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变Epub+Pdf

古今之变

作者:李礼

分类:文化

ISBN:9787557101176

出版时间2024-3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今天的中国比一百多年前进步了多少?

◉汇集葛兆光、张鸣、赵鼎新、许宏、罗新等17位重要历史学者

饱含关怀与忧思,启发所有关心中国未来的人

◉回首过去,思忖当下,

“古今之变”是对再造国家甚至自身“文明”的一种思考。

内容提要:

今天,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已不复古典之貌,但“现代中国”就是中国当下的模样吗?古典中国如何演化为现代中国?中国进入“现代”会遵循一种通用的演化路径,还是会变成一个相当特殊的例外?如果是例外,它又是如何发生的,它是否不可避免?

围绕上述疑问与困惑,作者与十七位中外历史学者探讨了晚清以来的“现代”之路,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重新审视“古今之变”,思考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这些话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反复讨论,本书也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在充斥着悖论和扭曲的时代,在沉重历史包袱和美丽新世界的缠绕下,这些饱含关怀与忧思的访谈必将启发人们越过光怪陆离的表象,抵达更真实的历史与现实。

名家推荐:

比起正儿八经的学术论著,面对面的访谈更有意思。我向来认为,访谈的关键未必是回答问题的受访人,而往往是提出问题的采访人。好的采访人提出好问题,才能刺激或者逼出好答案。李礼试图通过“古今之变”来探究“现代中国的困惑”,并让人们从这些回答中,看到近年来这些历史学者内心的关怀和焦虑。

—— 葛兆光

一个史学大家,写得一手好文章不难,难的是谈出一串大见识。本书所采访的诸位中外名家,话题纵横上下千年,视野跨越东西南北,承多家史学之传统,领一个时代之风骚。每一篇读毕,都会让你反复回味,掩卷三思。你会相信,大学问是做出来的,也是谈出来的。

——许纪霖

编辑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许纪霖诚意推荐!

◎聚焦近现代中国转型之路,汇集17位中外重要历史学家的深切思考。

◎《东方历史评论》《历史学人》执行主编李礼对话17位著名历史学家(按目录顺序):许宏、赵鼎新、许纪霖、佐藤慎一、杨奎松、谢泳、狭间直树、张鸣、黄克武、高全喜、施耐德、罗新、卢汉超、章清、马勇、梁治平、葛兆光。

◎本书访谈的学者不只限于历史学家,也包括考古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但话题集中于百年以前的晚清近代史:中国与西方,救亡与启蒙,问题与主义,激进与保守,传统与现代,宪政架构与党国体制,戊戌变法,太平天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北洋军阀……共同构成所谓“古今之变”的主题,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历史评价,思考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洞见频出,警语不断。

◎关于“现代中国”的种种困惑和疑问,本书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也许我们唯一可确定的是,这些话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反复讨论,而这个时代的人也注定要背负不安,怀揣忧思,忐忑前行。但多位学者的不同视角和立场必将启发人们越过光怪陆离的表象,激发我们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层思考。

◎访谈不似正襟危坐的学术论著,其妙处在于不设门槛,能于问答之间轻松自然地呈现观点与态度,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长。

