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
作者:[法] 米歇尔·维勒贝克
分类:小说
ISBN:9787532794928
出版时间:2024-7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 全新修订译本
★ 十一月文学奖获奖作品,法国销量超100万本
★《基本粒子》是加了百忧解的《美丽新世界》。——《读书》杂志
人类,只是宇宙粒子的随机排列组合。
布吕诺和米歇尔是对同母异父的兄弟,性格截然不同,又互为映照。布吕诺浪漫,成了语文老师;米歇尔理性, 成了生物 学家。布吕诺是个生活实践家,在吃喝玩乐、更换女友的过程中寻求生命的意义;米歇尔拒绝了青梅竹马的示爱,比起稍纵即逝的欲望,他更愿意投身神圣的科学研究。在人生路的某个节点,他们都曾无限接近幸福又失之交臂。
布吕诺和米歇尔互相纠缠的命运,构成了人类生存图景的DNA双螺旋结构。而在不远的将来,得益于米歇尔的研究成果,人类通过无性繁殖实现了永生,摆脱了生而为人的七情六欲……
***
我喜欢维勒贝克是因为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有于具体中发现普遍,揭露并推断其内在潜能的天赋。
——思想家齐格蒙·鲍曼
章节介绍
序章
第一部分:失去的王国
第二部分:不寻常的时刻
第三部分:情感无限
尾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渡边的评论
完蛋,再一次被维勒贝克折服,比《血清素》还要好。本书写于1998年,站在千禧年这个合适的节点,维勒贝克回顾六七八十时代,总结清算那些年人类的“绝对自由主义”究竟带来了什么。双线双男主叙事,一边照例是无法无天的“性解放”叙事,布吕诺的一生基本就是鸡鸡上长了个人;另一边则是超脱世俗一心向科学的米歇尔,这种极度反差和《血清素》里的“性与农业”如出一辙。最迷人的仍然是他的叙调,冷调,超脱,清晰,准确,像一个非人的生命体在掌握了终极真相之后,冷眼旁观可怜的人类在卑微的虚无命运中盲目乱撞。结尾突然科幻起来,时间往前迅速飞跃,看到最后一页哑然失笑,这大概是维勒贝克对人类未来给出的“百忧解”吧,这个结局让人笑后又想叹息。
-
Arcadia.的评论
百感交集,一部祖与占似的美丽新世界大背景下悲伤孤独的普鲁斯特式绵长的人的历史小说。人与人的纠缠更扩宽了本书的空间感和历史感,让阅读血清素时个人主义的狭小逼仄感不再存在,取而代之上升到了人类的共性问题。性爱,脱氧核糖核酸,宗教,长生不死都无法改变人生的虚无,爱欲纠葛也不能避免最后通向悲剧,一部当代法国存在主义的生活注解。
-
mmmg的评论
初版于1998!
-
Eva的评论
“生活本身起着破坏作用,慢慢削弱细胞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同母异父的布吕诺与米歇尔,读同个学校却未知对方。母亲雅妮娜设法让他们知道彼此存在。她的结婚生子以及出轨,跟爱不大有关,与欲望紧相连。布吕诺六年级时被高年级男孩欺凌,让他在往后苦苦追求情欲宣泄以及几近无望的真爱。智力超群的米歇尔有交往甚密的安娜贝尔,却投身科学研究。兄弟俩曾无限接近独属自己的幸福,结果依旧不可触及。不能否认原生家庭带给兄弟俩的负面影响(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小小年纪经历监护人的离世)。他们直到母亲濒死才见上最后(第二)一面。究其原因是当时社会对待性(解放)、爱(表达)还有情感维系观念的不一致,使得更多类似兄弟俩人生经历的人走向衰弱变坏与消亡。米歇尔(维勒贝克)提出的无性繁殖理论绝对超前。人类力图创造条件实现自我超越与更替。
-
威尼斯男人的评论
《基本粒子》的故事跨越了法国20世纪60到90年代的性解放时期,通过同母异父的两兄弟——米歇尔·杰任斯基和布吕诺·杰任斯基的成长经历和悲剧性结局,展现了性解放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矛盾。米歇尔是一位研究动物克隆的生物学家,他理性而冷漠,致力于通过科学手段改变人类的繁衍模式,以实现爱与性的分离,从而带来安宁与幸福。而布吕诺则是一个追求性解放的文学教师,他渴望爱却不懂爱,在爱与欲的迷惘中挣扎,最终也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
