉字?韩剧中为何出现汉文书简?汉文是超越时空的书写,正因如此,才能够成为东亚的共通语言。本书以汉文训读为线索,透过汉字,看到不一样的东亚世界。

★大家小书,京都大学教授、日本著名学者金文京亲自用中文重写

在日韩国人,专攻中国古典文学,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作者金文京从独特的东亚全局视角出发,试图重新建立汉字文化圈的坐标体系。中文版由作者本人翻译,且针对中文读者情况改写,并增补学界最新成果。

★角川学艺赏获奖作品,北大陈平原、清华刘晓峰、宋念申联袂推荐

跨越国界和领域,因为有语言和知识的界限,不是谁都能做到的。金文京先生的《汉文与东亚世界》轻松实现了这一跨越,提出了惊人的假说,堪称比较文化学的典范。……正是训读创造了东亚文化,这项研究正是规模宏大的比较文化论的成功范例。

——角川财团学艺赏评委、明治大学教授 鹿岛茂

本书详细介绍了从古到今在东亚汉字有过怎样复杂的读法。学习了这些有关汉字的知识,你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主张“东亚汉文文化圈”。这是一本借汉字读法审视东亚各国的语言观和世界观,进而审视东亚内部复杂性的好书。

——清华大学教授 刘晓峰

简明的题材和晓畅的语言背后,有着对历史、文化、国族、区域深切的关怀。借此所揭示的东亚世界的现代困境,更超越了话题本身。

——清华大学教授、《发现东亚》作者 宋念申

★“岩波新书精选”第12本,收官压轴之作。新经典·岩波新书精选:轻盈、优美、有深度

轻盈——小而紧凑,大多十万字左右,通俗易懂,节奏轻快

优美——题材广泛,可读性强,文笔优美,内容翔实

深度——对历史、时事做深度解读,引发思考

已出书目:《过劳时代》《格差社会》《京都》《江户时代》《日本的诞生》《日本的汉字》《日本的神话》《日本文化关键词》《逆说美国的民主》《近代朝鲜与日本》《古代中国的文明观》

◎ 内容简介

过去,尽管语言不同,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一言不发,仅凭一纸一笔,亦可通过汉文“笔谈”,传情达意、隽语妙言。如此奇景,只因东亚各国曾在历史上共享过相似文化,而汉字恰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精彩生发。因此,汉字文化圈背后的东亚世界实则各有千秋、复杂多元。

以训读解汉字,以汉文喻东亚。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的在日韩籍学者金文京,自古暨今,通过追溯汉文流变之历史、辨析各国汉文之异同,以训读为切入口,深度剖析了一个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东亚世界。

章节介绍

致中国读者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汉字、汉文在东亚
一、在日本车站买车票
二、东亚汉字文化圈的特征
三、汉字的读音——音读和训读
四、汉文的读法——训读
五、笔谈——世界上罕见的沟通方式
第二章 日本的汉文训读
一、日本训读的方法
二、汉字的训读(kun-yomi)
三、汉文训读和佛经汉译
四、训读的语言观及世界观
五、训读的演变
第三章 东亚的训读
一、朝鲜半岛的训读
二、朝鲜半岛训读的语言观及世界观
三、其他近邻民族的训读现象
四、中国的训读现象
第四章 书写汉文——东亚汉文的多种文体
一、东亚的汉文、汉诗
二、东亚各国语言的诗
三、东亚的变体汉文

网盘地址:

汉文与东亚世界Epub+Pdf

书友评论

  • Hakumo的评论

    中文版汉文训读领域的一本重要入门佳作。不过从「新书」改成一般历史科普书物难度很大,一开始作者还可以稍微用浅显的日常生活例子来辅助阅读,到了后面却依然回归到了日版的路子。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学、文献学或历史学的知识,读起来仍然很有困难。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二部分介绍何为训读时,中文横排和汉语(简体中文)字体或许反而会给初步学习和理解汉学训读的读者带来「障碍」。尽管内容上与日版相比,作者已经删改了很多,但要让汉文训读深入中国读者人心,路漫漫其修远兮。期待更多相关作品的出现和引进,让更多读者了解这一小众、冷门的研究领域。

