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
作者:[英]大卫·埃德蒙兹
分类:文化
ISBN:9787542679000
出版时间:2023-1-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
“如果一座城市能产生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马勒、勋伯格、波普尔、哈耶克、克里姆特、卢斯——和希特勒——那么其中显然发生着重要之事……他们都渴望革除陈腐,以踏实、务实的新风取而代之。他们都不敬传统,但崇尚科学,拥抱进步,也都在推动统一化的议程……一切势利的旧时代等级制度都要一扫而空。”
“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预见到了事件的走向。要离开奥地利,有着各种理由,包括事业的发展;但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想法依然看似荒谬,他们大多数人仍然受着积极看待事态发展的诱惑,就比如弗洛伊德。 1933年,当听说自己的书在柏林被付之一炬时,他说:‘在中世纪,他们会烧死我本人 ;如今,他们烧我的书就满意了。’”
“人在流亡中,往往都做着回家的梦。但如果离别非常痛苦、屈辱,使还乡几乎不堪想象,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会不会考虑回维也纳?’‘不,决不会!’……离开奥地利后,学圈成员生活的一大惊人之处就是他们适应英语的速度……亨普尔告诉女儿,他做梦都是用英语做的……用英语交流代表着与过去的心理决裂,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本书从活跃在两次大战间的一批科学、哲学界知识分子们形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约70年的相关“硬文化”兴衰嬗变,既涉及我们熟知的罗素、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哥德尔、波普尔、包豪斯,更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枢纽性人物……他们一起点亮的旧大陆文化盛焰已在时代风雨中熄为余烬,四散的星火是否已然燎原?这幅宏大画卷不但覆盖欧美,包含科学与文艺的新气象,更有风云骤变,以及战后新哲学的硬核……性格决定命运,也与个人文化观暗暗相连。其中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也许就是温良的豪门学术明星石里克,唯一一个被无端刺杀的人。
★ 维也纳黄金时代尾声的学人群像
两次大战间的维也纳,一方面大众处在货币贬值、心绪不安的境地;另一方面是文化的繁荣,现代主义的科学、哲学、文艺、政见都走上了新高度,活跃在讨论室、沙龙、咖啡馆、博物馆等空间之中……追求成为世界公民的新型犹太人,更是其中的代表乃至枢纽型人物,他们憧憬着进步和平等,甚至吸引来了列宁和托洛茨基。其中的代表性群体,就是反对旧形而上学、倡导逻辑经验主义哲学的“维也纳学圈”。
笼统而言,维特根斯坦是这个学圈(以及凯恩斯)的神(罗素是施洗约翰);学圈领袖石里克,这位普朗克的高足、爱因斯坦激赏的后辈,是维氏的虔诚门徒。宽厚的石里克也是波普尔的博士答辩导师,但认为波普尔“为人粗鲁,哗众取宠,是个不容异说的恶霸”;尽管如此,石里克并不在意波普尔批评乃至挖苦自己——但挖苦维特根斯坦可不行!学圈骨干还有纽拉特和卡尔纳普,后者对维特根斯坦不以为然。维特根斯坦性格糟糕,表达独断,精神不稳定,但跑路嗅觉敏锐,为数很少的一生交好有拉姆齐和卢斯。同样和建筑界(包豪斯)有良好关系的,还有博物馆主、社会改造者、超聒噪大型“社牛”纽拉特。英国青年数学家拉姆齐曾亲至维也纳接受弗洛伊德的长时段精神分析。维特根斯坦的豪富家族,还是理查·施特劳斯、克里姆特等许多艺术家的恩主……众多人物,就这样织造在一起。
然而一朝风云变幻——不,风云一直在变,只是常人往往一朝方始惊醒……
★ 思想史和外部史相结合,能提供怎样的镜鉴?
科学、哲学、心理学、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可能都有其所处时代的共通气质?不迷信传统和权威、只遵循理性和证据的思维方式,为什么在很多时代都受到保守派的忌惮和打击?同是逻辑经验主义者或者同情者,为什么彼此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争论,甚至断绝往来?谁早在1931年就迁居外国,谁又到了1939年还从海外返回奥地利?他们的性格、判断力和学术趣味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学界人士逃亡时,在资源和失落方面,有怎样的共性?历史的行程,对学者个人及学术风潮的走向又有怎样的影响?……
★ 追求科学精神,造就了怎样的哲学和哲学家?
