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时代的名号变迁与政权转型Epub+Pdf

北魏时代的名号变迁与政权转型

作者:郭硕

分类:文化

ISBN:9787101165722

出版时间2024-3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标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北魏一朝对名号这种政治符号的利用与反馈为中心,讨论了北魏一朝诸多别具特色的名号,深入发掘了名号背后的历史信息及政治文化。这些名号主要包括代国时期的代王号、单于号、可汗号等代表着不同制度的名号,北魏早期道教、谶纬等带有神秘色彩的名号,孝文帝时代华风浓郁的名号,北魏时代的外戚、女主与权臣所使用的特殊名号,以及南北互动中所使用的各类名号等。书稿广泛利用各种史料,对史事进行深入考辨,澄清了学界许多争论已久的重要问题。书稿对名号所涉政治与社会语境之分析研读,构建了一种以讨论政治理想的表达与权力关系的宣示来揭示北朝国家转型的研究理路,为拓展中古史的研究空间提供了可能。

章节介绍

序 ………………………………………………………………………景蜀慧 1
绪 论 ……………………………………………………………………………1
一、名号与名号系统及其在北魏时代的意义…………………………………1
二、学术史回顾…………………………………………………………………6
第一章 “代”“魏”诸号与拓跋政权的名号整合 …………………………16
第一节 “代”国号与“代人”称号之渊源……………………………………16
一、“代王”诸号的封授与“代”地域观念的萌发…………………………18
二、拓跋氏废弃“代王”称号史事索隐………………………………………23
三、“上洛公”背后的拓跋氏臣服石赵史事与《魏书》的隐讳……………31
四、什翼犍恢复“代王”号的史事与拓跋氏早期史料的辨析………………34
本节小结……………………………………………………………………38
第二节 鲜卑、匈奴等北族名号与“代王”号的整合…………………………38
一、魏晋之际朝贡送质关系背景下的鲜卑系名号…………………………39
二、拓跋氏援晋与单于等匈奴名号的引入…………………………………43
三、北族与华夏名号混融背后的文化融合…………………………………48
本节小结……………………………………………………………………55
第三节 “魏者大名”:“代”“魏”兼行之意义………………………………56
一、后燕、西燕对立的政治格局与“魏”国号的产生………………………57
二、“魏”与“代都”:国号与国都之关系……………………………………64
三、“魏”者大名:魏国号的政治与社会意义………………………………70
本节小结……………………………………………………………………79
第二章 北魏立国之初的名号体系与政权的巩固…………………………81
第一节 祖先、德运与天命:伴随拓跋珪称帝的名号体系…………………81
一、北魏“黄帝后”与“土德说”的建构……………………………………82
二、“黄帝后”与“土德说”的学术渊源脉络………………………………88
本节小结……………………………………………………………………95
第二节 “真人”号与道武帝的“好黄老”……………………………………96
一、“真人”号与道武帝神异形象的塑造……………………………………96
二、“好黄老”与“讲《汉书》”:道武帝对华夏治术的接受…………………104
三、道武帝以华夏治术巩固皇权的得失……………………………………111
本节小结……………………………………………………………………118
第三节 “道武”谥号与北魏皇位继承问题的解决…………………………119
一、“尊母不尊父”与明元帝即位之初的皇权危机…………………………120
二、“孝诚之至,通于神明”与明元帝的皇权之路…………………………126
三、“纯孝之心”或是“南面之术”?“道武”谥号的意义…………………132
本节小结……………………………………………………………………140
第三章 “太平”“天师”等道教名号与崔浩的政治理想 …………………142
第一节 太武帝“太平”诸号始末……………………………………………143
一、泰常七年封王的争议与“太平王”之号…………………………………143
二、崔浩与“太平”之号的确立………………………………………………149
三、寇谦之对“真君”号的创制………………………………………………154
四、符箓、石文与“太平”号的传承问题……………………………………162
本节小结……………………………………………………………………166
第二节 从“究览天人”到“人神接对”:“天师”号之政治涵义……………167
一、“天师”与“真君”的地位:从《释老志》的记载说起…………………168
二、“究览天人”与“敬畏天命”:“天师”得势的信仰基础…………………172
三、由人到神的张良:崔浩师事寇谦之的因由……………………………179
四、“究览天人”与“人神接对”:崔寇合作与太武朝政治…………………187
本节小结……………………………………………………………………195
第三节 “太平”“天师”号与政治文化变迁…………………………………196
一、“太平”理想的内容:“偃武修文”………………………………………196
二、“道教”与“儒教”:崔寇“文教”之纲领………………………………203
三、以“师”行教:崔浩“文教”理想之行事…………………………………209
本节小结……………………………………………………………………216
第四章 孝文帝改制名号与北魏国家转型…………………………………217
第一节 庙号改制与孝文帝对北魏诸帝的历史定位………………………217
一、庙制改革前七庙归属的争议及其检讨…………………………………218
二、显祖入庙与庙制改革的政治背景………………………………………224
三、“太祖”的重新确定及其意义……………………………………………231
四、孝文帝预留“高祖”庙号的政治用意……………………………………237
本节小结……………………………………………………………………245
第二节 北魏“水德”说与十六国北魏历史之清理…………………………246
一、“古典”与“旧事”:太和年间的历史课题………………………………247
二、“以水承金”与对十六国史的清理………………………………………252
三、祖先建构与“水德”说对“土德”说的整合……………………………257
四、北魏“水德”说的现实意义………………………………………………264
本节小结……………………………………………………………………268
第三节 洛阳“中京”称号与孝文帝的政治理想……………………………269
一、“光宅土中”:“中京”称号的涵义………………………………………270
二、“边裔”与“土中”:洛阳的地位与孝文帝的选择………………………274
三、“天下之中”与“迁都改邑”:洛阳土中说的典据………………………279
四、“中朝”与“中原”:江左政权的汉晋洛阳记忆…………………………284
五、“居中得正”与“稽古复礼”:洛阳新都象征意义的建构………………289
本节小结……………………………………………………………………293
第五章 外戚、女主、权臣名号与北魏后期的政治文化 …………………294
第一节 制造外戚:高肇专权与高丽高氏的中原之路………………………294
一、没有太后的外戚:“子贵母死”制度背后的高丽高氏…………………295
二、“追思舅氏”:宣武帝亲政政争中开始的高肇政治生涯………………300
三、《嵩显寺碑》的秘密:高肇联宗勃海高氏的因由………………………305
四、士族社会的接纳与反馈:高肇身后的争议及其家族…………………310
本节小结……………………………………………………………………315
第二节 从“非礼”到“越礼”:北魏的太后名号与文化调适………………316
一、从“保太后”到“皇太后”:太后尊号“非礼”的来历…………………316
二、不从夫谥与别葬方山:“文成文明皇后”谥号的形成…………………326
三、“称诏”与“太上”:胡太后听政时代的名号与文化调适………………335
本节小结……………………………………………………………………344
第三节 “天柱”与“伊霍”:尔朱荣评价之争与正统竞逐…………………345
一、从“柱国”到“天柱”:尔朱荣评价之争的名号渊源……………………345
二、尔朱荣的功过论与高欢集团的态度……………………………………350
三、北魏孝武帝和宇文泰的尔朱荣评价及“柱国”诸号的新用……………354
四、附论:隋唐以后《魏书·尔朱荣传》争议的背景和影响………………359
本节小结……………………………………………………………………363
第六章 名号背后的政权竞争与华夷观念转型……………………………365
第一节 从“索头”到“魏虏”:南朝对拓跋氏称谓的变化…………………365
一、“索头”称号缘由的争议概说……………………………………………366
二、“索头”本为不含贬义的部落名…………………………………………370
三、族称与贬称的组合:南朝史书对音译名号的“再解释”………………374
四、从“索虏”到“魏虏”:北魏称谓由种族到国号的变化…………………379
五、南朝君臣眼中的北魏洛阳与南北胡汉区隔的消弭……………………384
本节小结……………………………………………………………………387
第二节 寄寓北魏的南朝国号:正统之争的另一面…………………………388
一、“存立司马,诛除刘族”与“故晋”之号…………………………………388
二、刘昶与“宋王”之号………………………………………………………397
三、萧宝夤“齐王”始末………………………………………………………401
四、萧正德与萧赞:北魏态度的变化………………………………………407
五、从元翼“咸阳王”到元颢“魏主”:梁武帝的故技重施…………………411
本节小结……………………………………………………………………418
第三节 “岛夷”称号与北朝华夷观的变迁…………………………………419
一、夷夏与正闰:《魏书》“岛夷”号的使用及其内涵………………………420
二、“江南”与“僭伪”:北魏对南朝的称谓与正闰之分……………………424
三、侯景之乱与魏齐禅代:“岛夷”名号产生的政治背景…………………428
四、“僭伪”与“四夷”之间:“岛夷”号与北朝华夷观念的变迁……………432
本节小结……………………………………………………………………436
结 语 …………………………………………………………………………438
一、名号之创制与北魏政权之建构…………………………………………438
二、从“代魏结合”到“居中得正”…………………………………………441
三、北魏各类名号背后的观念转型与社会重构……………………………443
四、南北互动下的名号与北魏国家的成长…………………………………446
五、北魏名号系统的“变”与作为“隋唐渊源”的北魏王朝………………448
参考文献 ………………………………………………………………………451
后 记 …………………………………………………………………………475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地摊文学创作者的评论

