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与帝国
作者:[美]孟一衡
分类:文化
ISBN:9787545219326
出版时间:2022-9
出版社:光启书局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宋朝开启的森林时代”——以森林为视角的全新中国史
☆观点耳目一新,挑战伊懋可《大象的退却》、意义堪比彭慕兰《大分流》
☆历史地理学者文榕生、环境史学者梅雪芹、汉学家宋怡明推荐
◆ 内容简介
从蔡京改革到张居正“一条鞭法”,中国发生了一场贯穿宋元明的“森林革命”,千万根巨木,不仅营造出繁荣的木材市场,也缔造了东方海军神话。现代林业制度,原来起源于中国而不是西方?帝国兴衰与森林进退相生相伴,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 本书对这些问题的回应,足以挑战伊懋可《大象的退却》,意义堪比彭慕兰《大分流》。
章节介绍
中文版序言
序:大造林………………….保罗·S.萨特
致谢
命名规范
导论
森林、官僚体制和经济
樟与杉之乡
中国的木材时代
第一章 富足的终结
管理的富足
宋朝木材危机
官有林管理
私有林经营
未走的路
第二章 边界、税收与产权
边界调查
税务核算
森林登记的普及
林业与行政管理
第三章 猎户与寄居家族
边缘户口
乡村及其不满
白银经济
移植和移民
村民和寄居者
第四章 契约、股份和讼师
税收和产权
股权
土地和劳动关系的转变
木材法律
种植和森林生态群落
第五章 木与水(一):关税木材.
早期发展
调节种植经济
统一帝国,合并市场
从专制到通货膨胀
千年的市场监管
第六章 木与水(二):造船木材
宋金战争和宋朝水军的转型
蒙古人出海
神仙与宝船
16世纪的造船厂
森林与中国海权
第七章 北京的宫殿与帝国的终结
木材、贡品和强迫劳动
重返峡谷
木材巅峰
结论
失去的现代性
移民危机
走出森林之路
附录A:税收数据中的森林
附录B:关于史料的说明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小大的评论
不愧是哈佛才子,宋怡明的高足,有两把刷子
-
朱颐钊的评论
讲宋以后(主要是明清)的林业管理变迁。作为近年的环境史佳作,值得一读。核心观点大概是伴随着林业的「产业化」进程,林业管理制度与观念应运而生。在这方面,朝廷最感兴趣的,一是造宫殿,再是造船,除此之外,也就是在钞关收收关税而已。
-
霜闕〆的评论
有关木、林、森的政治与社会变迁
-
橐驼的评论
该书对话的对象是伊懋可《大象的退却》,针对伊懋可书中对中国古代环境史“大毁林”的叙事,本书提出了“大造林”的观点。本书从宋代以来木材危机及中国赋役制度变革背景下讨论南方民间木材经营的崛起,以及这一“森林革命”对“早期近代中国”的影响。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出彩之处是结合赋役制度变迁对民间造林兴起的讨论。至于本书的不足,那就是有不少论点是依靠二手文献建立起来的。但这也是许多海外中国研究的通病。
-
陈家乐的评论
对话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中国环境史并非用“大毁林”就可一言以蔽之,Miller用连贯的人工森林景观、森林管理以及国家财政政策的延续性变迁和地方模式的妥协与嫁接,去替代形成伊懋可的那个清晰简化的叙事。10世纪到16世纪的中国林业管理不仅是成功、前卫的,而且充满了无限可能。作者还论述了革命和森林的关联,和杜赞奇的论述有相似之处:革命发生在山沟里,也正是被剥削者被推上山、被剥夺资源,始于11世纪的那场森林危机的后果和这些没有话语权的人构成了革命的社会生态条件,一个标准的环境史互动论的写法。这本书给中国历史上的森林管理”沉冤昭雪“,作者给了我们质疑现代林业管理和寻找替代路径的宝贵资源,值得一读。
-
涉江的评论
生态、制度与历史。有些地方限于材料而未能展开,但整体真是清晰而精彩,蛮喜欢的。作者的许多视角都很独特,比如一条鞭法与私有林经营的关系、造船背后的木材材质与供应问题(河流的部分想起《编木拱桥》)、以及作者谈到国家通过税关而非森林本身来监管木材,因而在商品供应一极便出现了极其强大与多样的地方力量。