章节介绍

自序
第一章 许宏| 中国“文明”从没有自外于世界
一 民族主义与现代考古学的舶来
二 跳出中国看中国
三 “中国文明”的特征
四 对宗教信仰、中央集权的一些历史感受
五 从古到今,中国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存在
六 中国考古学的转型
第二章 赵鼎新| “儒法国家”的形成
一 诸子百家与同期西方思想家的差别
二 只争输赢,不讲道德:战争打出“法家”
三 “儒家社会”的形成和瓦解
四 从社会学考察历史:发展不等于进步
第三章 许纪霖| 我们依然处在古代中国的延长线上
一 中国和现代有一种紧张关系
二 “新天下主义”针对的是中国特殊论
三 我是一个现代的爱好者
四 中国“再嵌化”的困难
五 红舞鞋一旦穿上不会停下来
六 化约主义是一种最懒惰的思想方式
第四章 佐藤慎一| 转换世界图景的清末启蒙者
一 站在中国与西洋的接触点上
二 士大夫变为知识分子的过程
三 如何理解清末“革命”
四 诞生大思想家的时代结束了
第五章 杨奎松| 中国革命,从温和到激进的转变
一 从戊戌到清末:革命为何难以避免
二 辛亥革命并非共和民主革命
三 五四之后“宪政”方案为何式微
四 接受苏俄
五 观念的改变和历史后果
第六章 谢泳| 对国家的迷恋,知识分子的百年际遇
一 有皇帝和没有皇帝时代的知识人
二 没有无缺点的社会运动和社会思潮
三 民国知识分子的分野与生存状态
四 对国家的迷恋
第七章 狭间直树| 中日之间的“亚洲主义”
一 甲午战争催生的意外结果
二 对“脱亚论”的评价和反思
三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
四 章太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
五 “亚洲主义”的演变
第八章 张鸣| 如何“重写”中国近代史
一 中国近代史如同“罗生门”
二 两次鸦片战争如何改变中国
三 太平天国与新政治格局
四 洋务运动“结构”成本太高
五 被污名化的“北洋”
第九章 黄克武| 历史变化背后的“思想结构”
一 清初和清末的“关联”
二 晚清文化上的复杂性超过五四
三 近代中国的“调适”之路
四 对接受西方的纠结
五 历史研究的类型与追求
第十章 高全喜| 启蒙的挫折——被遮蔽的新文化运动
一 两种思想启蒙的真正区别
二 三种势力的较量和演变
三 晚清士绅立宪与中国“保守主义”
四 五四运动最大的“短板”
五 文化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
第十一章 施耐德| 那些中国现代化中的“落伍者”
一 到底什么叫作“保守”?
二 怀疑“现代性”的中国知识人
三 中国“崛起”对欧洲汉学的影响
四 传统不是一个我们可以操作的东西
第十二章 罗新| 边缘人和被驯化的历史
一 历史学家的美德:怀疑、批判、想象力
二 国家民族主义为何长盛不衰
三 边缘人和被驯化的历史
四 历史想象的尺度
五 不平等议题:历史学不可能置身事外
第十三章 卢汉超| 理解中国社会的底层视角
一 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心
二 警惕“中国中心论”矫枉过正
三 近代上海崛起的“资产阶层”
四 中国历史上的精英和群众
第十四章 章清| 从“知识转型”重审近代中国
一 如何看“中体西用”和废除科举
二 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
三 社会力量的崛起和限制
四 中国真正融入世界的一场运动
五 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蜜月期
六 传统—现代学术转换中的关键人物
七 近代以来的国家主义
八 中国“学术社会”的弊病
第十五章 马勇| 五四运动与现代中国的展开
一 晚清以来的“现代化”节点
二 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吗?
三 党国体制形成的历史脉络
四 “自由主义”和儒家的命运
第十六章 梁治平| 我们必须直面“文明”的死亡和再生311
一 文化更新与文明再造
二 如何再造文明:对清末修法的回顾与检讨
三 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法律”的世界性传播
四 儒学复兴与“重思中国”
五 当代中国法治的“内部批评”和讨论上的困境
六 现代性与现代中国
第十七章 葛兆光| 未来会如何看待我们这个时代
一 时代剧变与晚清民国学术
二 衰落与刺激:西方与中国的思想史研究
三 为何要讨论“现代中国”
四 学术遗忘:“半是无意,半是有意”
五 无法回到传统
六 学术史回顾:中国与海外中国学
七 中国学界面临的困难
八 历史写作不是写给自己看的
后记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秀逗君的评论

    在本书里,谈话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近代史,尤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为甚,几乎每一位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比较吸引我的是对“火烧赵家楼”这一五四运动的代表性事件解读上,高全喜和马勇有截然相反的态度,高全喜认为火烧事件是五四运动最大的败笔,意味着“法先生”的缺位,五四运动在某种意义上不是启蒙,而马勇认为,正是火烧事件代表了下层对上层的反抗,并不是违法的暴动,而是一种无奈的情绪宣泄,是启蒙。这种完全对立的观点,正体现了历史是可以被人为塑造的,但殊途同归的是,各位学者都强调对史料的尊重,不可做无依据的解读。

  • 胡小猴的评论

    属于价值观混乱时代迫切需要的一类书(自然,越有必要读的人们越不会读),有不少观点确有醍醐灌顶的“启蒙”之效。不足之处是各位历史学家的水平参差不齐,狭间直树态度暧昧,欲说还休,经常答非所问,透着对中国不真诚的谄媚。张鸣油腔滑调罗里吧嗦,有效信息量极低,让我想吐。比较赞同许宏、杨奎松、高全喜、施耐德、葛兆光等几位先生的观点。

  • 保罗的评论

    访谈了这么多人,应该说感觉最契合的还是葛兆光及许纪霖老师吧。另外是不是因为我的幻觉哈感觉访谈者不像是以低姿态来进行采访,有些发文似乎有挑战和故意为之的态度,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不能算是心态比较正确的访谈,只能算是对谈了可能因为我自己并非是学术中人所以对这些老师多少带有一些敬意的缘故吧两天读完的,总体比较简单

  • 韧勉的评论

    本书中称之为《东方历史评论》主编李礼的历史学家访谈录并不确切,一方面访问者诱导性很强,尤其是在和思想史家讨论过程中大量输出个人观点,还问各位对大陆新儒家如何看法,大部分思想史学者都表示我们和那些人不熟。有一些人谈了一些看法,但是这些人其实都不是研究思想史的。书中涉及大量研究社会学、政治学与经济学出身同时研究历史进程的学者,严格意义而言,他们并非是历史学者,而是与历史,以及古今之变的历史进程有强烈共鸣的学者,其中谢泳《对国家的迷恋,知识分子的百年际遇》,以及梁治平《我们必须直面“文明”的死亡和再生》两章新意颇多,值得一观。