    读本书时,我感觉郭老师在写作时总是不停地追问,在不停地追问和细密的考证中,前人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也得到了填补。在研究史的回顾上,郭老师能将大量前人的研究史穿插进论证中,调动不同类型的大量史料,展现了立体的北魏政治史。全文将北魏的历史通过“名号”的变迁串联起来,太巧妙。与部分学者直接将博士论文出版(或将发表的论文集结出版)不同,本书增补了太多郭老师和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仅看学位论文或已发表的知网论文是完全不够的。

  • 隐清的评论

    推进北魏史研究的大作,将史实考证、历史书写、礼制-思想史的方法结合起来的一部高水平北魏政治文化论著。围绕名号展开的三条线索:从代国到大魏,有涉“代”、“魏”、“中京”三个地域的国号、王号、迁都背后的政治文化;道武帝、太武帝朝“真人”、“太平”、“天师”等道教名号,孝文帝朝庙号改制和从“土德”到“水德”说的德运建构,以及女主、权臣名号所反映的政治文化;南北政权之称谓“索头”、“魏虏”、“岛夷”、及各自扶植对方投诚宗室势力背后的正统竞争和北朝华夷观的变迁。元魏皇帝多雄杰却短命,北朝士族如履薄冰却尽心竭力,从代至洛,称雄中原百年,孕育隋唐,树立了一个不废武而修文德,由夷变华的典范王朝。

  • 新博士生17的评论

    郭老师的著作最大的特色是以小见大,通过对名号、文化符号、五德终始、历史书写、历史人物评价等具体而微问题的考察,将对北朝史的研究提升到了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三者结合的高度。非常棒的一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

  • 林中静树的评论

    “名号”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以小见大的角度。不过要做得像这本书这样出色,则需要对“古典”与“今典”足够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