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作者:(瑞士) 托比 亚斯·施特劳曼
分类:文化
ISBN:9787209134781
出版时间:2021-10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标签:
历史
德国
经济史
畅销书
社会学
好书,值得一读
外国
经济
内容简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而德国还要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1931年夏,德国的金融崩溃成为现代史上最大的经济灾难之一。它引发了全球性恐慌,拖垮了国际货币体系,导致全球经济迅速衰退并陷入了长期的萧条。
虽然英法美等国试图通过“杨格计划”“胡佛计划”减轻德国的还债负担,但利益纠缠之下的各国心怀鬼胎,两个计划均以失败告终,德国以及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深渊。
希特勒设法成功地从危机中获利,因为他一直是对赔偿制度最直言不讳的批判者。随着金融体系的崩溃,他对外国债权人和德国政府的沆瀣一气进行无情地批判和攻击,这项举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引起选民的共鸣。希特勒就此通向权力之路。
作者托比亚斯·施特劳曼揭露了这场致命危机的根源,展示了一个债务陷阱是如何导致一个欧洲国家的金融和政治最终迅速崩溃,以及纳粹党和希特勒如何崛起的故事。
章节介绍
前言
绪论
第一部分:自信
1 嘲笑乌鸦
2 外交官的胜利
3“一手好牌”
第二部分:犹豫
4 希特勒的胜利
5 勒马回头
6 “俾斯麦之后第一位真正的总理”
第三部分 : 绝望
7 化圆为方
8 来自华盛顿的帮助
9 尾声
10 希特勒的崛起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出处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小旭的旭的评论
希特勒的成功是因为他善于利用政治抓住民心。
-
BAYERN_7的评论
凡尔赛体系的讽刺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没有足够地削弱德国,使德国的国力仍然保持对法国的优势,从而使法国不得不以近乎偏执的坚持向德国索取赔偿,希望借此遏制德国;但另一方面,它又过分地削弱了德国,让德国中产社会承受了经济的重压,从而为德国失去对资本主义和国际协调的信心,转身投向纳粹的怀抱埋下了伏笔。
-
凌霄的评论
一本发小红书怎么都通不过的书。法国是关键,其实也挺理解法国,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该来的怎么也阻击不了
-
激浊扬清周冠生的评论
通过对1930-1931年德国经济上的困局来揭示希特勒上台的经济动因。传统的精英政治在经济波动的格局下处理政治问题终究是敌不过新生的洪水般的民族主义与极端主义叙事的
-
比远方更远的评论
异于传统的解读,使“债务”发酵的演变更加清晰,而由其折射出的丰富性亦打破了固化的历史记忆:1.仿佛隐遁了般的菲利克斯·索玛瑞,眼光与判断如此犀利,反衬出集体性的冥顽愚蠢(P12的船舷侧照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微笑);2.布吕宁内阁(与希特勒组阁还隔着两届)的运作与维系在重压下并非一触即溃,在两次的关键时刻(国会与长老理事会)均依赖于魏玛共和的政制,有效遏制了激进派(国社党与德共);3.著尾落脚于国际协约的达成与执行,确有“面”(外交政治)和“里”(经济债务)长久疏离下的功能失调,使其“名至实不归”,而间隔处又充斥着集体“合成”的无理性……近百年的前鉴,是否让历史的韵脚再度合拍?
-
陆漫琪的评论
凯恩斯《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之后,对德国经济崩溃与希特勒的崛起之间的关系论述和总结得最好的书之一。凯恩斯和本书作者托比亚斯都是经济学家,所以,从经济方面入手分析,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凯恩斯那本书是一战结束之后写的,可以说是对二战的预言,而托比亚斯这本书是现代写的,可以说是对二战爆发原因的总结。两者都非常值得一看。
-
张小狼儿的评论
作者说“最初创作这本书的想法来自我的一个信念,即“广大公众并不了解1931年德国金融危机这一事件,以及它在希特勒迅速从选举中获得成功所起的关键作用”。”这恰恰也是吸引我看这本书的原因。每个人读一本书的角度各有不同,在经济方面看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
-
刘优秀是我的评论
我们经常能在中文互联网上见到人们对二战起因的热烈讨论,比如希特勒的“个人魅力”、纳粹党的“宣传能力”等。而这本书从“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出发,一步一步为大家展现了一战后的德国是如何陷入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又如何导致了魏玛共和国的瓦解和希特勒的上台。总的来说,是一本有点难度但非常有意义的图书,值得花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