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丸与厌女症
作者:[美] 多娜·扎克伯格
分类:生活
ISBN:9787208187511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 编辑推荐
·卧底揭露美国社交媒体厌女风潮
·匡正被顺直白男误用的古典文献
◆ 内容简介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 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
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The Red Pill)。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
他们运用古典形象、古典学著作来推动白人种族主义的宣传,认为自己是智识权威的捍卫者,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继承者。
社交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民主化,但它也为那些持有反女权观念的男性创造了机会。社交媒体已经把厌女症抬到了暴力和恶意的新高度。
◆ 专业评论
这本令人不寒而栗的书讲述了“另类右翼”以希腊语和拉丁语经典的权威性为依托,在网上大肆传播的嘲弄、厌恶女性、种族主义和不良历史。扎克伯格在这本重要而及时的著作中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观点:我们需要在古代和现代世界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更具批判性的、不那么舒适的关系。
——艾米莉·威尔逊,著名古典学者,《奥德赛》英文译者
扎克伯格将红药丸网络社区描述为互联网的一角,由男性权利活动家、另类右翼、搭讪艺术家以及被称为“男行其是”的性厌恶社区所主导……几乎所有这些子群体都将古典文学用于自己的目的。
——《大西洋时报》
探讨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如何被当今的反女权主义思想家利用和滥用。
——《时代》杂志
章节介绍
导言
1 权力与“男性空间”
2 最愤怒的斯多亚派
3 奥维德方法论
4 何以拯救西方文明
结论
“红药丸”术语表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索引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基瑞尔的评论
原版的名字更加直接明了,“不死的老白男”。读的时候会明显有两个很粗暴的直接感受:1)后面长长的术语表,会让人感慨性别主题讨论中的“黑话”如此多;2)当中引经据典的分析,会很容易让人感慨“你们厌女可真‘高级’”。作者似乎没有选择更加通俗地表述,或引证更多的示例来触碰这里的讨论;而是在两百页左右的篇幅,毫无保留地释放、对准所有古典文本。读完之后搜索Donna名字,弹出的sibling…更是关上书本后的不可置信。【2024 #47】【文景·日心说 #3】
-
蔚蓝桑的评论
也许没有其他人会从我这个角度批评这本书:
对亚文化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看似是出于“维护多元价值观”、“促进对话和沟通”这种高尚的目的,但结果却是灾难性的。亚文化正是因为强烈的排他性,才能得以维系和存在。不伦不类的“社会学研究”,带来的结果却是把亚文化曝光(原本有多少人知道这玩意?又有多少人支持这玩意?),要么会带来亚文化的消亡,要么会导致亚文化内部的不正风气无限滋长。更何况,这些搞“社会学研究”的人,对亚文化能有多深的理解?
(不论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这种研究都是猥琐的) -
弥生的评论
哇这本出得挺快!揭露社交网络上的厌女社群,匡正被顺直白男错误引用的古典文献。扎克伯格的妹妹写的,非常学术的一本。
-
神魔无用的评论
第11页末段,(cisgender)原本翻译应为“顺性别”,为什么这里翻译为“直男”是否合理?于是我特别去翻了原版《老不死的白男》,这里译者括号里其实应该写(cisgender men),原版这里是cisgender men!
注释一级棒!不过纸张有点差,希望能出精装版!建议配合台版书《壞男人的紅藥丸法則》看看他们如何利用大量概念、古典学、伪科学等等制造红药丸觉醒合理化他们的话术套路吧!