“逻辑经验主义”不似“存在主义”那么广有受众,但它的潜流余续,是今日学院哲学的础石。比如奠定二战后美国哲学研究基调的蒯因,就是维也纳学圈的学生甚至成员。学圈内部也有学术甚至处事争论,但追求清晰的论证和证据,亲近科学方法,不迷信传统,拒斥天启般的形而上学,憧憬社会公平,是他们共同的底色,纽拉特说:“我们的共同点将保留下来;我们的差异是时代的产物,会逐渐消失。”海德格尔也是他们共同的敌人。早在海德格尔刚刚出名时,卡尔纳普就激烈抨击其作品。波普尔则说:“只要读过海德格尔的原著,就会明白他是一个怎样的骗子……用绝对空洞的陈述,拼凑出空洞的连篇废话……我呼吁各国的哲学家团结起来,决不再提海德格尔,也决不再和其他为海德格尔辩护的哲学家交谈。这人是魔鬼。我的意思是,他对他可敬的老师表现得像个魔鬼,对德国也有着魔鬼般的影响。”
★ 一幅见微知著的欧洲画卷
主楼大学,学院联盟,教席、编外教授、授课资质和Habilitation,文理中学、实科中学及市民业余学校;高桌晚宴,有轨电车,巴洛克式宫殿对峙直线条大厦,历史上多次改易国籍乃至名称的小城,更有众多的小街、咖啡馆、故居、学界协会、民间团体、国际交流甚至上课时间后的c.t.……在这里,你能了解到旅游攻略之外的,既是近百年前的、也是当下的欧洲。
章节介绍
前 言 1
致 谢 5
1 序 章 11
2 小公鸡和大象 17
3 逐渐扩大的学圈 31
4 秃头法国国王 52
5 维特根斯坦施魔法啦 60
6 红色维也纳的纽拉特 85
7 咖啡与学圈 97
8 建筑与沙发 110
9 石里克不喜欢的礼物 129
10 外国的陌生人 144
11 漫长的仇恨 161
12 红色维也纳的黑暗岁月 180
13 哲学论争 199
14 非正式反对派 225
15 喂,你这该死的混蛋 234
16 学圈活在心中 247
17 出 逃 255
18 辛普森小姐的“孩子们” 270
19 战 时 282
20 流亡后的岁月 306
21 遗 产 335
出场人物表 351
年 表 358
注 释 366
部分参考文献 383
专名对照表 392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小波福娃的评论
有趣极了,晚点补评
-
把噗的评论
维特根斯坦不愧是天才,在群星闪耀中熠熠发光。
-
bookbug的评论
一本详实的群像式写作。石里克作为维也纳学圈的核心人物,其辉煌学术和陡然遇害虽非学圈兴衰的唯一标志,却也反映出两次大战之间聚集在维也纳这座欧洲名城内的一大批哲学、科学、数学、逻辑学等领域进步知识分子的学术和生活群像。石里克生于德国,却选择在维也纳大学度过学术生涯最富成效的十几年,同时聚集了一群才华横溢志同道合的知识分子,领导了一场震撼哲学世界的运动,而没有在本国随波逐流,本身就是思想上的进步和独立。如果说学圈让当时的维也纳成为对科学和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的灯塔,石里克就是其中一道璀璨的亮光。他的遇害及其背后被无端卷入的八卦和误解,同样也能折射出当时欧洲的思想及政治环境,特别是以犹太人为名的谋杀动机(石里克既不是犹太人也没有反犹思想),恰恰是彼时甚嚣尘上的反犹主义的某种体现。之后的战争则成了不归路
-
枨不戒的评论
值得阅读的一本书,配合《昨日的世界》一起食用,风味更佳。
-
momo的评论
已交付印刷 预计下旬入库。就 这个时代 人人都该读一读 进可飞升,退也可以想开点儿
-
滕雅望的评论
这本书带我走入“维也纳学圈”,也首次接触到“学者共和国”的理念,还了解到奥地利的普通老百姓是否需要这些科学的道理的真实情况。比如马赫不太相信人们可以有意义地讨论科学之外的世界,这引发了他与波尔兹曼关于原子是否存在的热烈讨论。有好几个科学理论都设定了它们的存在,但对马赫来说,“原子”不过是心理构造,因为(在当时)它们无法被测量或感知到。最后,科学将证明波尔兹曼是对的,尽管更深层的哲学问题——关于无法观察的实体的陈述,有什么甚至没有意义——仍未获得解决。在19、20世纪之交,马赫发展了相当多的追随者。他甚至影响了爱因斯坦的智识轨迹。在爱因斯坦发表大胆的新理论之前,马赫曾批评过牛顿的空间和时间概念。马赫纳闷的是,如果“绝对时间”是不可探测的东西,那谈论它有何意义……
-
你马的评论
正在看!引人入胜!
