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社会Epub+Pdf

蚂蚁社会

作者:[德]尼尔斯·韦贝尔

分类:文化

ISBN:9787218146225

出版时间:2021-7-15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标签:
社会学 
文化研究 
社科 
政治学 
乌托邦 
德国 
思维 
社会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人像蚂蚁”这个古老的比喻,就像“比喻”本身一样古老。从作家到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们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人类社会的最佳组织形式;从单一的个体到整体的社会,从君主制到民主社会,从霍布斯的“利维坦”式全能国家到《美丽新世界》中的集权乌托邦,再到原子化、网络化的后现代社会,蚂 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象征性的解读,并与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社会形态形成了巧妙的一一对应。作者从社会学专著、小说文本,乃至电影文本出发,探索了这一类比的迷人历史。

在本书中,蚂蚁,成为人类社会的绝对隐喻。人不是“像”蚂蚁,人就是蚂蚁。

【编辑推荐】

☆ 横跨政治学、社会学、昆虫学、文学与电影评论

☆ 展现人类渴望从蚂蚁身上寻找文明前景的所有野心和企图

☆ 塑造人类文明的,是个体的自由,还是是集体的逻辑 ?

☆ 政治制度、战争体系、社会结构……人类社会的全部隐喻

【本书获誉】

这本书的主题看似距离我们很遥远,但蚂蚁是唯一的镜子,让人类可以将自己视为群众和集体的存在。甚至像韦贝尔展示的那样,我们与宇宙外星人的相似程度也无法和我们与小邻居们的亲密程度相比。

——《南德意志报》

韦贝尔这本书的优点之一是,它永远不会忽视蚂蚁的隐喻在科学和文学中的反馈作用。正是由于蚂蚁以社交昆虫的身份出现,并具有集体智慧的特征,所以蚂蚁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被象征性地解读——尽管情况大不相同。

——《文学世界》

韦贝尔原创性的文化史……预示了未来。在未来,塑造我们世界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而是集体的逻辑。

——《文化时间》

章节介绍

第一章 从类比到认同
像蚂蚁一样—一句自描述的老生常谈
政治动物
一句老生常谈的存续与变迁
通过比较来证明:蜜蜂与蚂蚁
蜜蜂和人类的恶习—从曼德维尔到哈耶克
明证性与偶发性
研究计划
人是蚂蚁
第二章 从利维坦到白蚁之国
脚注的复杂化
全能国家对个体主义的克服
超个体—蚂蚁与人的逆转
昆虫学家卡尔·施米特
领导问题
我们为数众多—通往二阶控制论之路
第三章 一个新昆虫物种的舞台
勤奋的工人:恩斯特·云格尔
昆虫学的文本结构化
超有机体的媒介
稳态与交哺:阿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第四章 群组成群
昆虫学的其他可能
奥拉夫·斯塔普雷顿的《最后和最初的人》
火星上的群体—关于另一种社会的新知识
斯塔普雷顿的通道
群体袭击
直接沟通:心灵感应的梦想
沟通的问题
蜂巢精神:共同意志的心灵感应宪法
群众心理学中的社会性昆虫

第五章 社会即蚁丘
一篇论文与一部小说
真正的真理与叛逆的人文学科
作为隐喻与作为模型的蚂蚁
不对称的认识论—作为社会学的昆虫学
危险的实地考察,或判反叛者死刑
外篇一:昆虫学—社会学通道
外篇二:没有个体的社会—功能主义的社会学取代
理解社会学
外篇三:惠勒与帕累托—社会媒介和平衡
外篇四:昆虫学的社会学生产力—惠勒与帕森斯,
威尔逊与卢曼
超级蚁群与精英—威尔逊的小说世界
使命、平衡与生命政治
群中之人:民主与愚蠢
利他主义或利己主义?
从基因到族群
外篇:社会的形象(视觉语义学第一部分)
一个形象表现所有情况—视觉语义的功能(视觉语义学第二部分)
道金斯—威尔逊之争
社会有什么用?自私的基因作为光杆司令
昆虫学启蒙与生物学现实主义
自然选择
第六章 探险与侵略
他人的误解
帝国的回击
对害虫发动毒气战
逆亚马孙河而上直到过去,进化论作为时间机器
欧洲的发现
蚂蚁创作的民族志
变成蚂蚁—用四个阶段
蚂蚁的反击—递归民族志与二阶控制论
物种的灭亡、种类与社会

第七章 结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五山的评论

    对《美丽新世界》的分析最为精彩,和蚂蚁社会形成完美对应。蚂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且一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的社会属性,这一点和《美丽新世界》何其相似!有的人生下来就是阿尔法,有的人只能是赛普西隆。没有个体性,所有人都为整体服务,通过把自己献身于伟大的整体而收获自己的幸福。蚂蚁社会在这里似乎是个反乌托邦的意向,但有趣的是,蚂蚁社会最早其实是以共和制的代表出现在研究视野的,可以说它同时承载了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两种意义。

  • 海星星的评论

    这本书的开头就很精彩,比尔盖茨飞在空中,看着像蚂蚁一样渺小的人说:“人,就是蚂蚁。”作者认为,商业帝国的领袖说出这种话,不仅仅是因为他确实站在高空,更是出于对自己商业和技术上的自信,这种自信可以让他高高在上睥睨众生。蚂蚁和人类在制度、等级上的深度交互由此展开,这也是这本书的主题。突然明白马云为什么要搞个蚂蚁金服了,本质上他也是个高高在上,把(996式牺牲个人服从企业的)员工当成蚂蚁的在上者。

