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与文明Epub+Pdf

能量与文明

作者:[加] 瓦茨拉夫·斯米尔

/

Vaclav Smil

分类:文化

ISBN:9787510895401

出版时间:2021-5

出版社: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标签:
文明史 
能源 
科普 
历史 
科技 
世界历史 
商业 
历史思考 
 

内容简介

比尔•盖茨2017年度书单图书

高效利用能量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引擎

华语世界首次引进,加拿大历史学家、科学家瓦茨拉夫•斯米尔能量研究重磅之作

从远古采集社会到化石能源时代,全景展现能量利用与文明进化互相交织的历史

以能量为标尺,对人类社会的进化进行的一次有文化的、精确的分析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开篇语振聋发聩,奠定了本书讨论的基调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无所不包”的大书,既大气磅礴,宏观地回溯了采集社会到油气时代,人类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搜寻食物,到创造出足以更改地球面貌的毁灭性武器的壮阔历程,又细致入微,从都江堰的具体建设与规划思路到阿兹特克浮园的天才设计,从冬宫广场上美丽的亚历山大石柱的竖立过程到爱迪生与特斯拉的电流之争。……有趣的小故事,缀满了这部注定不易阅读的著作。不论是想要从能量的角度一窥人类文明史,还是希望看到一本另类的“百科全书”,抑或因对人类的化石能源使用现状感到忧虑而希望找到出路,你都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答案。

◎ 内容简介

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要想达成任何目标,能量都必不可少。大到改变板块构造的力量,小到微小雨滴的累积侵蚀,能量无处不在。通过将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为植物质的光合作用,生命得以形成。人类文明的存续更是依赖于各种能量——从化石燃料的采掘到光能发电。本书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量的利用之间关系的重要历史作了全面解读,范围上至远古采集社会,近至当今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文明。

作为唯一能够系统地利用体外能量的物种,人类利用能量来开发智力、制作种类丰富的器具——从最简单的工具,到现代最先进的内燃机和核反应堆。对化石燃料的利用开启了一个新纪元,对人类的农业、工业、交通运输、战争与武器、信息与通讯、经济、政治、城市化、生活质量和环境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斯米尔的研究是跨学科的,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全景式的视角。本书基于斯米尔1994年的《世界历史中的能量》,并作了大量增补和修订。在本书中,斯米尔组织了大量的新材料,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过去二十年中人们在能量研究方面取得的新成果。

◎ 专业推荐

《能量与文明》一书的作者从人类发展进程对能量的依赖谈起,诠释了能量利用对人类文明的作用,提出了一方面需要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合理地利用能量,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能量的来源,从两个方面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作者对能量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做了严谨的思考,期望能量更多用于推动文明的进步,而不是相反。总之,《能量与文明》一书值得能源工作者阅读和回味。

——李俊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原主任、扎耶德未来能源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这本书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客观地衡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文明水平。全书通过俯视人类的文明史,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那就是使用能量这个标尺。《能量与文明》一书能够让我理解文明如何发展至今,又将向何处去。

——吴军,计算机科学家

这是一本基于扎实研究的心血之作。只知道什么时代的人用什么方式取得能量是远远不够的,高级知识都在细节之中:这种方式和那种方式相比,消耗多少、取得多少、浪费多少,由此产生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差异是什么?当时的人被能量限制而未必能意识到能量这条线索,我们却可以掌握这个思考维度。

——万维钢,科学作家、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作者

有些读者试图从思想和主义的角度理解文明,但实际上,那些都是被修饰过无数次的说辞。想要拨开各种迷雾,就要从资源、武器、人口上入手。而这三要素都是由能量转换效率、获取能量的成本决定的。这本书,扎实就扎实在这里。

——卓克,科普作者

能量是贯穿宇宙运行、文明演进、社会建构、产业创新的通行货币。这本《能量与文明》揭示的这个道理,令我震撼。全书糅合了历史学家、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综合功力,帮助读者在一个全新侧面,重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及与之互动的社会。

——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类社会数千年,如何生产与使用能量始终是最大的主题。在这本书里,作者将人类社会运用能量的轨迹清晰地描述了出来,堪称智者的深邃思考。喜欢思考底层逻辑的你不应该错过。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能量与文明》追溯了人类的故事,以及能量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生产、使用、食用以及浪费的。能量在很多方面统治着我们人类社会。这是一本细节丰富的书,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似乎有些出于意料。在书的最后部分,作者总结了能量对文明所有主要领域的影响。这是一本让人类思考自身命运与未来的好书。

——李大光,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作者瓦茨拉夫•斯米尔教授通过一个有趣的角度给我们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控制能量的演化历史。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人类能够利用的能源形式,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能量是如何改变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且驱动其进步的,很是值得一读。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

在《能量与文明》中,斯米尔深入而广泛地解释了人类将能量转化为热、光和运动的能力方面的创新,是如何在过去一万年中推动我们的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比尔•盖茨

一部充满智慧、饱含怜悯的重要著作。

——《外交》(Foreign Affairs)

他(斯米尔)悄悄塑造了整个世界对能量的看法。

——《科学》(Science)