以下摘录自《红药丸与厌女症》第18页“泡学家把精力集中在完善勾引女性的技巧上。对他们来说,引诱的技艺远不止是知道几段好的开场白。他们相信,泡学家通晓女性的真正天性,也明白她们怎样被社会调节着行动,他们还相信,他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知识使自己在女性中富于吸引力。这种特质被称为套路(having game)。” -
羣青的评论
假如未做好心理准备,真的很难平和地读完这本讲述男权活动家如何挪用所谓西方经典的书(怪不得那么多此类账号喜欢用死白男石像),不敢想象作者为写作付出了多少心血(以及翻过多少白眼)。读完《奥维德方法论》一章我忍不住想:同样是「二创」,有的人只能创破做人的下限,有的人则为这个非常需要以女性视角重读经典的世界,确确实实地带来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女子画像」。
-
耳環超美余老濕的评论
不得不说,读的是挺爽的,来自于全文间清晰可见的愤怒。我看有短评批判书有些地方情绪化,可能这来自于书籍一些尖锐有余分析不足的地方,但这本就不是一本严谨的学术书籍,没有这种情绪,可能书都无法成书。再说,这种愤怒,和学术会议上老白男被质疑学术后破口大骂孰高孰低呢?嘻嘻嘻嘻。
-
岩倉雙葉的评论
有些时候来自敌人的著作反而更具有启发性,《红药丸与厌女症》的作者恰好来自“大教堂”意识形态的核心,通过对于古典学的详实研究弥补了Nagle在《Kill all Normie》之中对于另类右翼思想史的焉指不详。从施派角度上,《红》是一本马基雅维利式的著作,将隐秘的教诲(男性圈的gatekeeping)向公众(女性)开放,从而培养僭主者,即cancel culture,但也有培养新的redpill的嫌疑。当然,《红》仍然存在着某种字里行间的隐微双声:尽管在后记之中,作者声称她想做的是在古典学学科之中的去性别权利,并指出哪些古典概念被白人直男误用了。但全书隐秘传达的意涵则并不包括任何“误用”或“忽视”的部分,它恰好是在证明red pill对于古典文学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文本急需被cancel。
-
死透气了的评论
2018年买英文版时没想到如今有机会读中译本。作者是脸书创始人的妹妹,但这本书证明这层关系根本没必要提。如果这算女性主义著作,那很可能是我近来读到的最出色的一本。译文精彩。
-
宫保鸡丁的评论
如果不改这个汉语书名我给它的评分也许会稍微高一点点,但也到不了四星,主要是作者研究方法的问题。之所以说改书名的问题是因为现在的书名给人的印象是“本书研究了作为一个整体的红药丸运动”(本书显然不是这样的作品),但实际上它研究的是“为什么美国(一部分)红药丸运动者着迷于运用古典学”。这是一个好问题,但也不足以令人眼前一亮,因为粗暴回答一句就够了:“诉诸自古以来是意识形态发明家们的常用武器”。如果要说“性别研究”,各类“男性主义”的确需要研究,哪怕再厌男的人,也需要“了解自己的敌人”。我搜了下豆瓣,目前名字里包含“红药丸”的中文书除了本书只有一本“泡妞学”,实际上欧美从批判视角研究这个问题的专著也不多,遑论东亚世界,期待后续有更高质量的作品。另外,译者古典学还行,汉语略差,笔记已吐槽,不详论。
-
盐少女的评论
“红药丸”对古典学(准确来说是部分死白男)的挪用明明既浅薄又片面,但还是有广泛的受众,让我一时不知该埋怨民智仍然停留在亟待提升的水平,还是感叹推崇该理论的男性实在自负而狡猾。其实“红药丸”的中心思想就是极端父权制复辟,建立真实的基列共和国,完全剥夺女性的主体性,这是对人类千百年来抗争和进步的蔑视,至于他们引用谁的只言片语来做论据,奥维德还是西塞罗,我觉得(对我而言)并不重要,不过能从古典学专业角度理解他们的谬误所在,还是很有意义。在如今incel和pua已经频繁对女性造成身心甚至生命威胁的境况下,就别再拿亚文化当作极端厌女群体的遮羞布了。
-
Nelly.L的评论
