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反对图像Epub+Pdf

绘画反对图像

作者:汪民安

分类:文化

ISBN:9787522705767

出版时间:2023-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知名学者汪民安对话当代艺术

【内容简介】

当代艺术的材料、形式日趋多样化,这为艺术作品呈现和表达意义提供了多元的途径和更为广阔的空间。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尝试蕴含着深刻的反思,他们的作品不再聚焦于对个人娴熟技法的炫耀,而是更加关注时间、空间、人和物,更加关注它们之间的多重关系,更加关注艺术家自身的感觉的逻辑。本书以 尚扬、陈丹青、刘小东、丁乙等当代著名艺术家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与思考,深刻揭示当代艺术内部的逻辑和张力。

【编辑推荐】

艺术是对现实的超越,还是对现实的逃避?艺术是对自我的呈现,还是对自我的救赎?面对当下人的迷惘,当代艺术家用作品呈现自己眼中的世界;面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学者汪民安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他用絮语式的诉说与当代艺术进行对话, 这也是他与自己的对话:“我愿意面对一幅画,也发明这幅画,在发明这幅画的同时,也发明自己,发明自己随心所欲的随笔。”

“总之,没有什么事情令人刻骨铭心。一些微末的愿望,小小的满足,对琐事的关注,力比多对日常事物的投入,对瞬间状态的全神贯注——所有这些,都在咀嚼,甚至是在品尝着,生活的庸碌。”

章节介绍

目录:
论庸碌
世界的面孔
从洁净到强度
痉挛
舌头的世界
临时舞台
戏剧性的分裂
轻逸
放大
隐忍的美学
稀缺的折叠
“意义”的流转和回旋
共同体,或者榜样
作为“事件”的画册
山水之坏和知识之坏
流动性崇高回归了吗
植物肖像
无动于衷的风景
物能尽其用吗?
在沉默和言语之间
苹果是一种景观
晃动的景观碎片
铁的神秘复仇
孤独、衰败和残存之物
物有一颗”心”吗?
把天堂照亮
失去与哀悼
饥饿艺术家
机器如何植人身体?
平淡
绘画的结巴
重复的疯狂
多重空间
绘画作为身体
亵渎
内在的收敛,外在的生机
没有肖像的肖像画
后记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

    自去年以来,笔耕不辍的汪民安出版了不少新作。《绘画反对图像》是他近几年写的艺术评论文章合集。在这本书中,他与刘小东、陈丹青、尚扬、丁乙等当代艺术家展开对话,由点及面,既关注他们作品的具体面貌,也关注艺术家自身的感觉逻辑。不同于许多艺术评论,汪民安并不遵循任何格式规范,而是将它当作一场思考旅行,自由地游走在艺术、哲学与私人经验之间,你可以读得很快,浮光掠影地一瞥作者面对这些图像时的自言自语,也可以读得很慢,将每一篇文章当作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窗口。无论哪种阅读方式,这些完整的艺术碎片因为它们的模糊、停顿和留白,打通了我们的感官,激发了阅读与观看的无限遐思。

  • 把噗的评论

    我感觉哈,让ChatGPT模仿下汪老师的评论风格,会写得比他好。

  • 粟冰箱的评论

    艺术评论集。虽然不在我惯常的兴趣范围内,但因为汪民安的文字好,又写得短小精悍,所以舒适地看完了。整体读下来,还是有被一些人的作品击中,比如董枫的“苹果”,王玉平的《白马、浮世绘》《椅子》,蒋志的《哀歌》《情书》……即便它们是被摄影、被缩小尺寸印刷在书里的,但那种感觉仍然透纸而出,妙。

  • 西山农夫的评论

    汪民安老师擅长化用当代批评理论分析当代艺术作品,这本新作以优美的、私人化的随笔风格将理论反思、绘画作品与个人观画体验巧妙地融为一体,以个案形式呈现了尚扬、陈丹青、刘小东、丁乙等当代著名艺术家的绘画风格与特色,又将各种理论及其反思融入具体的绘画分析,揭示着中国当代绘画的内在逻辑与张力。

  • 小纸团的评论

    汪老师的艺评,典雅、洁净,有着让人安心的节奏感。

  • Eva的评论

    三星半。汪民安老师以前写过的艺术评论文章合集。本书有一定阅读门槛,比如艺术鉴赏,还有触类旁通的技能。汪老师带着本书读者一同思考绘画及各异的画家创作风格。最喜欢《论庸碌》《作为“事件”的画册》两篇。《论庸碌》这篇让我想到袁凌的《生死课》。人生本来就是庸碌平常的。并非每个人的日常都是跌宕起伏轰轰烈烈的。庸碌就是历史的日常与核心。记录很重要。正如袁凌说每个人都是一粒沙,不记录下来的话就会了无痕迹。《作为“事件”的画册》提到了绘画与画册的关系。画册破坏作品的物质性和体积感,只是复制作品的模样,但它能让作品传播更广。拍摄作品成册更是双重复制。这些是否有意义?当然,我们大抵都在折中的方式里触及更多。汪老师把这些文章当作写作实验,感受写作自由。评论可能是私人化的,但它能让想法和灵感成行,写了个爽(笑)。