斯米尔是一个不允许真相被政治遮蔽的作家。

——《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人类所完成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获取能量的能力。有关能量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瓦茨拉夫•斯米尔是全世界顶尖的研究者。毫无疑问,《能量与文明》将是21世纪有关这一课题的最重要的指南。

——伊恩•莫里斯,历史学家、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西方将主宰多久》作者

斯米尔的非凡见解为我们阐释了能量在创造文明、维持文明的延续中的核心地位。本书立足于科学,对文明之间的差异保持敏感,内容翔实,是关于这一主题的权威性著作。

——大卫•E. 奈,历史学家,《百年流水线》《电气美国》作者

章节介绍

序言与致谢
1 能量与社会
能量的流动、存储和控制
概念与测量
难点与注意事项
2 史前时代的能量
采集社会
农业的起源
3 传统农业
共性与特性
农业集约化的途径
坚持与创新
传统农业的限制
4 前工业社会的原动力和燃料
原动力
生物质燃料
家庭需求
运输和建筑
冶金学
战 争
5 化石燃料、初级电力与可再生能源
伟大转变
技术创新
6 化石燃料文明
前所未有的力量及其用途
后果与隐患
7 世界历史中的能量
能量使用的宏观特征
在宿命论与抉择之间
附 录
基本度量单位
科学单位和转换倍率
能量大事年表
功率的历史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

书友评论

  • 伲凹的评论

    这一次,作者以全新的视角来思考文明发展的进程——他深入而广泛地解释了人类将能量转化为热,光和运动的能力的创新如何成为过去一万年来我们文化和经济进步的推动力——实质上它是对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能源使用和相关技术创新的一次相对完整的重新叙述,而这一切你或许并不会在典型的历史书上看到,甚至会有些枯燥,可它里面却包含了更广博的天地。

  • 一叶飘零的评论

    整个地球的发展史,或者说作为造物主宠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类获取、控制、利用能量的演化史。
    能量是贯穿宇宙运行、文明演进、社会建构、产业创新的通行货币。

  • 看书的人何必知的评论

    写了长评。总而言之,值得一看,但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在

  • 晓林子悦的评论

    以热力学定律为指导的历史解释学,一份较完整的人类熵账单。大历史的典型写法,只要有个篓子,很多东西都可以往里放。我们在这里面可以获取各种已经知道的,或者现在引起注意的各种元素。以“能量”为篓子,创意新鲜,作者的编织手艺不错。

  • 吴情的评论

    人类及其历史,都离不开能量这种真正通用的货币。然而,从能量的视角书写一部历史,显然难于上青天,因为很多相关的事实无法量化。不过,正因如此,本书更是难能可贵,因为能量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从农业技术进步、工业化的展开与推进,以及我们当下生活的基础。当然,能量无法解释的问题同样不少,比如从采集狩猎到定居农业的过渡。我们已经走上了使用能量的快车道,但这条路显然并不长久,而且极其脆弱,下一步该如何是好呢?

  • 碧月清风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类的文明史。它提醒我们历史的走向和能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能量虽不能左右人类的文明史,但它却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有重大影响。正确理解能量与文明的关系,先要了解能量是如何伴随人类成长的,人类由简单的捕食到如今的高能社会,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很精彩的一部书,打破我们固有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类文明史。

  • 默扉的评论

    能量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而引入能量的新模式,控制能量的转换率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适当的控制会让优秀的原动力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正如福克斯所说,“能量流动方式的每一次改进,结果都带来了文化机制的提升”,而如何平衡文明的发展与能量的来源和损耗,正是人类必须去思考、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 宝木笑的评论

    可以从两个维度阅读Vaclav Smil这本书。这是大历史观视角的文明史,切入点比较新,这类著作近年佳作不少,比如《棉花帝国》《海洋与文明》等等。另一个维度更值得我们深思,或者说是某种弦外之音。Vaclav Smil在书中虽未明确指出,但全书决绝地停笔于化石燃料文明,或多或少涉及了一些电力和可再生能源作为这种文明的延伸。这实际上将读者引向了一个不得不思索的终极问题:人类能否拥有颠覆式的未来?按照尼古拉-卡尔达肖夫对宇宙文明等级的划分,现在人类还未掌控可控核聚变,文明等级仅处于K0.72(一级文明的72%)。但K2级就需要能够利用整个恒星系的能量,比如布控“戴森球”。所以,就目前地球生态和国际形势而言,人类文明的未来真的会一片光明么?而这就是Vaclav Smil留给我们的开放式结局。

  • danyboy的评论

    不难理解的一本书,以能量的使用为视角,把人类文明史重新说了一遍。人类对能量使用范围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就是文明演进的过程。书的特色主要是作者搞了一套衡量能量的指标体系,用了大量图表,案例也不少,仿佛建立了一个“能量学”学科,由此,我们对人类未来的发展理应保持乐观。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

