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耳朵”音乐丛书即是“专业”和“业余”统含的良好征兆。
“新耳朵”音乐丛书的作者中,既有音乐院校的专业教师和行内人,也有因爱好古典音乐而舞文弄墨的爱乐者和媒体人。他们富有朝气和好奇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网络时代如鱼得水,总能给读者提供新鲜和有益的讯息和资讯。
“新耳朵”音乐丛书的文字或是现场乐评,或是唱片品鉴,或是人物评介,或是乐曲赏析,它们也许性格不一,风格迥异,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发源——那就是对古典音乐的真诚挚爱。也正是这种挚爱,打消了专业与业余的区隔,也消融了学院与社会的分离。毕竟,我们是因为挚爱音乐而获得愉悦,也由于音乐而更加热爱世界和生命。
作者简介
· · · · · ·
詹湛,1985年生,上海人。
唱片客,德语专业本科毕业,翻译、校译多本德语小说及儿童绘本,兼为数家杂志、报纸撰写音乐评论,时而涉及美术及摄影领域,担任过《上海演艺》杂志编辑。
学习的并不是音乐专业,而撰写音乐评论的事,全然缘自多年前许多个巧合的重合。记得福柯谈到当代音乐时曾说,它偏离了正轨,因为其复杂程度已经到了不可接近的地步——是不是因为技巧的发展,倒使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另一方面,音乐对技术的进步之高度敏感,所产生的依赖性比其他艺术门类又要大得多。多尴尬。
所以我念想中的音乐评论,似乎应该是一座起到穿线缝衣作用的“桥”,而不是在无数堵已经有的“墙”之外再加上一堵“墙”,此小小志向与诸君共勉。
目录
· · · · · ·
1 虞山配广陵,仲夏听吴琴
2 救亡明志、清凉之歌
3 闲时几棵杏树,霭来些许人家
——听吴兆基先生的《吴门琴韵》
4 “空”的当代化
5 四把琴上的受难曲
——海顿《临终七言》及版本辨析
6 绳正于古,清光奕然一片
——霍格伍德版《弥赛亚》简评
7 于“指尖操练”间寻觅妙境
——小议巴赫《二、三声部创意曲》的几个版本
8 父与子
9 往者应忆,斯音可追
——记Pearl公司《克拉拉·舒曼的女弟子》
10 里赫特的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
11 美在不怒自威时
——科罗廖夫的贝多芬奏鸣曲
12 与歌唱家并肩而行
13 顾盼生姿,灵光流泻
14 不是禁忌,是乐趣
——谈谈妙趣横生的键盘改编曲
15 这个巴赫,山川震眩
——听金兹伯格
16 既有金奖加身,也为圣桑正名
17 两架琴上的迪阿贝利
18 这是我最爱的舒伯特
——说说小曲子“D915”吧
19 莫拉维茨会出大合集吗?
20 碧璞无多饰
——阿玛迪斯组合的莫扎特弦乐五重奏
21 另一世界的能量模式
——评Decca公司的布洛赫弦乐四重奏历史录音
22 四个版本,四帖好药
——小议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录音
23 最后的肖像画
——评托特利埃在VAI公司的巴赫现场DVD
24 神思缱绻总挂怀
——阿尔弗雷德,戴勒在EMI的歌曲录音
25 回温巴洛克的气息
26 半个多世纪的歌者群像
——简评EMI公司套装《歌唱的录音》
27 挣扎与梦想
——两支小国交响乐团的故事
28 是音乐纪录片,还是电影形式的音乐?
29 小小“移动管风琴”的精神家园
30 盈然春至,碎笛声润
31 壮马拉轻车,风火燎云天
——小评罗马尼亚指挥家乔治内斯库指挥贝多芬交响曲全集
32 金子般宝贵的柔板
——评格吉耶夫的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
33 本回忆录,半本音乐史
34 大作家笔下的音乐世界
35 避繁就简,季景交迭
36 不起眼的小古怪
37 秘术师的手指瑜伽
——泽哈迈尔演奏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
38 把琴里流出光
39 圆融契阔,还是洗净铅华?
——小提琴家敏茨的巴赫
40 破金裂帛,壮美如斯
——再论米尔斯坦的最后音乐会
41 乐史遗迹博物馆
42 黑夜里的悲伤歌者
一一小记戈比尔蒂希的唱片《克拉科夫犹太区笔记本》
43 田野录音的楷模
KinkGong厂牌的《新疆哈萨克族冬不拉》及其他
44 风景之外,总有别样风景
45 乐器、散唱与多维度的历史
——从萨瓦尔的音乐会说到地中海文明
46 不去定义什么是音乐
47 奥德赛
——归乡路上的艺术
48 歌剧宝库寻访记
——意大利乐谱出版社Ricordi小探
49 家族企业的优势
——探访德国斯图加特的Carus出版社
50 孤者自语,寓言醒人
——普菲茨纳歌剧《帕莱斯特里那》
51 像话剧、像电影,又像一场梦
52 凿痕与留白
53 未曾深夜恸哭,不足以语人生
ECM的西尔维斯特洛夫作品
54 永在逆旅
——说说斯蒂芬,米库斯2015年秋季的新碟《Nomad Songs》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