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业中国Epub+Pdf

筑业中国

作者:[美] 郭伟杰

分类:文化

ISBN:9787514227925

出版时间:2022-1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标签:
建筑 
海外中国研究 
历史 
近代中国 
近现代史 
中国史 
建筑师 
很期待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第一个在近代复兴中国古典建筑的建筑师是美国人,他也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老板、朋友与合作者,而他的生涯长期隐没在历史之中,无人深挖,他探索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详细记述茂飞建造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金陵女大、湘雅医学院……并出任国民政府首都计划(南京)顾问的具体过程,客观评价茂飞的建筑遗产和影响力,填补历史空白。

☆是建筑史,也是近代史:从建筑项目切入,详细呈现了中国近代历史中,教会、买办、美国外交官、国民政府、民族主义……几股力量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博弈,一个特别复杂的近代中国跃然纸上。揭示建筑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关系。

☆通过建筑,理解权力、文化、身份、形式、空间;理解近代中国;理解全球化。

从清华园里的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和体育馆,到燕园的博雅塔和贝公楼,到南京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和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到上海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大来大厦和圣玛利亚女校(张爱玲母校),到长沙的湘雅医院及医学院早期建筑,到福州的福州协和大学;从设计中山陵的吕彦直,到中国建筑师学会首任会长庄俊,从“大上海计划”主持人董大酉,到设计美琪大戏院的范文照;从清华周诒春校长、复旦公学李登辉校长、燕京大学司徒雷登校长,到孙科、孔祥熙、王正廷、宋子文和蒋介石,亨利·K. 茂飞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师,却是与中国渊源最深的一位。

茂飞在中国的二十年间,设计的建筑遍及大江南北,尤其以校园建筑和规划最为著名。他参与制定的建设南京的《首都计划》受阻于战火,他成立的公司早已关门歇业,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已经几经沧桑。但是在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文艺复兴”潮流中,这位外国建筑师提倡的“中国建筑的适应性”和“中国建筑的复兴”,无论在理论思辨还是在建筑实践中,都显示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因为这不仅仅是建筑,而且是整个中国文化都要面对并且给出答案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中国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亨利·茂飞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位鲜为人知的美国建筑师最初于1914年来到中国为雅礼协会设计校园,但后来他发现自己被持续二十年的专业和文化挑战所吸引:如何保护中国丰富的建筑传统,同时使用最新的西方技术设计新建筑。茂飞的建筑是一种妥协——他曾称之为“旧瓶装新酒”——本书从这些“瓶子”的视角出发,理解茂飞为自己在中国的建筑找到一个中间地带的追求,同时也审视了一个未来难以预料的动荡社会。茂飞建筑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美学或技术,它们无意中成为一种政治象征,因为中国的统治者,如蒋介石和孙科,都要求他提供城市规划建议,以满足他们对城市改造的期望。

针对20世纪非西方背景下执业的西方建筑师的严肃研究很少,少数出版的相关著作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或荷兰的殖民地建筑上。因此,该书对美国和中国的建筑史领域都有重大贡献。

章节介绍

中文版前言
中文版作者序
英文版致谢
前言:筑就妥协
第一章 跨越太平洋的挑战:茂飞的中国邂逅(1914—1918)
欧洲之旅(1906)
茂飞&丹纳事务所(1908—1914)
踏足亚洲,1914年
茂飞在上海和长沙,1914年5—6月
北京,1914年7月
总结
第二章 建立在华的实践:逐力京沪( 1918—1919)
茂飞在韩国,1918年5月
茂飞在北京,1918年5月
哈利·何士与北京协和医学院,1916—1918年
茂飞在扬子江下游,1918年夏
有福之州,1918年夏
上海的希望,1918年
总结
第三章 建造校园与办公大楼:金陵女大、燕京大学、花旗银行与大来公司(1919—1921)
金陵女大校园建设的第一阶段(1918—1919):初步选址与风格问题
成长的阵痛:来自燕京大学与事务所的挑战
花旗银行、大来公司与失稳的茂旦洋行
总结
第四章
建立声望:合作伙伴、锲而不舍与收获赞誉(1921—1927)
金女大开幕(1923) 与“适应性建筑” 路线的扩散
重新适应,1924—1926年
总结
第五章 都市再造: 孙科、 蒋介石的广州、 南京计划( 1923—1930)
美式规划在广州(1911—1921):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崛起与传统城市肌理的瓦解
美式规划在广州(1921—1927):茂飞与孙科缔结友谊
美式规划在南京(1927—1930):茂飞出任《首都计划》首席顾问
总结
结语: 茂飞之遗产
茂飞之遗产:通过文献来考量
茂飞之遗产:以中国建筑师的作品来考量
茂飞之影响:以后来的“适应性建筑” 来考量
总结
参考书目
手稿档案
政府公文
报刊
期刊杂志
录音采访(未公开发表)
二次文献(英文部分)
二次文献(中文部分)
机构所有
个人所有
著作和期刊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黎戈的评论

    在谈及近代史上的中国建筑复兴,茂飞是个绕不过去的名字,在各种书的边角出现。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完整谈论他的书,梳理他与中国建筑、第一代建筑师、政府的渊渊,如何获取教会支持、赢得项目和信任,一步一步完成他理解的带着中国风的西式功能性建筑。

  • 非音的评论

    思乡必读(不特指哪个乡)。重读发现最早被这本书打动是因为其时的脑子和本书作者aka上世纪末尾的文字工作者最合拍(指不细读图纸,对于设计项目的流程也显得比较模糊,材料的取向不太建筑师)。

  • 陈二凡的评论

    史料挖得充分但论述总是欲言又止,每个案例的深度显得不够,总体感觉有点像传记小说。话说茂飞这么好的题材不拍部电影真的可惜了

  • bubu的评论

    回顾了一个在华执业的美国建筑师的挑战和创造经历,勾勒出中国20世纪早期那场建设热潮背后的建筑及文化背景

  • 小旭的旭的评论

    我们熟悉的燕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就有他的杰作。总而言之,看茂飞与中国建筑的渊源,可以回味近代中国的面貌。

  • 阅湖的评论

    非常扎实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装帧精美以致不忍勾画,翻译亦极用心。“茂飞”即燕京大学的设计师Henry K. Murphy。此前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在纽黑文时常常散步的Whitney Avenue,亦有诸多建筑出自Murphy之手。而他在此小城所奠定的声誉,也最终借由雅礼项目间接促成了他在中国的事业。书中部分关于建筑业的讨论对于外行而言或稍感细碎,与唐克扬老师的《从废园到燕园》对读,当更有趣味。

  • 文化发展出版社的评论

    一个在战火中复兴中国建筑的外国人,一段建筑中的中国近代史。

  • 胖胖的喵喵喵的评论

    没了解过,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