  • 東山鹿溪的评论

    终于理解为啥中世人文化程度这么低了……

  • 老王不戴帽子了的评论

    有点失望,本来以为这本书讲的是汉文对整个东亚社会文化的影响,结果主要还是分析语言学技术上的问题,兴趣不是很大。而且还好会点韩语,如果没有一点日文韩文基础估计很难看得懂。

  • 老实喵的评论

    题目比内容大得过多,主要在从语言学层面分析日韩越三种文字是怎么与汉语相互作用,又衍生哪些文化层面的影响。主要通过大量案例比对着论证观点,如果对日语、韩语零基础的话,基本可以说不用看了……读完感到不大符合期待,本以为有些大技术在里头(额)。有意思的点也捕捉到一些,比如日本“本地垂迹”,试图借用印度等第三方文化来消解汉语文化影响,也许就能解释为什么yys里会有日本local神仙和印度佛教神仙齐飞。最后,这书好像是精装轻型纸。= = ~

  • HeliumTrois的评论

    听说过训读(两种意义上)和谚解但了解不多,看完这本书,对于东亚各国家如何使用(毋宁说“驯化”)汉字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实认真想想,罗马人创造了(虽不是原创)拉丁字母,现在被无数语言拿来使用,甚至包括汉语拼音,那汉字其实也是可以像拉丁字母那样有无限使用可能的
    当然,周边国家对于汉文化和中国的心态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 光之羊的评论

    作者举重若轻地把握了同样适用汉文的中、日、韩、越各国如何处理汉字作为written language和本国的spoken language之间的关系并将这一过程放回各国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分析和说明,足见作者对历史的敏感。基于这样的敏感,作者也破除了各类有关东亚文化和汉字文化圈同质化的宣传、迷思和盲信。即使日文版出版于2010年,在今天看来仍有现实的关照和意义。

  • 伊夏的评论

    和许多评论说的一样,确实有很多语言学专业的部分,但至少这样的书能让我们放下再放下一些奇怪的骄傲和自豪。“比起汉文,还不如说筷子才是东亚的最大公约数呢。”反过来说,大家用的语言并不是同一种了,我们需要正视这个,才能更深地理解他者。

  • 读史拼命三郎的评论

    日本学者提出了“汉字文化圈”的概念,而历史上东亚国家也确实存在这个以汉字为纽带的文化圈,但其实大部分我国人对此的理解都是肤浅片面的“同文同种”,而对我们的亚洲邻居的文化认知是远远不及邻居们对我们文化的认知的,此书很有价值就在于给普通国人补短板。金文京指出,汉字之所以能成为东亚历史上的通行文字,关键在于通过训读把汉字变成符合各自文化的独特语言习惯,才能广泛使用、阅读,而我们其实对此知之甚少,针对训读这种东亚(主要是日韩)独有的文化现象,此书则用了超过一半的篇幅分析训读的起源、原理、流变,从而让我们明白了汉字这种跨越语种可能性的根本原因。

  • 西野鱼竿的评论

    内容纯粹是“训读”与东亚世界…..不得不说作者学识确实渊博,比较的视角也着实令人惊叹。前面介绍汉文训读的举例简直太友好。虽然书里没注,但一些观点还是看到其他京大人文研学者的影响,比如吉川。作者谈朝鲜古代的仏经训读时,认为它可能影响到日本,且在高丽藏中发现有训读的痕迹,这就很有意思。很早之前翻『版經東漸』就感觉这批从对马岛渡日的版经相当重要,或许里面也有?我不知研究现状如何。

