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那度Epub+Pdf

仙那度

作者:[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

分类:文化

ISBN:9787520178426

出版时间:2021-1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标签:
游记 
历史 
丝绸之路 
甲骨文 
非虚构 
英国 
辽金元西夏 
英国文学 
 

内容简介

“仙那度”(Xanadu)是西方文化中对元上都的称呼。英国著名“湖畔派”诗人柯尔律治在一个夏天梦到马可·波罗描述的忽必烈的宫殿,于梦醒后写下抒情诗《忽必烈汗》,使“仙那度”成了一个象征华美与富饶的西方著名文学意象。1980年代,还是大学生的英国知名历史作家威廉·达尔林普尔(William Dalrymple)出于从小就有的对仙那度和冒险的憧憬,利用暑假时间,踏上了追寻马可·波罗足迹的仙那度“朝圣之旅”,而这本书就是关于这次巡礼的游记。

这趟文化之旅从作者在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求取马可·波罗所谓的“长明灯圣油”开始,到他最终把灯油倒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忽必烈夏宫遗址的土里结束,横跨了夏秋两季。一路上他不断探访《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的地点或风物,经历了一次次文化冲击与冲突,克服了一道道阻碍他达成目标的难关,因此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与凭吊,又有对沿途现实的反思与调侃。

章节介绍

1、仙那度是作者[英] 威廉·达尔林普尔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 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王小差的评论

    这本书讲述了一名剑桥大二学生在暑假从耶路撒冷出发,到达仙那度的旅途见闻。作者旅行的目的是为了重走马可·波罗当年的路线,所以开篇就充满仪式感的去了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取了灯油,这是当年马可·波罗献给大汗忽必烈的礼物。中途穿越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中国。作者在前言中多次强调这本书是年少时期写成,充满了不成熟的言论,但在我看来却无比的真实,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因为世界本就是如此,无论是主观的偏见还是客观的事实,它就一直在那里。作者的文笔极其细腻,将各地的风土人情都用20岁青年人的目光去展现,是一本兼具了休闲和访古的游记。作者的知识储备似乎是对近东地区较多、远东地区较少,在有劳拉陪同的前半段较为精彩,读者仿佛也亲自游历了神秘的东方,而后半段就如同他的行程一样匆匆忙忙。

  • 条顿骑士列昂的评论

    趣味性十足的游记作品,跟着作者一路从耶路撒冷起程,经以色列巴勒斯坦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到达中国,可惜因战争没有走阿富汗,在中国手续不全有点赶,路上几处思考比较有意思,比如三王的拜火教版本,伊尔汗国的旧都,新疆残余的景教徒等等

  • lily227的评论

    1271年,17岁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进入地中海,横渡黑海,途经两河流域来到中东古城巴格达,再到波斯湾的出海口霍尔木兹,乘船直驶中国,来到元上都,并朝见了蒙古的忽必烈。
    700多年后,一名剑桥大二学生威廉·达尔林普尔手持《马可·波罗行记》,重访当年的东行之旅:从耶路撒冷出发,依次穿越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和中国。于是便有了这本《仙那度》,而“仙那度”正是西方对元上都的称呼!
    《仙那度》重温马可•波罗之旅,地理地貌,异国风光,风土人情,逸闻趣事,尽显无余。 作为历史作家,威廉的语言生动,行文幽默。他在书中重现旅行日记,直播真实对话,无缝对接历史。每每触景生情,他抚今追昔,穿插了当地历史与文化,让读者如同亲历故地,别有洞天。

  • 公子熙的评论

    一部经典的著作,一段漫长的旅程,七百多年前,马可波罗从欧洲跨越千里来到上都,将东方描绘成富饶美丽的人间仙境。七百年后,达尔林普尔和他的伙伴再次踏上这段神秘之路,从耶路撒冷到仙那度,他们穿越万水千山,历经艰难险阻,探索丝路名城,领略异域风情,寻访历史古迹,终于到达向往已久的终点。作者叙事与论史的分寸拿捏地恰到好处,既没有长篇大论,也没有罗里吧嗦。在诙谐幽默的文字中,伴随作者的脚步,共同踏上这段传奇之旅。

  • 鱼的九思的评论

    英国人写游记真的是有传统,壮游也仍然是他们的习惯。那么艰苦的行程,想想都觉得头疼的无数困难,依然能够成行,最后在上都那一段读来十分感动,哪怕那成就感只是一瞬。有些事年轻时不做就真的永远没有机会做了。

  • 不带药的评论

    《从大都到上都》书内也提到了作者这次旅行,终于看到原版故事。耶路撒冷到上都,非常浪漫的一场旅行

  • Soren的评论

    追寻马克·波罗的足迹,从耶路撒冷到中国内蒙古的旅行;希望有生之年,能同样走一遭

  • Nelly.L的评论

    从剑桥到仙那度的冒险之旅太精彩了,读到最后一页,作者和他的朋友横跨半个地球,经历种种挫折和奇遇,在仙那度宫殿废墟上背诵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时,感动油然而生。

  • 巴黎獭的评论

    游记类的五星。读完了《埃及希腊与罗马》再读这本书觉得上手容易了很多。现实与历史交错,传说与真实编织,作者的幽默与讽刺,都让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丰富起来。以前一直以为马可波罗是写游记,原来还是个贸易指南作家。