  • 殷顽民的评论

    在五四105周年之际读本书特别应景,书中多位学者对五四在近代思潮谱系上的分水岭地位有从不同角度出发但大体可称共识的评估。一本访谈录出色与否首要取决于访问者能不能提出好问题,这要靠他/她对受访者的论著有一定的阅读,对其观点有较为准确的把握,问得恰当,回答便不会差。若诸人的访谈能够围绕若干共同的问题,提出有所差异甚至针锋相对的见解,让读者收获兼听之效就更好了。当然,受访学者们对清末民初历史巨变(即“古今之变”)的把握基本处在相同的认识角度,亦透露出他们当下的忧思,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学界已经对此达成了共识,恐怕是因为访问者出于个人思想倾向,更多选择了相同光谱的学者进行对话。“善于思索的人才善于交谈。但是,与自己交谈是一门艺术;与别人交谈则是一种娱乐”,由于我也处在相同光谱内,因此也收获了精神愉悦

  • 陆钓雪de飘飘的评论

    中国近代以来有三拨立宪派,第一拨当时是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等封疆大吏下面的一些幕僚,后来他们都变成了立宪派的主要人物。第一拨的观点,主要是变法、变革。当然康梁的变法比较激进,后来湖南变法等于是另外一套比较温和的变法,他们的那些变法没有持续下去,这一批人不少变成了立宪派的真正主力。到了第二拨就是晚清立宪,一直到中华国民的构建,这就是以张等一大批立宪派为代表的。第三拨是民国十年,这时立宪派纷纷变成了各种政党。后来国民党北伐之后,中国立宪派的第三拨人就被历史慢慢淘汰了,但是这三拨人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张謇他们强调在中国现代社会中进行地方自治,因为中国这么大的国家需要地方自治。高全喜有一篇文章就是从奥地利经济学来看张謇从事实业建国、以实业发展社会的观点。

  • 会行走的书的评论

    许纪霖、杨奎松、罗新、葛兆光四位老师各给一星,张鸣扣一星,总体三星。再补充一下:李礼是法学博士,而不是历史学博士,其作为采访者,给本书带来了什么影响,读者诸君可自我判断。

  • 麻绳的评论

    主要是近代化以来面对时代巨变,中国精英阶层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割裂和融合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也可以当作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史来看。重点是新文化和五四运动意义的再评估,不过对知识分子灵魂重塑有重大意义的建国后政治运动没有提及。收录了17人,难免良莠不齐,也有重复论述的地方,相比较而言,最喜欢的有许宏、许纪霖、谢泳、张鸣、卢汉超、马勇等人的访谈。体例所限,不是很全面系统,但能看到一些思想闪光之处,颇受启发。

  • 刀叢中的小詩的评论

    《古今之变》——这本书众说纷纭,尽量做到和而不同。看他们意见相忤,各说各话,虽未必可以断是非,关键是他们说话的某种方式——比有些写给他们历史学界同行的文字好玩多了。可要记住,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寻求启蒙,也就意味着没有人可以真正垄断真理。其他不管对不对,都还好,张鸣则有心学唐德刚和黎东方不成,却误入了天涯社区的历史版块。

  • 鱼有翅的评论

    除个别篇章有点仓促,大部分都挺受用。ps.对施耐德很有好感。

  • 落花梦的评论

    没啥意思啊 可能是经过了删减hh

  • 甘棠的评论

    “几何学里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但是如果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都落在同一条线上,这样的巧合就不容忽视了。”

  • Aretlas的评论

    “现代中国的困惑”,作者会有那些困惑已经奠定了基调。对这些困惑看下来又产生了更多困惑,既然未完成现代化的原因之一是变革通通自上而下,为什么选择的受访者几乎研究的都是“知识人”?(写乞丐的卢汉超有点意思),围绕冲击和回应、救亡和启蒙、保守和激进虽然有各种立场,最后似乎是一地鸡毛满是遗憾,但我好像又感觉到字里行间写满希望(就像从仁义道德文字里看到吃人),能绝境中找出路,这不是硬核强大的表现吗?可惜没看到多少横向对比,只提到日本,其他人在冲击下是怎么反应?不做这种对比好像很难谈得上冷静理性,更接近抒情。

  • 的评论

    能在大陆出版想来不太容易

  • 哈哈哈的评论

    汉唐的编辑都是自大狂,感觉读者都欠他们

  • 刘郁的评论

    斯耐德和葛兆光的关于“激进和保守”的观点很有意思。“保守”在中国指的其实是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质疑,跟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错位的后现代社会中某些时候还会被认为是一种“激进”。高全喜和马勇关于“救亡和启蒙”的观点也很有意思。文化运动发展成爱国运动到底是“启蒙”还是“救亡”?又或者这两者在那个时候的中国是同一回事?

  • 大小姐呀的评论

    留下第一条短评,wow.

  • 小鱼儿的评论

    学者的认识结构 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吧。该好好做存而不论。

  • 倾之墨的评论

    重新思考那些年纪念的运动

  • tf8152280的评论

    出版社应该是山西人民出版社。不是书海出版社,请编者修改。关注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