  • Amadeus的评论

    原来训读(字音的kunyomi和文章的kundoku)之「训」都是从「训诂」而来,分别相当于训释字义和串讲章句大意。第二三章分别讲日本和韩国汉文训读(kundoku)的历史,其产生受佛经翻译的启发,其衰落又与朱子学有关,又进一步与日韩对中国/印度/世界的看法相联系。第四章讨论学写汉文产生的变体,相比之下略显潦草,不过「岩波新书」系列中的「新书」也是变体汉文的一个例子。首尾似乎有意写得生动浅显,但主体部分还是比较学术的介绍,如果懂得日语或韩语大概才能理解得更清楚。

  • 听谯楼打九更的评论

    原来“学识何如观点书”这句话放在训读中依旧通用……这书称得上形简而神丰了。作者视野旷阔且对训读这一概念的处理非常灵活,著作不大的篇幅中囊括了很多新知。我原先很机械地把训读理解成“辅助汉文阅读的符号体系”,读完才逐渐意识到它的本质是理解外语的思维方式,成体系的训读可能已经衰退,但“无意识的训读”永远存在且会被每个二语习得者所调动。这个问题在没有现代语言学概念的时代非常复杂,基本就是各种语言体系中语音、文字、语法在口语、书面语两个系统中的反复拆开重组,包裹在各种思想体系中很容易变得混沌、神秘;借助现代语言学概念个要素间的关系就逐渐变得清晰、可解,也像一种有趣的思维游戏。通过训读现象对文学风格进行分析部分很微妙也很有启发,似乎借助训读的思维,可以更敏锐地感知不同地区汉文写作中有气质差异的部分。

  • 在山清泉水的评论

    这本书是比较文化学的典范之作。作者以“训读”为主脉络,通过分析东亚各国使用汉字汉文的不同情况,来探讨东亚各国不同的国家观和世界观。对于女性文字及女性文学的叙述和关注,也体现了作者做学问得细致。

  • Starry的评论

    第三方视角值得阅读

  • 消费主义小可爱的评论

    一个在日本的韩国人写的关于汉文的作品,而且好像还是作者亲自翻译(或者说改写)的,这种身份,让整本书跳出了那种“独特”的视角,让内容有了一种更高的视野——毕竟现在只有日本还有一部分的汉文的留存,剩下的都改成了表音文字,在这个角度上讲,真不如说是“筷子文化圈”,毕竟现在筷子反而是更大的公约数。同样,因为跳出了“独特”的视角,反而展示了汉文(更准确地说是汉字)的独特性以及适应性,“训读”让汉字在整个东亚世界成为通用文字。而全书则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训读”的起源与流变,同样还有很多种已经消亡的“训读”,相比之下,或许可以发现一种判断:当某一人群放弃训读直接接受汉语的时候,慢慢这群人就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汉语与汉字的这种分分合合,或许是另外一种不明说的事情吧。PS:会说韩语或者日语读起来更爽。

  • 苇间疯的评论

    超出预期的一本,推荐。下单时候并没有注意副标题,读了才知道是围绕「訓読み」(くんよみ)和「訓読」(くんどく)展开的,尤其是后者。将梵汉、梵日、汉日训读的起源、过程及影响梳理得相当清晰,结论也令人信服。

  • 云起风萧的评论

    日本版《大家小书》。虽然只有10万字,知识密度还是挺大的,作者功力深厚。并且通篇行文流畅,完全看不出是外国人写的,牛啊

  • 正字员外置的评论

    太精彩了,本来以为只是作者结合自身经验随便聊聊三国文化异同,结果这是一本从训读角度切入的日文韩文生成演变史,连汉文的变体也有涉及,对东亚文化圈和语言文字学感兴趣的朋友值得买来读一读。

  • 寒马的评论

    观点片面

  • 吃蛋挞的评论

    蛮好读的,揭示训读背后的语言观和世界观演变那部分大开大合,很有意思,颇有点“梵一变至于汉;汉一变至于和”

  • Welt的评论

    看这本书需要一点外语基础,语言学还是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