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余细节
作者:[瑞典] 伊娅·根伯格
分类:小说
ISBN:9787573506061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2022年文坛黑马,来自北欧文学的独特声音,俘获多国读者:
奥古斯特文学奖 | 《瑞典晚报》文学奖 | 入围2024国际布克文学奖 | 2023《纽约客》年度好书 | 授权30个国家 | 瑞典本土销量超十万册
在这本书里,高烧成为一道通往过去的入口,让人得以重温那些 曾经至关重要的关系,重新进入那已然失落的生 活。正是在这对于微小细节的高度感知中,整个世界苏醒过来。
——奥古斯特文学奖颁奖词
✓一部诞生于新冠的小说:高烧激发另类的身体感知,触发回忆。
•在发热的幻觉中,时间细密地自我折叠,我猛然发现,站在身边的正是二十四年前的自己。
•2020年的复活节,我感染了新冠。在高烧不退中,我随手从书架上拿下了一本书,看到曾经的恋人在扉页留下的题词,思绪伴随着高热,沿脊椎而下,进入我早已失去的过往。这几句话于我而言,如一道气味,一段音乐,混合着体温,触发了回忆。它成了这本书的来源,也成就了书的开篇。
——作者自述
✓在疏离的现代社会,重新审视自我与他人的联结:是他人留下的印记使我们成为了自己
•四个篇章,四个人物,让往昔合奏共鸣,勾勒“我”的一生
•呈现亲密的不同样态:短暂与恒常、稳固与脆弱、平淡与热烈……默许他人成为我的一部分,在他们身上追捕我的痕迹,这是关系最核心的秘密
•“这就是自我,或者说所谓的‘自我’:曾经与我们有所交集的人留下的痕迹。”
✓以怀旧的目光重新打量生命,以细腻充盈的细节描绘日常:所谓真实的生活,就是此时此刻,就是现在。
•打捞过去炙热的情感,以丰盈的细节复活已逝的昨日世界
•以具体可感的描写书写生活,在对琐碎日常的珍视中,发掘隐蔽在远方与冒险之下的鲜活生活
✓简体中文版首次引进,瑞典语直译,一场高烧般的阅读体验
•本书开篇的那场高烧,既成了每一段关系高烧般开局与终结的镜像反射,也映射了这场高烧般的阅读体验——它逼迫读者看向自己的内心,留下一道看不见的印记。根伯格的文笔也如同一场高烧,令人着迷,炙热滚烫。
——《纽约时报》
——-
“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袭击,开始发起了高烧。缠绵病榻之时,身体的高热令“我”对时间的感知产生折叠,关于过去的记忆开始显现。
四个人,四个章节,勾勒“我”的一生。
这些人在“我”的生命中出现,影响“我”,改变“我”,最后却又从“我”的生命中彻底消失,再无踪影。向前,向前。在时间的流逝中,唯余生活的细节四下散落。
章节介绍
1.约翰娜
2.妮基
3.亚历杭德罗
4.比尔吉特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47.xxx的评论
在我心里是一本普鲁斯特印记很重的书,独特的身体感知牵扯出一段段完整又细碎的回忆,鲜活又生动,好像没有一刻是被忽视浪费的,每一刻都被珍藏在心。而句子也纤长细腻,作者的感受力也让我幻视普鲁斯特。对日常的这种珍视感仿佛也渐渐影响到了我对生活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才逐渐明白,我所寻找的一切就在这里,在我的内心,在恒定不变的日常之中,在我目光为之驻留的人的双眼之中。” 到最后,唯余细节而已。生活哪里有什么崇高与伟大。
-
朽木子的评论
凡有过试图从过往逃脱这一念头或行为的人,读完大概都会觉得自己正在被这本书一撕两半。
-
Icarus的评论
本来以为会是充斥着高烧呓语、幻觉,粘稠的回忆录,但陈述相当清醒,过于清醒,充满了细节,像一部普通的北欧电影,混乱、冷淡、面无表情。作者通过亲密关系串联起自己的青年,只在一长串对他人和事件的描写后表达一种模糊的仿佛有指向性的感受。第四章终于触及到私人回忆的核心,盘旋在生命中隐隐的哀痛,它从何而来,又将如何传承下去
-
凝睇的评论
“我是每一个我爱过的人拼凑而成的马赛克”。这句新近的流行语是如此贴合这本新书。其实阅读体验蛮奇妙的,因为我坚信昔日种种皆会化为乌有,我清空记忆的速度如同我每天清空聊天记录和相册。但也眼见着许多像作者这样的人,他们对过往有着真切的回望和保留。尽管我主观性地放弃着追忆,但一定有许多在证明“时间是怎样爬过了我皮肤”,我尚未知晓。
-
渡边的评论
今年布克奖短名单之一,五万来字的中篇,适合一口气读完。讲述始于作者的一场高烧,在发烧中某个怪异的“舒适时刻”的确很适合回忆。全书不像小说,像一篇充满日常细节的片断式回忆录:共同喜欢过保罗奥斯特但成名后拒不承认的旧情人,从来不洗杯子一心想当作家最终活成嬉皮的前闺蜜,不会演奏任何乐器凭借魔性舞蹈成为过气乐队灵魂的旧男友,以及带着不情愿的平庸自我焦虑地活到死的母亲。作者的口吻非常不像67年生人,像87甚至97,前三章都像是开了倍速的周嘉宁式千禧年文学(“Y2K是一场狂野派对!”),语调肆意自由,最后一章写到母亲突然沉静下来,语调成熟睿智,温柔动人。书名不如叫书中提到的一个词,也很贴切——《余兴派对》。
-
藤原琉璃君的评论
太戳文青嗨点了,这这这是荐书小说么,纽约三部曲、没有个性的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简直按头安利。阶层、左翼的观察视角,谈生命中的人和事,加上小型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时间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细节,是密集程度”,轻薄小书,四个章节,集合了一切时下阅读受欢迎的要素,难怪最近还入围了国际布克奖
-
Foucault的评论
是否在高烧时复现出来的,那些琐碎的细节 ,才是我们真正的一生?