  • Nobody的评论

    文笔确实稍显稚嫩…
    容易草率地给某类人或某个地方下定论和贴标签…不过也确实符合20左右的热血青年的真实心境…

  • HeliumTrois的评论

    非常喜欢科勒律治的Kubla Khan,所以这本关于Xanadu的作品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跟随作者的脚步重走马可波罗的道路,回顾蒙元帝国征服欧亚大陆的历史,亦真似幻,这里面有很多我在别的地方遇到的历史,马赛亚夫Masyaf(刺客信条的忠实粉丝绝对不会不知道)、奥玛·海亚姆,甚至亚历山大大帝
    当然读完整本书还是充满感慨,马可波罗时代,中亚大陆上就充满了杀戮与仇恨,马可一家的旅程几经波折,到处都是不欢迎外人的地方,而如今,中亚民族之间的隔阂和仇恨有增无减,甚至还有更高科技的办法来阻挡别人的脚步。
    可是,正如那个留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说的那样,只有统治者喜欢战争,他们不喜欢,他和他的犹太人邻居是好朋友……

  • Cherish的评论

    毕竟是四十年前的故事了,世界已经发生太多的变化,但是就去通往阿姆河之乡一样,留下了一段关于以前城市、人、故事的记忆,好喜欢!这些在现代肯定早已消失殆尽!不过还是很想自己再去看看。

  • 老木的评论

    看景不如听景,风景不如世情。当我们读游记时究竟想读什么?地理?历史?风物?民俗?冒险?趣闻?情感?文笔?还有什么吸引我们读下去并长久铭记某个阅读片段?达尔林普尔将圣油倒进仙那度废墟土壤那一刻,读者在桌前想象作者在细雨中的动作和神态;30多年前,作者想象马可的心路历程;700多年前的马可波罗在憧憬着财富和荣耀。我们在不同的时空里刻舟求剑,定格在同一张套娃照片似的时空切片里,嵌入时间轴里向后流动。那一刻,旅行的使命和意义远不如经历的波折和思想的蜕变重要,不论是马可还是威廉。旅程结束后,过往就像中东人饮茶时噙在齿间的那块糖,回忆如水流过时,定能品到一丝甘甜。致敬达尔林普尔。致敬劳拉,她的优秀无须性别的注脚。

  • 城下秋的评论

    一直认为旅行不能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 床底放纸鸢的评论

    作者以及其丰富的知识联系亚洲的人文景致,在宗教、经济、文化交流的思考有着连贯性。作者用着细腻的笔触描写亚洲人民朴素热情之风,轻松诙谐,观察入微。年轻活力的作者穿过耶路撒冷走向“仙那度”,仿佛一次人文的朝圣之旅。即使有着平淡、糟糕的经历也充斥着神秘的知识,在回想旅途所经之处的历史遗迹与所看到的生活无形之中形成鲜明对比。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多,满是可惜的,不过及其具有代表性。看着建筑、美食,人群或者一两个人的面孔,我感到十分的亲切。

  • sillageSolivaga的评论

    “仙那度”是蒙古语,忽必烈的避暑宫殿。仙那度在西方语境中象征富饶与华美的意象。作者自己写在前言“叙述者流露出极度优越感”,书中很多英式幽默来自带优越感的表述,比如:“一个日本人坐在前面,他说自己名字时的发音听起来像是英语里的避孕套”。一些与德国人对话,因德国人发音不标准产生的诙谐,“巴基斯坦人认为我们是完美的化身,但维吾尔族的审美不同。维吾尔族认为欧洲人非常丑陋”;“茅台是中国人喜爱的烈性酒,但西方人觉得它与工业酒精相差无几”。这些对话如果附原文将更有趣,当然译者已经很用心的翻译了,用类似经典小品里调侃广式普通话的方式来译原文。全文满是优越感式的对话吗?“我们在阿卡和平相处…人们想要和平,只有政府才不想要”。“在萨洛尼卡,希腊人和土耳其人是朋友…只有双方政府才彼此仇恨”。也许这些观点更具意义

  • 豪华七对11的评论

    为了逃离的申请,刚刚开通的公路,以及在年轻冲动,荷尔蒙不断迸发的刺激之下,两位剑桥大学的本科生开始了一场略显仓促的东方寻迹之旅。有时你不得不感叹人生即是旅途,到处充满不可思议的曲折。上一个拐角的踌躇满志,很容易在下一个转弯处烟消云散。你会遇到冷漠刻薄的同路人,但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会伸出援手,助你渡过难关。某种意义上,行走便是不断求索的过程。在阿卡新城,在阿勒颇,在阿亚什,在大不里士,作者努力追寻着马可波罗的足迹,一边印证着游记中的某些细节,一边思考着新的发现——迷雾中的阿萨辛派,来自东方神秘的三贤士,古贾尔人希腊风格的祭祀仪式,甚至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某个位置会流传着四种传说。终点之际,作者面对仙那度的废墟,想起了取油时的那个早晨,也许千年之前的某一个清晨,马可波罗也曾手握油壶,仰望上都。

  • 我的老腰啊的评论

    优秀的作品。

  • 德意志战鹰的评论

    一篇马可·波罗游记,引得西方人对东方充满了遍地黄金和绫罗绸缎的遐想。蒙语“仙那度”,汉语译为“上都”,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上都宛如人间仙境。作者达尔林普尔沿着马可·波罗游记提到的路线和地点,重走这条传奇之路,从西亚到中亚再到东亚,他每到一地都参观当地遗址,从现实联想到历史,从历史回到现实,读者的思路也会跟着进行时空穿梭。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通过这篇游记,我们了解作者一路上可谓是“风尘仆仆”,既有与当地人诙谐幽默的对话,也有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介绍;既有居民的热情好客,也有绝境中的惊险跌出。这趟旅程着实不易,作者最终成功抵达“仙那度”。面对这片断壁残垣,作者百感交集,虽然与马可·波罗时代的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但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却是受益匪浅,正如作者说的:“你从旅行中获得的,会比你想要的还多。”

  • 懒猴的评论

    有趣的书。普通大众的生活与电视描述的大相径庭,很想同作者一样出去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