池袋西口公园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觉得,是只有法国人才能写得出来,十分黄暴、先锋、迷乱、空无。
书中有一段描写去乡下度假,黎明下起不大不小的雨,米歇尔躺在帐篷里等天亮,他觉得他的一生就像在帐篷中听雨,永远与人世隔着一层不远不近的空间,这段文字隔着书页抚摸到了我的内心。 -
眸宿斜阳的评论
阅读维勒贝克,开篇缓慢、沉静,中间会有愤怒,然后渐入佳境,落泪。在维勒贝克笔下,人从快乐(感官的、审美的、理智的)中跌落,面对肉体的衰落而遁入虚无。人不需要存在,维勒贝克似乎是这样认为的。
-
白云千载的评论
这整个故事实际上是一部文明衰落的历史,在这个时代,出现了新的无性恋和不朽的人类物种,米歇尔对遗传密码的研究最终导致了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永生。然而,这真的是人类所需要的吗?值得我们每个读者思考。
-
k1973的评论
“外部的世界有其自身规律,这些规律无人道可言。”
-
豆包子豆儿呢的评论
这也不完全是人类的过错,毕竟,我们生活在一个艰难的世道,一个充满竞争、斗争、虚荣和暴力的世道,而且另一方面,我们真的有在做努力企图改变这个世道,让这世道更好一些吗?大概有人努力过,但还不足够……
-
Sarah的评论
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平淡而阴郁的生活,后半段读起来实在是持续不快。这里面出现的每个人都不像个人,可以说是蝼蚁,在韦勒贝克的注视下下玩耍嬉戏,行为连动物都不如,就是物理粒子。布鲁诺永远得不到满足,米歇尔则是完全冷漠,属于性的两个极端,当作一本社会学研究来读可能更顺畅,跨越了多个时代,将所有生态和嬉皮士、撒旦教徒什么的都放在一起。
他自己臆想了一个荒唐的美丽新世界,通过克隆可以摆脱性负担的新人类怎么可能实现,他只是想要嘲讽世界,那些所谓的运动、自由没什么鸟用,都是虚无。
-
陈潇的评论
丧丧的维勒贝克好喜欢,脑洞极大,文字极冷峻,大段大段的性爱描写只是幌子,解构社会关系的短短几句箴言才是狠药“人的一生是一连串不间断的谎言”“最初的条件已经确定,最初的相互作用参数也已经设定,事件就会在祛魅的真空空间演变;全都是注定的,已经发生的事情就改发生。”
-
萧瑟的评论
熟悉的虚无主义。兼具物理公式的枯燥和性欲表达后的阅读阳痿。
-
李星锐的评论
空虚,麻木,茫然,维勒贝克的世界显然是完全的后现代世界,一对兄弟俩,一个选择本能刺激,一个选择知识科学,但它们都是与个人幸福没有任何相关的选择。 结尾涉及到幸福和爱情话题时,还是不可避免地变得诗意和温情,果然是早期作品啊哈哈
-
Κρήτη的评论
“只要对人类进行稍微透彻一点的研究,就一定会注意到这类现象。历史上存在过这样一些人。一些终生劳碌的人,一些仅仅凭忠诚和爱心拼命苦干的人。他们就凭着这份忠诚和爱心,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献给了他人,而自己丝毫不感到是在做出自我牺牲;实际上他们所考虑的生活方式,就是如何凭忠诚和爱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他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一般都是女人。”
-
Unterkunft的评论
很有时代和地域特色,套着少儿不宜的外套在问很深沉的问题啊
-
Bonbon和猫的评论
我很受震撼,在各种层面上。等过几天慢慢理解消化一下再来写评论。
-
寂寞沙洲冷的评论
书中的人物关系都与性和欲望高度结合,爱的成分寥寥无几,导致这样惨淡的结局,可能也是一种对性解放的反思与人类关系的解构。
-
–的评论
目前观感最神奇的一本书
-
攸川的评论
不太美的直男意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