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子弟上大学Epub+Pdf

寒门子弟上大学

作者:[美]安东尼·亚伯拉罕·杰克

分类:文化

ISBN:9787108071392

出版时间:2021-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标签:
社会学 
教育 
美国 
教育社会学 
社会分层 
教育学 
纪实 
阶层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贴着写,却能飞起来的书,让人深思,也让人看到希望。——黄灯

亚马逊网站4.7星好评 | 李中清、刘擎、黄灯联袂推荐

2020年度美国社会学协会“皮埃尔·布迪厄最佳图书奖”

《我们的孩子》《娇惯的心灵》姊妹篇。被大学录取仅是一个开始,在精英大学里做一名穷学生,融入更加困难。他们的格格不入,值得所有人关注。

——————–

在美国的精英大学里,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凭借超常的努力,冲出破败、暴力、无序又匮乏的“废弃”故土和社区中学,踏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无关性别、肤色和地域,因为出身穷苦,这些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寒门子弟。

通过在美国一所著名大学连续三年的田野调查,覆盖上百位本科生、数百小时的面对面访谈,本书作者发现,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踏入大学校园只是一个开始,被录取并不代表能够融入。在寒门子弟占少数的精英大学,政策和环境把穷学生一步步推向边缘,阶级和文化的差异驱动着不平等的再生产,显示出无所不在的影响力。

本书所记录的,便是美国大学的真实生活样态:在有钱人的校园里做一名穷学生,他们的挣扎、焦虑、彷徨和挫败,实乃一部寒门子弟的悲歌。

章节介绍

序 言 寒门也能出“贵子”吗?
第一章 “来啊,跟我一起去意大利!”
有归属感, 或没归属感
这里就好像是高中
“炫富”
第二章 “您能为我在书上签个名吗?”
面对教授, 轻松还是紧张
经营关系网, 还是独自单干
减负, 还是加压
第三章 “我,也,饿”
把她们当女仆吧
请你去排另一条队
春假期间的挣扎求生
结语 在录取之后
认真对待 “过去”: 穷学生的多样性
此时和此地: 从录取到融入
向前看: 政策解决方案
附录
注释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会飞的西瓜的评论

    和导师互动交流的频率,显示出学生家庭经济条件高低。家庭条件好的人把老师看作朋友相处,除了学业上的事情还和老师聊天谈心;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把老师看作权威,害怕和老师沟通尽量避免和老师交流。前者通过和老师频繁互动早一步获得信息和资源,后者把这看作溜须拍马;这都是受原生家庭观念的影响。老师分配资源的时候,是把资源给自己了解的学生,而不是冷冰冰的姓名符号。PP 寒门幸运儿由于得到资助进入私立高中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一起学习活动,早一步习得中产阶级那一套行为处事原则;DD双重贫困生物质,眼界都匮乏,直接跨入名牌大学,无法适应更不懂得中产阶级那一套做事标准。黑人中产阶级的孩子和白人中产阶级的孩子相似。种族敌不过阶级。家庭条件好的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习得的做事原则是DD孩子成年后才有机会接触并学习的。

  • LALATEA_97的评论

    很扎实的田野资料 勾起很多回忆 作为大众读物 值得国内高校学工系统尤其是学生资助中心和本科生辅导员一读 从学术著作的角度看 有些失望了 期待对美国精英大学教育的生产机制及运行逻辑有更深入的讨论

  • 舟上大大卷的评论

    引入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的概念,打破传统的有钱学生/穷学生的简单二分,体现贫困生中的复杂性,他们中有的在高中时因入选资助项目得以在精英私立高中/预科就读,从而提前积累了文化技能,被归为“寒门幸运儿”,比普通在隔离环境中长得的“双重贫困生”更容易适应名牌大学的生活,在与家庭富裕的同学和教授交往时更游刃有余。而双重贫困生则面临更多问题。田野调查也揭示出高校许多看似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的资助项目其实加重了不平等。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新颖的理论与高妙的论点,但每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都很打动人。回顾往昔,突然读书时很多困扰与纠结都得到了解答。

  • 拙棘的评论

    很好看,虽然是异国故事但许多事情都可以在身边找到对应。全书的分析架构很简单,是文化/经济资本以及强/弱的列连表,由于不存在经济资本强而文化资本弱的情形,书中案例都是与经济文化双强的情形展开对比分析,突出差异。这些访谈非常信服地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从招生到公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学校招生与毕业的数字好看,不意味着学生几年的校园生活令他们感到愉快舒适和满意,能够让他们融入更好的群体。当务之急要做的不是大力撒钱,而是怎样给钱安排合适合理的渠道,自然而然地帮助有需要的学生。渠道建设要重于政策方向的扭转。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田雷老师主理的“雅理译丛”继《我们的孩子》《娇惯的心灵》之后引进出版的又一部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教育社会学佳作,从一位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黑人贫民子弟的视角,讲述美国精英高校里来自不同阶层与家庭成长背景的学生各自之间的区隔与分化。尽管本书脱胎于其博士论文,但丰富的田野调查与访谈素材,以及生动而流畅的记述笔法,让本书更接近于一部富有社会学学术底色的非虚构佳作。书中关于同属黑人的不同阶层学生拥有的差异化“文化资本”(布尔迪厄语)对其学习成长轨迹影响的精彩论述,让读者得以更为全面地理解种族、阶层、文化等要素对于社会分层与教育实现路径的多元影响。值得细读。

