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此书与历来之中国文学史迥然不同,写作时不是依课堂讲义方式写,而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意在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完善、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存在哪些问题,历代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兼摄其中,不依序介绍这个作家那个作家之生平及八卦,也不抄撮这篇佳作那篇佳作如马二先生湖上选文,为作者呈现了另一种文学史构架。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龚鹏程,江西吉安人,一九五六年生于台北市。
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南华大学校长、佛光大学校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世界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华武侠文学会会长、中华历史文学会会长、联合报主笔、艺术行政学会会长、自然医学学会会长、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少林禅武学会会长、南洋学会会长、龚立逑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台湾视障学会会长、中华易学研究院院士、东亚孔庙联谊会召集人、美国欧亚大学校长等。亦曾负责台湾两岸文教交流业务。
现任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国学中心顾问,有龚鹏程国学院等学术组织及活动,遍及各地。
有文史哲宗教艺术社会学等著作近百种,精博渊懿,为世所称。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章、教材改进奖、朱自清散文双年奖等。亦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书法展。
目录
· · · · · ·
自序
导论 文学史的研究
第1章 诗经的文籍化与诗篇的发展
失落的音符
诗乐并进
走自己道路的诗
第2章 楚辞的经典化与辞赋的发展
不歌而诵的辞令
士不遇的情感投射
文学传统建构的错觉
第3章 从言语侍从之臣到文章之士
投其所好的文字艺术
写作群体的扩张
文学意识的自觉
第4章 文学创作的自觉
文学创造的心理状况
对文学功能的认识
文学操作技艺的钻研
第5章 文学势力的扩大
经典的形成
文字主导的势力
乐府的诗化
第6章 文人阶层的形成
士人的分化
势力的消长
第7章 文学经验的开拓
风俗世相的创作形态
仕、隐、居、游
女性化的书写与旷观宇宙的世界观
第8章 文体意识的表现
文体流别的确立
文学的辨体活动
文体的审美要求
第9章 建安文学的新变
文人群体意识
发展中的渐变
建安体的表现特征
第10章 议论文的文学化
文论、才性论
论的价值
第11章 言辩为美的时代
新经子学
名理优长的社会
言辩的趣味
第12章 汉魏风骨的衰歇
慷慨以使气
忧世
第13章 巧言令色的社会
所谓名士
所谓巧言
所谓浪漫
第14章 缘情绮靡的诗篇
缛彩繁文
绮靡以述情
巧构形似
第15章 文学技艺的强化
文律
先辞采而后情理
文采斐然
第16章 东晋文风的变化
变动的时代
重申名教
抱朴
第17章 论议人生的诗文
以质校文
对生命的感怀
说理的倾向
第18章 中和之美的典范
人的发现
平淡的风格
第19章 山水游赏的类型
才子用世
文笔之辨
山水游赏
第20章 拟古而生的创造
用典
拟古
变乐
第21章 南朝文风的基调
民歌
乐府曲谣故事化
隶事之风
第22章 发现声音的奥秘
分体论文
四声八体
格律之美
第23章 永明文学的风貌
文学超越经学
“约句”、“准篇”
第24章 《文心雕龙》的理论
仿经学条例以作论
美的客观论
体现宋齐文学情境
第25章 诗人社会的建构
评诗之法
艺术风格的独立
文学权威的形成
第26章 新旧文体的交锋
各具其美善
文体之争
学者之文对文人之文
第27章 主写女人的宫体
萧梁父子
脱离讽喻寄托
声色大开
第28章 《文选》与《玉台新咏》
文学选集
文学性的标准
女性文学专集
第29章 南北文风的分合
亡国之音,哀以思
南风北渐
文化政策
第30章 佛道教的新资源
道教新思潮
汉译佛经之文体
第31章 对文与赋的补叙
排偶以供喻说
潜气内转
齐梁最好的文字
第32章 对说与唱的补叙
言语之美
小说与清谈
市井趣味
第33章 隋唐文学的论述
政治与文学
诗必盛唐?