  • Iltisberg的评论

    封面看完了 里面还没看,封面设计非常当代艺术/神秘主义,塑料既是哲人石又是prima materia,正如As above,So below,透明处于在场与缺席之间,既强化了看的力度(穿透与更深)也消解了看的权力(隐匿)。光滑的表面漂浮着流光如同咒语下滑动至消散的所指。镜面般的映射既是接纳也是拒绝,它映射着一切但又无法留下任何痕迹。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让艺术家被一个新神附体——-他们作为一个萨满有着不必解释的权力。作品就像某个召唤,是某一瞬间万物叠加而成的必然。标题被外封和内封分成两个部分,“反对”折叠于“绘画-图像”之上让二维的文字挥发在多维的时空中,正如摩西与神的对话叠加而成启示、圣母领报叠加而成道成肉身的基督。当代艺术是诺斯替 否定神学 仪式魔法 炼金术…的万维一体

  • 马戏团的评论

    三星半,有些当代艺术能解读成这样,我真的觉得汪民安老师已经没有什么不能写的了(褒义+贬义)

  • 一朵小彩虹的评论

    挺夹带私货的艺术评论集。遇到不太熟悉的艺术家作为一个了解的窗口还不错,看到之前有了解过的艺术家,就觉得,嗯?是要这样理解吗,是能引申出这些吗,难道不是表面评作品,实则兀自地抒发个人观点和讲大道理?艺术,还是见仁见智吧。

  • ly的读享生活的评论

    一部面对中国当代画家及作品的私语书,语言跳跃,充盈着意象的灵光,与大量的比喻和形容。他的思维、文章架构和语言表达始终有着强烈的吸引力。随着他的解读,配合画作,我们多少触摸到当代艺术的一些表现形式及其内核的生命力。比如:狂草的书写传统和抽象的绘画风格的结合;作品所呈现的现实和怪诞、梦幻和实在、浪漫和原始;标题命名如何构成为画作本身的一部分;人和大地的关系,碎片化的风景和自然;材料选择和主题配合所内涵的工业主义反思……汪民安的艺术评论是哲理性的,属于艺术哲学,即使不了解书里的艺术家,仍能在生活观念上有所启发。关于四位女艺术家的评述,呈现了女艺术家对女性自身的关切,尤其让我耳目一新。如果有当代艺术展,可随身携带该书。

  • April的评论

    封面设计比较差,有一股塑料味。有很多评论感觉可能是约稿(?),因为并没有写什么的必要。极少数比较喜欢,尤其是吴笛笛,汪老师的直觉还是很好。

  • char的评论

    精确理性。喜欢写肖像的那些,在写人时能得到更多共鸣。

  • 之暾的评论

    外行人来凑热闹,读着学习。越是看,越觉得文学与美术的相通之处。比如从书里对画作的描述来看,线条呈现的形态就与写作时作者的心流相似。文学图像学的研究之余看一看,又解压,说不定也能有所启发。最好的是语言,整本书给人以散文诗的印象。赞。

  • 思復復復的评论

    艺术评论;一句话反复说;但也能管窥此地当代艺术;书名莫名其妙;装帧设计我喜欢;

  • 月知的评论

    在我这种绘画的门外汉读来是很好的评论集。想重点标记一下这几章:1.《临时舞台》:在创作时有意突出木板这一画框的媒介性,并融合进作品中;2.《意义的流转和回旋》:对黄永砯作品的分析,认为他是从意义出发选择形式而非反过来;3.《山水之坏和知识之坏》:尚扬以撕裂、破坏和衰竭的材料“展示”山水,以隐喻如今山水的破碎。4.《机器如何植入身体》:徐冰的远程遥控成人用品的装置有趣。5.《无动于衷的风景》:杨劲松将画框拆掉,让人们迈出画框的栅栏观风景,画框成为有限性和无限性游戏之间的运转工具,画框内外的空缺和在场构成了画的意义所在。——这部集之所以叫“绘画反对图像”,或许是因为其中涉及了许多将绘画媒材的物质性被转化为图像创作灵感的作品,如米歇尔区分image是画面内容VS picture指物质载体。

  • yyanyan的评论

    艺术家个案

  • 砝码的评论

    马德,被骗了,这个叙述风格真难读进去。。

  • 老宇宙小哭包的评论

    汪先生的研究方向其中有两个一个是现代艺术、一个是文学,刻画如此敏锐和舒畅的文字成为一种必然。由于他对诸多艺术家作品的见解,让我认识很多从未知晓的画家和他们卓越的艺术品,好些动人心魄。一部小开本的书,很多时候是随身携带在地铁上阅读的。在这个夜晚读完,先生的后记让我觉得感动,洒脱、真挚、充满情感。愿教学和工作之外,我们也能自由地写作并其乐融融。

  • 宇宙牌儿香烟的评论

    好的艺术家就是要和时代拉开距离,或者说,就是要有意地被时代所抛弃,就是要以过时的方式存在于这个时代,就是要对这个时代冷眼旁观。一个好的作家不会用流行语言写作,不会将大街上的流行语汇塞进他的作品中。相反,他总是捡起过时的词语,要么对那些词语进行翻新从而获得新的语义,要么让那些词语成为今天的令人难受的马刺。还有一些作家,总是说着奇怪的令人们无所适从的句子。对于绘画而言,同样如此,好的画家总是溢出他所置身的时代来寻找绘画的要素。他借此摆脱时代的势利,摆脱时代的凶猛吞噬。他要在他置身的时代开拓一个新的空间。为此他向外部逃逸,借助外部来刺激这个时代一这个外部既是空间的外部,也是时间的外部。

  • stephen握瑜生的评论

    9。“对自身历史状态的解脱,恰好构成了自身的历史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