  • 卡卡云中君的评论

    大学不再生产阶级,大学为阶级加冕。或许应该有人来写一本中国版本的寒门子弟上大学,因为中国的大学运作让阶级差异显得更加有趣。

  • 南山梅.的评论

    读完这本书时,恰好看到陈柏峰老师在法学院新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提到了《寒门》一书。作为求学路上的前辈,我想陈老师经历了更多,也有着更深的体悟。但这本书对于我们这一类人有着相同的意义,我们是不同时代的“寒门贵子”,而这本书(部分)写出了我们在大学中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它虽不够好,但贵在真诚,恰如《读书的料》,满是泪与汗。而陈老师的演讲更是充满了力量,是我理想中学人应有的样子呀。

  • Blade King的评论

    强烈推荐,非常有可读性。比起同类著作,多出了两个方面的新意。一是聚焦了阶层/阶级问题,至少对于教育话题来说,几十年的去隔离化和肯定性行动,race/gender-based的政策是否能真正完全替代阶层问题。二是在两分法之外找到了政府政策而成的预科中学pp群体,精英大学之中文化上的融入,物质/家庭的抽离,很具有代表意义。同意最后提到的本源是结构而非个人问题,可惜作者没有展开。

  • fing fing的评论

    田野调查从学生个体的微观层面出发,特别聚焦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把穷学生分为PP和DD确实提供了一种视觉和语言,但是感觉还有更多分析可以顺着这个视觉做下去。个人访谈样本缺少亚裔学生是一个缺点吧。感觉亚裔学生的有关心理活动会和其他种族的学生有所不同吧。

  • TL的评论

    高等教育 雅理 不平等 寒门

  • 溯溪的评论

    作者以大学中的寒门学子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寒门幸运儿和双重贫困生,通过对其与高收入学生在发展同伴关系、处理与教授关系、应对学校的各项政策等方面的比较,阐明了预科学校、办公室时间说明、与教授交流等等的重要性,并对学校行政人员提出了顾及寒门学子感受的诸多意见,也为(准)大学生提供了大学的生存指南。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扶贫助学这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比如与录取通知书同步寄送的助学项目,比如寒暑假春节照样开放的饭堂,比如岗位众多的勤工助学…

  • 耳洞师傅的评论

    挺正经的质性研究,只是没觉得有那么好,但还是值得一读,也可推荐给大学新生。

  • 徐乐乐爱旅行的评论

    出路在于承认自己的实际处境,并解构自己的欲望。我们要努力,也要看到努力的极限,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要承认人生不止某个方面的竞争,大学里不止学业的竞争。

    同学们,进入校园后,我们会有很多困扰。我们需要应对这些困扰,学会适应,还要在适应中成长。“双一流”大学没有“废物”,只有心态需调适的“人才”。我们要清醒认识自己的处境,认识到视野不足和资源匮乏,完成校园适应过程。

    然而,接下来绝不是麻木不仁或怨天尤人,而应当树立健康的心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利用大学平台提供的资源,弥补短板,在适应中成长。

  • 小盛的评论

    202193 作者大篇幅阐述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提出的解决方案却隔靴搔痒 读书中双重贫困生的处事方式犹如照镜子 如何从根本突破内心的桎梏只有自己探索

  • 的评论

    有的书能拓展理论上的视野,有的书能为生活带来确实的帮助。对我来说,这本书属于后者。书的第二章展示了三类学生在面对与教授交流的机会和获取学校资源的机会时的不同态度,把差异归因为高中教育积累的文化资本。虽然为了得出自己的结论,作者可能有意地筛选了对自己结论有利的事例,以及像其他读者说的,结论可能过于简单了。但这本书对我的价值不只是他的结论是否足够有说服力。借助作者的田野调查,我知道了有着类似纠结的不止我一个人,这些纠结与困惑不是个人性格导致的,背后有着结构性的原因。如果能早点看到这本书,我可能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 龙舌头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讲精英大学里面的穷学生和富学生各种生活、学习、社交、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差别,简单概括:没钱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社交能力、企图心、自信心、事业心等,如何调整自己适应周围都是有钱人,是一件值得认真思考的事。

  • 豆友187732015的评论

    不是一本有趣的书,它很严肃很科学很认真,读的时候甚至有些痛苦,因为过于感同身受。中午看完了,不过才意识这本书只陈述事实,并没有告诉我解决办法。结尾的致谢把人都一一罗列出来太可爱了,真是非常真诚的作者呀。以及那个讲述研究方法思路的过程非常好,如果我之后会相关当年工作,应该可以借鉴。

  • Andersen y的评论

    学校打扫的阿姨围绕着昌平学生丢在垃圾桶里的红酒,各种都在“推脱”我才不喝红酒,你喝吧。食堂打饭的年轻女孩在工作的第二年拉了双眼皮。至于我们就有更多可以说了,但好在电影一直让我们有可能平等。书的内容太重复,但提出了惊喜的概念。

  • 羲和的评论

    两个小半天,在西西弗蹭完这本书。真应了那句“不值得买纸质,看看就行”。大量的现象描述,缺少了理论层面的探讨,更像是一本纪实文学。可能基于文化差异,对我的启发还不如《征途美国》大。
    喜欢的点:双重贫困生和PP生(忘记怎么翻译的了,privilege poor 在私立高中就读的贫困生)之间的对比,让我看到家庭之外的学校因素(差异很大的学校)也被考虑到社会化过程中。
    “校园派遣项目”,我真的觉得学校像是故意的,故意制造壁垒。让我觉得不够的是(失望的)DD对奢侈品的看法一章,只有现象没有深挖,没有看到我想要的。

  • 的评论

    为可以猜想到的文学性的感受,做一个社会学的访谈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