    许多历史发展都是一系列以有限的特定形式使用某种能量产生的结果。对不同初级能量的依赖给日常工作和休闲活动留下了不同的印记。用重锄头打碎石块、移栽掉落的种子、用手拔或用镰刀砍切植物根茎、用稻草烧火做饭、手工捣碎谷物(在19世纪末的中国农村仍然很常见)塑造的世界与使用强壮马匹组成的马队牵拉弯曲板犁、机械播种机和收割机塑造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与使用薪材的大型炉灶、蒸汽动力面粉磨坊(常见于19世纪末的美国)塑造的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同样,对不同原动力的依赖也决定了不同的日常生活范围和节奏。戴着马嚼子、鼻带、头冠、颈轭、项圈、背带和挽绳的马匹,马蹄铁的咔哒声,有着糟糕悬挂缓冲的车厢的震动,饲料袋中的牲畜口套,将城市街道的马粪扫起来然后运走以滋养郊区的花园——这些图像使人构想出一种生活节奏,不同于SUV等

  • 贺拔岳的评论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能量利用方式的改进密不可分,我们熟悉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先导都和新的能量利用方式的开发有关。《能量与文明》则是一部出色的人类能量利用史,让我们关注人类生产力提升的幕后功臣——energy,我们一日三餐需要获得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糖、盐分所产生的能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动物则间接获取太阳能。

    本书分为7章,首章简介了关于能量流动、存储和控制的相关概念。能量是唯一的通用货币,它通行于宇宙空间之中,我们可以从星际运转到热核反应,处处都有它的踪迹。然而关于什么是能量即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也难以清晰地回答。我们对于能量是什么仍然有很多悬而未决的谜团需要解决。能量的流动则遵循着著名的能量守恒定律,既不会平白产生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会突然消失,它只会不断转移。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熵

  • 薛定谔的猫的评论

    初中时读《战争风云》里面有一段讲莫斯科会战前亨利中校去苏联前线视察,有个坦克军官借着美国人到来的机会做动员,说了一段话,里面就有一句大意就是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内燃机的数量,当时就觉得这个视角很有意思。后来听吴军的课程,也讲了能量和信息的高效使用是发展的趋势。把这本《能量与文明》看完一遍,感觉至少自己有概念,很多事情的本质其实在能源的来源以及使用方式上,尤其是历史视角,比如为什么古代城市的规模受限等等。后面有机会再翻看几遍吧

  • sanliy的评论

    汗青堂的书纸质与油墨,设计都是有品质保障的。这本书确实提供了一个新是视角,即使它早就在2017年出版了英文原版。跨学科能文理相跨,这还是很考究著者学术水平的。

  • 星尘的评论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时代,从木材和木炭到化石燃料和电的主导地位。能量转化的发展史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每一个阶段,形成了一个高能文明,而能量则是构建这一高能文明所需基础设施的基石。
    能量让这个高能文明更稳定,同时人类文明对能量的过度依靠反而让不稳定性增加,这一悖论恰恰再次呼应了能量的双刃剑。

  • 南迦文的评论

    读这本书时,一个动态的画面时时徘徊在我的脑海之中——这便是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中的经典镜头:学会使用骨头作为工具的猿人,将骨头掷到天空,而下一个镜头则蒙太奇与骨头形状相仿的航空火箭飞行器。从史前文明时猿人逐渐学会工具使用,到现代社会人类利用高效率能源向外探索太空空间;从能量的开采、运输与转化,到能量的流动、储存和控制,人类对于能量的使用与掌控也在构建着自身的文明;从全体性的贫穷饥饿到“消费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着一边是过剩的产能,而另一边是倾斜天平下巨大的贫富差距…….本书资料丰富,详细的数据与案例诠解令我不断惊叹或许生活中忽视的细节,作者用精确的、量化的能量单位描绘出“空灵”的能量。而正是这种宏观鸟瞰地分析与微观上的详实论证,勾勒出了一幅人类的史图。

  • 蒋媛媛的评论

    能量与文明之间,有着一个“人”的变量。对于能量,我们即熟悉又陌生,可它其实如同氧气一般,无处不在,但我们甚少了解它。读完这本书,我对于“能量”的认知有了很大的改变,甚至加深了我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认识。把我之前对“能量”的琐碎认知,如同磁铁一般,形成了一个整体。

  • 白小树的评论

    从古猿进化成人,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到机械收割、转基因作物的现代农业,从冷兵器时代到热武器时代,人类文明史上的每次重大变革都伴随了能源的迭代,且为了完成迭代,人类也支付了巨额的能量为代价;这本书不仅是阐述能量与文明发展的百科全书,也是未来能源迭代与文明发展互为掣肘时,人类该如何选择的哲学命题。

  • 龙庭皓月的评论

    论述能量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作者从人类发展对能量的依赖谈起,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分别论述每一阶段人类开发和利用能量的主要方式及其对本阶段的影响,从史前的原始社会,到传统农业、前工业社会的传统能量利用方式,再到工业时代的化石燃料、电力及可再生能源,全景式的展现了能量利用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文明史。

  • kurillaz的评论

    深入浅出科普“能量”与“文明”发展进程的关系,给了一个新角度去衡量评判国家实力。人类能量发展目前就是“烧开水”,什么时候才会突破?走向星辰大海。

  • Creative的评论

    因着这本书,专门查了“内卷”这个词的原意和现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