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诞生之日起,肖像艺术总是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逼真既是肖像创作的利器,也会招来骂名——摄影术出现后,肖像作品一度被贬低为缺乏创造性的模仿,并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
20世纪以来,毕加索、马蒂斯、弗朗西斯·培根、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等艺术家持续捍卫肖像艺术,或主动打破传统表现方式,或以更加实验的媒介,用肖像作品凝视他人与自我,探索性别、种族、身体的边界与可能。
在《肖像艺术》一书中,艺术史学者希勒·韦斯特对肖像艺术的历史进行了清晰而全面的概述,提供引人入胜的细节,并回答了诸多关键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肖像艺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肖像作品是如何表现他们的主题的,又是如何被解读的?肖像作品所牵涉的身份、现代性、性别等议题也在其文化和历史语境中被讨论。
作者简介:
希勒·韦斯特(Shearer West)
艺术史学者,在弗吉尼亚州威廉玛丽学院获得艺术史和英语学士学位, 并在圣安德鲁斯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曾任牛津大学人文系主任、英国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研究主任、伯明翰大学历史研究学院院长,2017年起担任诺丁汉大学校长。
她的著作包括《夏加尔》(Bison, 1990)、《演员的形象:加里克和肯 布尔时代的语言和视觉表现》(Pinter,1991)、《1890—1940年德国的视觉艺术》(Manchester UP, 2000)等。她还是《布卢姆斯伯里艺术指南》(布卢姆斯伯里,1996)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