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足的世俗社会
作者:[美国]菲尔·朱克曼
分类:文化
ISBN:9787544784337
出版时间:2021-1-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标签:
宗教
社会学
社会理论
社会史
政治哲学
文化史
伦理学
内容简介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为世俗幸福正名★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丹麦和瑞典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作者基于一年多的实地居住考察,深度访谈了近一百五十位不同年龄层次和教育背景的对象,得出一个核心观点:宗教观念淡薄的世俗社会不仅可能存在,而且完全可以做到温文尔雅、令人愉悦,给人们带来自足、幸福的生活。朱克曼认为,社会的高度发达与宗教并无关联,宗教的影响可以为社会带来医疗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同样有可能带来混乱、紧张和暴力。
【名人评价及推荐】
过去二十年的黄金时期,在世俗研究这个新兴的领域,朱克曼一直身处前沿。从《自足的世俗社会》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个中原因:行文精致,引人入胜,既依靠深厚的学养,又不乏睿智的思想。这是典型的朱克曼式作品。
—— 斯蒂芬·布利万特,英国圣玛丽大学学院神学与宗教社会学教授
大多数美国人坚信,对上帝的信仰是文明社会的基石。《自足的世俗社会》表明,这无非是一种听了让人受用的美国式奇想。如果发现当今大多数丹麦人和瑞典人竟如此不受宗教之累,就连身处美国的无神论者也会感到惊讶吧。对另一种世俗现实的这一瞥,既令人谦卑,又鼓舞人心——来得太是时候了。朱克曼的研究确实不可或缺。
——萨姆·哈里斯,《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说到北欧,你可能会想到安徒生的童话,想到美人鱼的故乡,想到在各种发达程度、幸福指数和廉洁程度排行榜上,丹麦和瑞典总是位居前列,那里似乎是一片无忧无虑的乐土。你可能想不到的是,那里总体上是一个世俗社会,宗教信仰淡薄。那里的多数国民虽不愿自称“无神论者”,却也并不相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他们可能会在教堂里举行婚礼,但仅仅是仪式性的,是在遵循一种文化传统。
的确,宗教有许多积极作用,比如提振人心、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教人宽厚仁爱;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极端的宗教势力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制造着动乱、纷争甚至杀伐。这本书并不是想说,没有宗教信仰必然会使社会和谐、繁荣,而只是说,宗教的缺失并不构成障碍,由此否定了一种极端的说法:“没有宗教信仰,社会必将灭亡。”
章节介绍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没有上帝的社会
第二章 延斯、安妮和克里斯蒂安
第三章 死亡的恐惧和生命的意义
第四章 莱娜、桑尼和吉特
第五章 世俗化状态
第六章 为什么?
第七章 多尔特、劳拉和约翰妮
第八章 充当文化角色的宗教
第九章 回到美国
附 录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祝羽捷的评论
人类到底需要宗教吗?是因为恐惧死亡、面对死亡、找到人生意义、生活苦难,这些普世问题才投身于宗教的吗?既然那么多人不再相信上帝,那为什么又要将宗教的仪式作用在自己的生活里呢?生活在信仰更多的国度和普遍无神论的国度的人们哪种更快乐,更不恐惧死亡呢?这本书里大量的访问,答案是开放的,讨论有意。
-
虾米的评论
出色的世俗社会研究。以丹麦和瑞典为例,作者质疑宗教信仰的天生性和自然性,及其所谓“人类生存必不可少或固有的一部分”,并证明有无信仰与个人品德和社会秩序之间并无必然联系。更重要的是,作者揭橥信仰的来源——人类的死亡焦虑和对生活终极意义的追索——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信仰赖以存在的基础。作为示范,丹麦和瑞典两国发展出一整套替代上述宗教功能的机制:相对安全的环境、完备的医疗、薪酬、税收、养老等福利体系,使大部分人免除对死亡的畏惧;对工作、食物、性爱、家庭生活等切身事务的高度重视,则使人们对何为生活意义抱持十分成熟的观念。两国社会的高度成熟还表现在,在剔除宗教的神学角色外,并不排斥其社会文化功能:人们通过社交和仪式,参与文化传统、加强身份归属,享受爱和友谊。这一点让人印象尤其深刻。
-
白兔水果糖的评论
毕竟作者生活在美国,基督教为主,从其角度提的问题看似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汉族人对其提出的问题无感,理论分析也一般。一下午翻完。没啥意思。
-
胡伍玄的评论
这本书既推荐给专心在此岸追寻幸福的人,也要特别推荐给另一类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已经动摇,甚至已经破碎,却无法找到证据,确信存在着一位人格神。
-
一茶的评论
针对北欧(丹麦和瑞典)和美国的宗教信仰问题,以社会学的视角、有限的取样数据及个人旅居期间的所闻所思,探究并尝试解释在当今宗教氛围极为浓厚的世界上,为何仍有群体反其道而行之?结论是:1宗教在历史基础中扮演的角色;2.移民问题;3.高度的种族、民族、阶级和文化多样性;4.政教分离;5.安全等级
-
译林·人文社科的评论
世俗研究前沿之作。揭示信仰迷思,为世俗幸福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