-
A-sing一颗横星的评论
也许我们的内心就是目之所及的日常以外的平行世界,它以客观世界已逝去的经历为材料,悄无声息地搭建出一种气味、温度和质感,这些无形中渗透进我们身体的片段,会在一场高烧和幻梦中汹涌而来,那些被他人印刻在我们身上的纹路自行生长,我们在自己的经历中痛苦地游历,从而理解了“我之所是”的意义。 呜!封面真的好美。
-
野的评论
高烧在这里不仅仅是意识消融后的幻觉,而是抽丝剥茧般共时存在的大量细节。四段关系,生命中重要的人,哪怕已经失去,书写未必是召唤而更像一种回忆的分泌物,翻开立刻感受到的亲近感大概源于叙事的语调,诚恳地摊开,请来,过往的关系就是这样在细密的时刻里生长着,哪怕关系某种意义上结束,它们也从未消亡。做到了回望的最大诚实,过往就会再现。
-
Aug. to Aug.的评论
能打动我的作家类型似乎都符合这样的群像:敏感略带神经质,没有任何先验地全然信任生活,但严阵以待拒绝任何形式的岸。
-
把噗的评论
传承波拉尼奥叙述衣钵 但更有感情
-
Labyrinth的评论
亲身经历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当一段关系结束,另一段关系开始,又结束,如此往复,然后站在遥远未来的某个中途站回忆过去时,想起的都是离开的人散落在自己四周的细节,这些细节不是散落在大地,而是散落在我们的身体里—手上,唇下,眼神中,脑海里。书中的这段话写得十分精妙,也让我放弃了彻底放下一段关系的念头,因为它留下的细节早已缠绕变幻成我的血液,每一次心跳都刺激着这滴血通往我身体的各处,让我往后的生命得以更加鲜活地跳动;以及,从未想过如此磨人的动词变位还可以成为这样亲密的意象:“我们的关系如一次呼吸般短暂,但他其实从未离去,仿佛我身体里的某样东西始终缠绕着他,让他成为我未来所有动词崭新的变位形式。”
-
初冬晚夏的评论
像一个人在你面前一个劲儿地讲着自己的事,让人毫无兴趣并且精神出走
-
威尼斯男人的评论
人生旅途之中,人来人往,分分合合。朋友变成陌路,恋人天各一方,亲人总会离去。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告别,不要投入太多感情,学会平淡时能象一杯白开水,遗忘时不用唱着伤心的歌,失去时想想曾经的一无所有。学会收拾好自己的感情,当所有的一切成为往事的时候,才发现适当的冷漠,是生活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教诲。因为所谓人生,就是那些与自己所爱之人的生活细节。
这本小说让24年前的自己走进了自己的小说,真实与虚构之间,讲述了与自己所爱之人的生活细节,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本质。淡淡的文字,没有多余的细节,让人感动。 -
荆棘海的评论
从朋友、恋人到母亲,作者用充沛细腻的情感洗淘着时间河床上的记忆。故事始于一场真切的高烧,“一场令人昏昏欲睡的溶解,横亘于我和世界之间的只剩一堵薄墙”。作者笔下的回忆充满细节,这些细节准确地标记着一段段关系的开始和终结。某次对话间脸孔的快速切换,一次次不动声色地销声匿迹,在恋人黑色眼眸中的专注穿行,以及推迟末日般的焦虑得以缓和的瞬间,这些细节犹如最后作者在浏览家庭合照时的恍然,确认着过往,组成着血肉。
-
要么写要么死的评论
带病看“细节”真是戏剧极了。喜欢封面设计。无尽的细节像伸出的手螺旋般盘绕而上,通往的回忆幽暗走廊,因一场病毒引起的高烧而连在一起。感官的变化带来了无数闪回和灵启——那些细节皆与“我”的写作相关,也囊括无数次肌肤相亲的触感。就像那个身体的比喻:产生依恋犹如留下纹身。(P114)四个章节对应了人生中的四种关系:一个曾在精神上给予鼓舞,却最后分道扬镳的恩师,一份曾经承载了无数作家和读后感的清谈,却最终因为“边界”的“冒犯”而走向陌路的友谊——想起钰说过的成为朋友也很艰难,想起金爱烂的《尼塔可酒店》;最爱爱情的部分,词语从腹腔中吐露,时间在起舞的姿态和乐队的演奏中流逝;最后一章写母亲,镜头时近时远,如旁观又如亲历,她所有的孤僻和焦虑。词汇选择的习惯,面孔转换的迅捷……放大的“移情”和“感知”是天分。
-
run922的评论
北欧电影的质感,好清冽。几度落泪。时不时会被那些人和事攫住,像高烧。
-
人五人六的评论
感觉和虚掷的夏日一样属于极度P人的意识流文学
-
February的评论
作者对文字的把控能力真的超强。这种人天生就是作家,虽然和主人公内心想法几乎相同,但是我没有这种把想法具象为文字的能力。
-
VirtueYoung的评论
写人,写在关系中的自知,用细节建立起具体而微的感知,一本随性而至又精巧的回忆录。叙述的感觉就像藤蔓螺旋攀树,生活的颗粒在摩擦,语言是感官的延伸,两者自然交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