文化意义上的盛唐
第34章 一格律的发展
诗的壁垒
诗体诗法
立意为宗
第35章 风格的演变
唐人选诗
文学史意识
变古的声音
第36章 尾音与新声
文质调和
文人身份改变
诗体形成
第37章 文学的社会
受认可的价值
作品的流布
第38章 宫廷文学的黄昏
帝国书写
龙朔文风
消逝的侍从喧声
第39章 开天诗坛的面貌
标签化的盛唐
王维、岑参、孟浩然、李白
第40章 俱怀逸兴壮思飞
宏丽与绮靡
新时序的因素
第41章 安史乱后的景观
英雄气弱
比兴风雅
意兴
第42章 杜甫诗及其问题
议论的趣味
重“赋”的表达方式
诗史互证
第43章 元和体及其问题
诗人主客图
风格之竞争
古今诗运关键
第44章 文儒的古文运动
文儒自居
重义理、尊六经、言圣道
道文不二
第45章 韩愈诗及其问题
诗文辨体
风格源流
一祖三宗
第46章 义山诗及其问题
代言叙述传统
戏剧性的演出
文学之本质
第47章 温庭筠及其问题
词本艳科?
词的本相
词的文学
第48章 晚唐诗及其问题
反晚唐观点
诗学晚唐
以文为戏
第49章 被遮蔽的骈文史
遮蔽扭曲的诠释
骈文与古文
约六经之旨以成文
第50章 被扭曲的说唱史
通俗说唱
传奇与六朝小说
历史叙述之传统
第51章 句图与格例
格法之学
句意关系
言意之辨
第52章 文学的崇拜
僧徒文士化
宗教性崇拜
文学的社会
第53章 诗客曲子词
拟代创作
美人心事
第54章 伤春的情怀
女声代言
舞女唱叹
博奥之美
第55章 平淡的滋味
上追诗骚
一切皆诗
第56章 志道的追求
平淡造理
中和美学
人文化成
第57章 典范的塑造
型塑典范
以《诗》统《骚》
第58章 诗教的精神
道尊于势
士人典范
第59章 文士的风采
文与道俱的新文人
文艺联结
第60章 文雅的趋向
化俗为雅
诗化之趋势
审音辨律
第61章 文体的规范
体裁分辨
当行本色
工力与妙悟
第62章 风格的建立
古今体制之变
五律七律之争
无意浑成之境
第63章 江西宗派诗
江西诗社宗派图
用功在内不在外
第64章 文道的分合
复古尊唐之风
诗与道渐分
第65章 诗词的分合
词本艳科说
词法即诗法
第66章 骈散的分合
文道双彰
体兼骈散
第67章 经文的分合
经典的文学性
托古改制
第68章 艺文的分合
文主乐从
言说艺术
第69章 新文坛的形成
辽金汉化
南北综益
第70章 新风格的出现
遗民作家
道释作家
第71章 元文学之面貌
诗趋唐调
文人结社
第72章 明初的承与变
诗文的典范
盛唐的概念
第73章 明文学之主干
明代绝艺
代圣立言
第74章 分裂中的文坛
文道渐分
古诗声调
第75章 文章评点之盛
抹笔、圈点
评点、文话、体则文格
第76章 复古论法之风
拟议成变
才与情
第77章 明人的元杂剧
南北曲争霸
原本为标榜
第78章 古史的通俗化
通俗推广的史述
以史为鉴的教化
第79章 稗史传统复兴
文士炫才
出版情境
第80章 文人才子的表现
才子佳人
审美偏执
第81章 化民成俗
全面文人化
历史性的道德判断
第82章 转俗为雅
名教之利器
文雅的世界
第83章 审美观照
杂
隔
第84章 文人结社
话语霸权
党社之争
第85章 清初的风气
历史断裂观
文人意识之沿续
第86章 天下之兴亡
隐逸传统
时代哀感
经世思想
第87章 历史之意识
文人山林气
文学史意识勃发
第88章 博学的趋向
博学于文
“士”的变化
第89章 谐俗的气息
世俗化的文人
文学的世俗化
第90章 文字的技艺
文人娱乐
创作旺盛
第91章 文学的观点
聊斋志异
四库提要
第92章 文风与学风
合经
通史
主文
第93章 情性的生命
才情
性情
狭邪文学
第94章 儿女
《红楼梦》与“红学”
历史或文学
情书或悟书
刚性或柔性
第95章 英雄
侠义小说的系统
推崇侠客的时代
第96章 人心
世道人心的关怀
戏曲与宗教
第97章世变
文学化的消融
游士
第98章 复古
本乎心、本乎经、本乎古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第99章 通俗
传播差异
以文为戏
第100章 革命
文学史框架
中国文学之消亡
历史中的审美活动
后记
出版后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