  • 米妖喵的评论

    作为一名文学教授,韦尔贝在小说和专业文学中论述了大众社会对城市生活的反异化。蚁群作为一个简洁的象征,代表着城邦,也代表着匿名的大众。社会性昆虫可以看作是共和政体的先驱。韦尔贝认为,对蚂蚁的观察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观察,并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文化。蚁群可以用来表示军队、奴隶制度、巨大的交通流量、优化的存储系统和精心规划的运输物流。难怪律师、法西斯主义研究人员和社会心理学家也利用蚂蚁的分工和秩序之间的联系,来研究人类社会。

  • Soul的评论

    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以及对一些经典著作的再阅读,以及很多灵感。适合对文学研究和自然科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部跨学科著作中得到启发,重读那些将人们描绘成“大众”的经典作品,在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这种差异化的阅读提供了很多思考。

  • 晓林子悦的评论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跨领域硬核社科作品。德国人那种缜密推导的哲学思维以及深邃广博的文学修养,在作品中得到淋漓体现。作品引用了很多政治学、文学、社会生物学、昆虫学研究成果,不是资料堆砌,作者分析力度深刻,中译语感流畅。

  • 自有我在的评论

    《蚂蚁社会》并非简单的这样类比,大量的学者,大量的作家用蚂蚁来论证这种类比,而在这本论著之中,这些观点研究就汇聚于此,材料庞大而具体。这就是一部关于蚂蚁和人类类比这种最常见论述的“百科全书”,这有着大量的前人智慧结晶,当然也有着作者自己的精心研究。这本书虽然不好读,但确非常有趣而实际。

  • 笑研的评论

    这本书的一个优点是描绘了人们如何看待最多样化的社会模式。法西斯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帝国主义者,利他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都能在蚂蚁身上得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且这种对比都能在细节上得到应证,蚂蚁的丰富性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我们启示。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蚂蚁社会拥有复杂完美的群体调度运行机制,人类越观察分析,越意识到对人类社会潜在的绝对隐喻关联启示。也包括N多名著为此触发的灵感启示的导读段落,都很有意思。在读这本之前,还从未意识到“蚁人”,有如此有趣的背后象征含义。

  • 吴情的评论

    小小蚂蚁,大大文章,一部别开生面、富有创意的蚂蚁综合研究著作——主要关注点与其说是蚂蚁的生物学知识,不如说是蚂蚁如何“被”参与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关于政治理论、社会构想、文学想象、影像制造等等。仅此一部著作,足可以在学术界立足。

  • 芳煙的评论

    人是蚂蚁,一种隐喻,不知怎的我觉得有一丝丝惶恐。

  • 北灰的评论

    信息密度很大,出现了很多知识盲区,但并不影响整体的阅读体验,对蚂蚁社会的研究折射到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作者的研究充满深度和广度,不是那种死板的科学讨论,而是启迪性的想象,社会未来会成为什么模样本身是未知的,但从微缩的蚂蚁社会却又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可能性。

  • 赵水水的评论

    期待过高,有些失望。引用繁多杂乱,有趣的分析却太少。另外,书沉重且排版不佳,最后的参考文献竟有一百多页。

  • 小铮的评论

    书挺难读的,但讨论的一些问题值得深思。蚂蚁算是一个例证,社会的产生与其成员的理性参与无关,也非建立在契约之上。

  • Alexandra_xy的评论

    蚂蚁社会所具有的智慧有着巨大的力量,人类被这种力量吸引着、进步着,所创造出的新事物是否理性、是否有益于人类未来的发展,今时今日的我们也无从得知。

  • 月下黑的评论

    蚂蚁作为社会性群众进入人类的视线不过几百年,但近百年的研究却让人类深受启发

  • 小崔和小关的评论

    我们都是这天空下的一只只蚂蚁。

  • 空洞眼神家族的评论

    蚂蚁是从社会学上功能细分,资产阶级意义上没/巨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那样在工作/心灵感应群体感应?/这是一个政治上有趣的极具爆发力的模型,因为道德本质自原罪以降被被证明为极不可靠,而人们却可以很好地指望生物方案/利他主义?/从科幻小说、电影等多部作品提到的蚂蚁补充案例,但整体泛泛而谈没有深度

  • 白云千载的评论

    从社会性角度对人类社会和蚂蚁社会进行深度比较,期间涉及如《利维坦》《美丽新世界》《最后和最初的人》等多部著作以及社会学、心理学、昆虫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是一部非常精彩的昆虫-社会学著作。

  • defraicheur的评论

    一方面,蚂蚁的利他主义,缔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去等级制且依然高效运转的平等社会,另一方面,这种平等且高效,要求个人以“通过献身于伟大的整体来收获自己的幸福”,这就很《美丽新世界》了。即是乌托邦,也是反乌托邦。

  • 长门有希的评论

    翻译很烂,读不通顺。这倒是其次,主要是和我想的不太一样,没有详细介绍蚂蚁的生物社会结构,而是过多介绍人类社会与作者理解的蚂蚁社会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