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妖怪化物史
作者:[日] 江马务
分类:文化
ISBN:9787505755079
出版时间:2022-8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日本风俗史学先驱江马务普及之作★
★迅速了解日本妖怪的一本小书★
★编辑推荐★
◎ 日本风俗史学界的硕学、井上圆了与柳田国男之间的妖怪学先驱——江马务 作品首次引进
◎ 为“不可分类之物”分类:从历史演变、妖怪出场的情境、妖怪的形象、妖怪的性别职业年龄等多方面,对妖怪进 行系统性的分类整理
◎ 五十余张随文插图,呈现日本经典绘卷中的妖怪
◎ 上百条细致译注,帮助读者了解文化背景
★名人推荐★
妖怪终于与它背后的实体分割开来,具备了作为表象或想象力的产物被分析的可能性。这可以说是作为人文科学的妖怪学诞生的瞬间。
——香川雅信(兵库县立历史博物馆学艺课长,著有《江户的妖怪革命》)
★内容简介★
“妖怪”是人无法觉察其真面目的不可思议之物;
“化物”是某种善于变换外形之物。
幽冥界善于操使妖异的力量,不断翻弄着那根恐怖的提线,向人间降下灾厄。日本人一直深深畏惧着妖怪:食人的鬼、诳骗凡人的狐狸、幽灵……
风俗史学家江马务在假设妖怪化物实际存在的前提下,探讨自古以来人类与妖怪间的往来——先民们如何看待、如何理解,以及如何应对妖怪化物。
本书基于从大量古籍中采集辑录的文献记述,勾勒出妖怪与化物的本来面目,由此一窥从古至今的人类之虚妄偏执的流变。
发表于1923 年的论文《日本妖怪化物史》是柳田国男民俗学所依仗的先驱性妖怪研究。此外,本书另收录《文艺作品中的鬼》《磷火》二文。
章节介绍
◎ 自 序 i
▎ 日本妖怪化物史 1
第一章 序 说 3
第二章 妖怪化物的历史沿革 7
第三章 妖怪化物的生成及出现的原因 59
第四章 妖怪化物出现的时期、场所与景物 89
第五章 阴火与声响 97
第六章 妖怪化物的形象与语言 101
第七章 妖怪化物的性别、年龄与职业 140
第八章 妖怪化物的能力与弱点 145
第九章 结 语 155
▎ 文艺作品中的鬼 157
▎ 磷 火 181
◎ 编修附记 192
◎ 索 引 193
◎ 译后记 203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韧勉的评论
日本风俗史学先驱江马务普及之作,江马务指出妖怪是人无法觉察其真面目的不可思议之物,化物是某种善于变换外形之物。至江户时代,妖怪与化物发生了两种变化,其一,来历不明的妖怪数量激增。其二,从前的幽灵大多是为了提出要求、告知信息而出现的,江户时代的幽灵大多是为了提出要求、告知信息而出现的,江户时代的幽灵有了更多爱恨情仇的关系,且在动物化妖的过程中,狐狸较多,骗术也愈发戏剧性且精妙。
-
没缸的评论
可贵之处在于对“妖怪”的尊重。妖怪是真的存在也好,是人心的幻觉也罢,都不耽误这些故事的流传和在人们心里激起感触,非要拿个什么理论来祛魅就挺煞风景的。而这本书就向读者证明了一件事:真伪问题之外有趣的东西其实更多。每当这种时候就会想起知堂在《鬼的生长》里一本正经调查鬼到底会不会衰老死亡的样子,这样有趣的人实在是少见。译者密密麻麻的注释和参考文献说明也值得好评,查资料方便了很多。另外《磷火》这篇附录其实对我个人挺有帮助的,突然就理解了和歌里为什么会说在郊外看见磷火会疑心是心上人的魂。
-
bookbug的评论
江马务的妖怪化物史研究,除了风俗史范畴的开拓之功,更多的价值还包括这类传说故事的多方搜集,这也让这本小史读起来妙趣横生。江马所录上起神代下至明治,以明治之后世人不再以妖怪化物为客观存在只作观者心象之故;只录类史料,不采纯虚构,但其实昔话、物语等在我看来仍是文学范畴。妖怪者,面目全非不可思议之怪;化物者,变化多端形态万千之物。江马认为其产生原因有三:曰遗执,即情感高潮之妄执;曰他律,即为咒语、佛法或鬼魅所化;曰时效,即时间流变之自然变化。现身人间原因有四:曰爱慕,曰怨恨,曰特定目的,曰无目的。其实究其根本,也无非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妖怪化物者,到底是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
。的评论
以魔法打败魔法,嘿
-
是墨墨啊的评论
这本书可能要在对日本妖怪研究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去阅读,就像译者在译后记里提示的,作者的妖怪研究是与另一种妖怪研究相对的,江务马假定妖怪存在于历史中,在此基础上具体而系统地对各种妖怪化物做类似博物学的考察,其中也会涉及日本的历史与社会变化。有意思的地方也在于,“真实存在的”妖怪化物与同样变化的日本社会历史之间有趣的映射。译文流畅讲究,注释得当,译者注对辅助阅读很有帮助。
-
程记夏的评论
感谢译者赠书。本书是大正年间的民俗学读本,梳理妖怪与化物的形象种类与历史沿革,作者对妖怪化物之实存与必要怀有信念与温情。作者开篇列出总目纲要,每一分支下必有例证,按捺不住要罗列他心爱的妖怪,成书不似论说文、更近故事集,因此可读的趣味很浓。译者态度认真,不仅是“应注必注”,且近于“能注则注”。我总觉得许多外文书该有必要的背景译注,中文语境的读者才能健全地接收原作的信息,然而这也是奢望。因此对于这样的译者,无限期待他未来的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