自己之前对森林的人工种植及木材本身的经济面向关注较少(之前主要考虑作物产出及景观营造…以及完全忽视了燃料,而从日常生活到砖/瓷烧制,这都是绕不开的)。 又想起在兴安岭的时候,路过一片火灾过后的森林,我感叹自然的脆弱,司机却说没什么好可惜的,这些都是近几十年新种植的,总会长出来,大家现在参观的那些林子也都是新的。我不知道当我们谈及“自然”时,究竟在谈些什么?(以及很好奇有没有人写过雕版印刷的木材使用… -
野地的评论
意外读到了客家人的源流:南宋丧失了原来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北方森林,只能依赖南方山林。朝廷将山林纳入地籍簿,以便征税。这意味着林木的私人产权得到承认,客观上刺激了种植杉木的投资行为,同时使得天然林被人工林大面积取代。十六世纪,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后,特别是一条鞭法实施后,原先以天然林维生的猎户和伐木工只能通过在人工林经济中出卖劳动力来支付税金。辗转南方山地的他们由此被称为客家人。有点遗憾的是行文有点啰嗦不够清晰。
-
予放Youf的评论
虽然作者关注的重点在“早期近代”(近世),但却能纵贯中国历史时期的森林法制/观念史,并且随时能够跳出『中国』的个例,在比较史的视野下审视传统中国林业制度发展的历史路径。本书对中国森林史把握确实比伊懋可、马立博的相关作品更为全面。
但从整体内容上来说,本书确实缺乏足够的原创性,很多话题已经是明清社会经济史和法制史的老生常谈了——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把它们放在“森林”与“造林”的大框架下,思考“造林革命”的过程中,国家与地方制度如何与造林这种行为相互协变。但是作者却并没有找到较为具体的材料来论证这种“协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更多地工作仅仅是提出了关系上的假设。
从使用的地方文献来看,本书几乎没有使用国内新出文献。 -
韧勉的评论
孟一衡的学术目的在于突破伊懋可《大象的退却》当中对中国宋元明三代森林一直在毁灭观点的驳斥,他认为自从北宋人觉察出气候变化之后就开始不断造林,故而11-16世纪是以造林为主的时代。不过本书的写作手法是以客观评述书写正文,所有的引文与原始史料全部融入注释之中,故而对于作者的各种推理与结论有些难以捉摸,不知其中是否存在史料误读、或者观点先行的问题。
-
ici的评论
本书要寻找的是中国森林政策的“现代性”。但是从正文来看,大部分讨论还是集中在制度演进和税务改革方面。尽管作者指出木材市场监管的长时段连续性,但围绕林业的各种制度似乎是比较随机的,且在实践上并不具有一贯的政策路径。各个时期对林业的管理主要出于军事、建造或财政等功能性需求,而并非针对森林本身。另外,西南山区木材供应的严重衰退也说明了保护性开源并非官僚系统的主要关切,而供应端的改革仅仅局限在东南几省的商业木材供应系统上,且几乎由民间力量自发完成。因此如果要说中国的森林管理是“早熟而奇特”的,在事实层面仅仅以南方几省的森林结构重组和木材供应来证明是否成立?这一时段的森林政策在多大程度上真正具有生态学意义?我还是有蛮多疑问的~
-
向银河开炮的评论
挺好的,很顺,翻译也不错
-
橘的评论
这么快就翻译出来了
-
情难枕的评论
还不错讲述了明清后面关于林业的管理
-
Alle_LQJD的评论
精彩的小品之作,清晰地梳理出了宋元以来森林资源是如何进入产权体系和政府管理的边界。由于树木生长的重资产、长周期特性,私人林业在明代又先于工商业而诞生了复杂精巧的股份制经济。在史书中最受关注的农桑经济体系之外打开了审视宋代以降中国货币经济萌芽和城市化发展的新视角。作为徽州人感触尤深。
-
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评论
以森林为视角的全新中国史确实是个新的知识点
-
大漠孤烟直的评论
有点意思,等我空了继续看。最近太忙啦!
-
金雨姜的评论
原书不错,翻译功力欠缺,有些读不顺。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政府对木材的需求并非一直以指令经济的形式,而且形成了一套市场体系,由此对植树产生动力,南方产生了造林行为。这与之前单一的环境破坏论是不同的。现在的落后情景并不代表历史上一直是失败的。
-
wolflotus的评论
书不错,读了个序和导论,有些地方翻译的太生硬,句子不够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