对男性天生优越的信念、对女性主体性的蔑视、对同族女性被外族男性占有的恐惧、对强奸指控的恐慌…不同国家的男权主义者或许有不同的思想资源,但他们思考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最有意思的是书中一个细节呼应了《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一个红药丸KOL怒喷丹麦女性“最不像女人”,难以用泡学攻略。这恰恰是因为,“她们并不需要依赖男人才能获得各种支持…尽管引诱指南声称男女要公平竞争,实际上泡学家往往在打压女性的社会中大量涌现,而泡学指南则教授男性怎样尽可能开发他们相对女性无穷无尽的社会优势从而收获性爱。”
-
韧勉的评论
本书是一部女性学者在西方古典学界争取自身地位的一次学术实践的纪实文学。在数据化厌女的时代之下,“红药丸”作为标签指代古典学界擅长操纵古代史料的群体,他们使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文献和历史来支持他们最格格不入的见解,并使之为当下关切有意义地发声。他们认为所有女性都是奸诈堕落的;白人男性在天性上比其他人都更为优越;女性在性方面边界感的存在只是为了被操纵和跨越;如果男性被赋予为女性做所有决策的责任,特别是性和繁衍方面的决定,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从中获益。性主义古典学家不能忽视“红药丸”这些圈子借用起古代世界来是多么容易。她们值得一个更好的互联网。未来世代的读者值得更好的关于古代世界的讨论,摆脱精英主义,既不盲目仰视,也 不妄自菲薄。
-
Leeesiku的评论
“红药丸”圈子如何挪用斯多亚主义、罗马诗人奥维德、斐德拉和希波吕托斯的神话来赋予厌女合理性。
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对这些古典文化做解析,作为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很陌生的人来说,读起来还是有一点吃力。
不过其实作者的论证核心并不是在解析这些古典文化的真正内涵。而是去揭示古典文化如何成为红药丸厌女的理论抓手。
想到几年前看到中国似乎也有亚文化圈子是要光复明朝、男性为尊的。现在不知还有没有。 -
雁字回时的评论
我发誓这是最后一次看翻译可疑的书,这种内容有点看烦了
-
宋星垂的评论
颠覆我们认知的是厌女很早就出现在希腊文献之中。其起源为:女性是寄生虫,一旦诸神授予男性无性繁殖的能力,他们将过得更好。
-
ly的读享生活的评论
这个作者是一只“愤怒的小鸟”,很会打嘴仗,学术界太需要这样凌厉的女学者了!
-
赵雨花的评论
角度新颖
-
无脸男的评论
在书店看的,名字有点激烈,鬼使神差翻开目录想看看到底讲的什么,结果被第三章吸引住,一口气看完了,关于QJ的阐述,除了从男性从权利角度等的阐述,其实也可以从女方角度出发,思考和洞察应该可以更进一步。
-
Molly的评论
古典文学不论中西都立足于当时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环境,而生产力落后又自然导致女性地位低,因此古典文学自然而然带有根深蒂固的性别立场。用这些立场来指点今日的性别讨论,无疑是反复踩着左右脚上宇宙了。这本书系统化讨论了近年的一些网络思想流派,不过网络舆论风潮变化快,还是需要更多拓展学习。翻译有点僵,可以感受到译者读得艰难,也把这份艰难保留在译文里传递给了读者。
-
秀逗君的评论
从女权运动兴起到现在已经快300年的时间了,哪个西方国家敢说自己的女性平权运动有中国做的彻底?当代西方社会的“厌女”情节,貌似是从特朗普时代开始抬头,其实仔细想想,是特朗普的上台加速了这一现象的抬头而已。自由民主体制下的女性平权运动,是没有彻底这一说的。很多读者不太明白社会语境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会激进的跟随上野千鹤子的批判声亦步亦趋,实在没有必要,国内社会永远不会有“厌女”现象的出现,不要把别人的事情随便安插在自己头上,才能做到客观公正的看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