-
苏野的评论
在时代和欧洲以及其思想和精神的复杂场域之中,从内与外纵向梳理维也纳学派的兴起、衰落与遗产,偏向于通俗和轶事,学术性的分析线条化。书中石里克的着墨并不多,他的领袖气质和主导作用基本没有体现出来。
-
闵中智的评论
对二战前的维也纳学圈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做了简单介绍,还算流畅,封面装帧好评。
-
猫喵猫喵猫猫猫的评论
前面还不错 循序渐进 能对学圈的人物有还算细致的描写,后面就优点快进的感觉了。不过总的来说,能看这些哲学家本人们在现实里的模样 还是挺有趣的
-
今天也要开心鸭的评论
以小见大的人物群像
-
Smoky的评论
看标题以为又是一本讲知识分子公共精神衰落的书,结果是一部Vienna Circle哲学家的历史,而且是一本远远超出期待的绝佳好书!我一时说不清,但作者的笔触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三言两语就把维特根斯坦、罗素、波普尔、马赫、石里克、门格尔这些人的魅力/魔力展现出来,而且令人难以忘怀。大年初一清晨坐在床上读这本书,我感觉很值。
-
Vessel的评论
从秩序的逻辑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文明奠基于广义的形而上学。这倒不是说,反形而上学的进步知识分子捣毁了文明,而是说,他们或许正如希腊文明末期的智者们和中世纪末期的唯名论者们,乃是文明变化重组的一个表征。因此,从历史的长视角看来,我们时代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或许只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过渡期表现,这个过渡期还远未结束,而所谓逻辑实证主义只是一个次级转换期的小小涟漪,是十九世纪文明在维也纳的一次消耗性绽放。任何形而上学魔咒的力量都会因多层意识形态化而逐渐衰减,人类生活呼唤生机勃勃的新形而上学。但形而上学是从末端向根部的追溯,越是复杂的文明便越是枝叶蔓生,越是难产,越是要经过漫长的混乱和竞争才能变得根茎粗壮,有时候这种重塑还会一再延宕,靠着肤浅的流行意识形态来续命,这大概就是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
-
地上丝绒的评论
写作是流畅的,内容见长评。
-
麒麟的评论
如果一座城市能产生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马勒、勋伯格、赫兹尔、凯尔森、波普尔、哈耶克、克里姆特、施尼茨勒、穆齐尔、卢斯、克劳斯——和希特勒——那么其中显然发生着重要之事。这本书是以讲述一群一战之前,一群维也纳哲学学者们自发成立的“维也纳学圈”的历史,以及这些哲学巨匠们的精彩人生、重要哲学思想为线索进行讲述的哲学家的故事。
-
务光的评论
很久没有看过像这本一样让我欲罢不能的书了 // 分析哲学早期八卦史 就像 物理或数学家的人生经历一样 可以从不同角度重新为我们注入对理性科学的热情 // 而在研究“分析形上学”之余,看自己的前辈们如何“制服”形上学又会产生一种俄狄浦斯式的快感 // 光是八卦这一个方面就值得五星好评了。
-
雪颜冰影的评论
耀眼的出场人物列表,
高端朋友圈玩法 。
科学边界……
。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基础是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科学哲学是指科学的方法论,科学发展过程中和哲学思想是一种互相促进、压制、融合、反抗的复杂关联。我自己的理解”——木掌柜
。
这就二刷 -
殷顽民的评论
背景各异的这群知识分子结成维也纳学圈,当然是智识的风云际会,亦未尝不是在两战之间动荡不安的中欧社会以智识为纽带的抱团取暖。随着经历激烈重组后政治走向至暗,学圈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虽然读者们可以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聊作慰藉,但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沉沉夜幕的笼罩下,他们的故事仿佛是一个关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常讲常新的寓言
-
喝红酒养身体的评论
在面临极权主义灭顶之灾的中欧堡垒里,一群人用语言和逻辑挑战形而上学的利维坦。而他们思索的起点不是空中楼阁般的玄谈,而是孕育了克里姆特、卡夫卡和勋伯格的卡夫卡。只不过他们选择了文学解释这个世界,有些人选择了逻辑与科学。然而他们的问题和关怀却是共同的,那个诞生于欧洲的美好年代,可以包容所有认同和奇思妙想的维也纳,是如何在反犹主义和地缘战争的威胁中微妙地取得平衡并生存下来。而当大洪水真正到来,维也纳成为了地狱之后,他们一边用哲学抵抗纳粹和非理性的诱惑,一边恋恋不舍地回望那座孕育了这一切的城市。
-
深溪虎的评论
提起维也纳会想到什么?金色大厅,维也纳咖啡,约翰·施特劳斯,炸牛排与苹果卷,美泉宫……那如果我们把时间局限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呢?作为奥地利的首都,似乎只是另外一个奥地利人从狂妄到毁灭的起步而已。但是欧洲的心脏,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并不是那么简单,就像本书涉猎的哲学家圈子,其实揭开了面纱下的另外一个世界。要知道,所有的流动,无论是人,金钱还是演变为最激烈的战争形式,一开始都是从思想的流动开始的,只是没有那么为大众所知而已#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