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单身社会Epub+Pdf

超单身社会

作者:[日] 荒川和久

分类:生活

ISBN:9787213104626

出版时间2022-5-1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标签:
 

内容简介

★ 不是不能结婚,是不愿意结婚

★ 回应越单身越快乐问题的蓝宝书

——————

◎ 未婚者是社会公害吗?

◎ 职场女性不结婚了吗?

◎ 男人失去恋爱能力了吗?

◎ 不结婚的人不能晋升吗?

◎ 9成未婚者想结婚是弥天大谎?

◎ 结婚是因为钱,离婚也是因为钱?

◎ 有孩子和家庭的人 生才是完整的?

◎ 比起终身未婚,终身无子问题更可怕?

◎ “催婚”如何 演变为职场“单身骚扰”?

◎ 何为女性“高嫁”、男性“低娶”心态?

◎ 为何中老年夫妇的“熟年离婚”越来越多?

◎ 为何我们不再憧憬婚姻,不再依赖婚姻排解孤独?

◎ 单身经济时代,将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

◎ 单身生活者的安全感又该如何获得?

※ 全景式诊断日本社会单身群体思想、生活、消费状况,深入剖析日本单身社会根本成因。

※ 单身已然成为一种无可避免的全球性趋势,无论在日本、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

※ 比起生理上的一个人的状态,心理上被孤立才是更严重的问题。

——————

在日本,

1980年,有家庭主妇的家庭是1114万户,如今双职工家庭则达到了1000万户以上;

2015年,男性的终身未婚率为23.4%,女性为14.1%;

2015年,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1.1岁,女性初婚年龄为29.4岁,男女平均初婚年龄比1990年均推迟3岁;

近年来,共同生活20年以上的“熟年离婚”比例逐年上升,越来越多的40岁以上未婚女性不愿结婚;

2035年,将有4成男性和3成女性以终身无子状态度过一生。

——————

随着未婚率、非婚率、离婚率逐年攀升,以及丧偶导致高龄单身者的不断增加,2035年,日本将有一半人口是单身!日本在走向老龄化社会的同时,也在率先成为“超单身社会”。

本书以大量数据立论,深入剖析日本单身社会的成因,以及个体的生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观的变化,提出“单身经济”崛起的商机和对应策略,并对未来的两性关系发展提出大胆预测。

无论是否结婚、生子、组建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面临成为“单身者”的风险。但单身并不意味着切断与他人的所有连接。只要提升“独自生活的能力”,好好“爱自己”,即便一个人也能享受幸福的单身生活。

章节介绍

第一章 持续增加的单身人口 001
◆ 终身未婚率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007
◆ 未婚人数增加的原因 012
◆ 未婚者是“社会公害”吗? 016
◆ 比终身未婚率更严峻的终身无子率 019
◆ 日本人根深蒂固的结婚观念 022
◆ 结婚的利与弊都和钱有关 029
第二章 社会不接受单身的人 037
◆ “有9成的人想结婚”是一个谎言 039
◆ 职场女性的增加加速了日本社会的非婚化 042
◆ 工作越出色的职场女性,其未婚率越高 047
◆ 女性的“高嫁”想法 051
◆ “单身骚扰”——社会对未婚者的精神虐待 057
◆ 不结婚的人不能晋升 063
◆ 日本社会不接受缺乏协作能力和共情能力的人 066
第三章 男人们厌婚了吗? 071
◆ 男人们失去谈恋爱的能力了吗? 073
◆ 男人没有能力做爱了吗? 076
◆ 男人不会表白了吗? 080
◆ “交往前要表白”的文化从何而来? 082
◆ 日本男人与生俱来的被动性格 084
◆ 男人是因为没钱才结不了婚吗? 089
◆ 男人不管到了什么年纪都喜欢年轻女性的原因 093
◆ 如何分辨不结婚的男人? 098
第四章 结婚后又回到单身的人 101
◆ 孤独的老龄单身女性 103
◆ 每3对夫妻就有1对离婚的时代 105
◆ 不断增多的“熟年离婚” 112
◆ 离婚的主导权在于妻子 117
◆ 丈夫们需要一个“人生三段计划” 124
◆ 夫妻双方均为初婚的比例下降,再婚比例逐年上升 127
◆ 江户时代的离婚率居世界首位 131
◆ 江户时代的离婚也是因为“钱” 133
◆ 江户时代的男女都很自立 136
◆ 离婚后容易轻生的现代日本男人们 138
◆ 过于依赖彼此的日本夫妇 140
◆ 单身家庭将达到4成 144
◆ 将家人视为自己责任的悲剧 149
第五章 单身族们的消费 155
◆ 引领消费的单身者们 157
◆ 单身男性的消费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消费 162
◆ 一个人生活的时间增多 167
◆ 消费的单位从“群体”变成“个人” 171
◆ 随时代而变化的消费意识 172
◆ 从物质消费到体验消费,再到情感消费 178
◆ 正因为尚未完成,才能持续产生成就感 185
◆ 消费的形态正在发展为“个体对个体” 189
第六章 单身社会的未来 193
◆ 单身生活者不幸福吗? 196
◆ 已婚者和单身者的“幸福仓库”不一样 199
◆ 单身社会并不是孤立社会 203
◆ “单身充实”这类词语出现的原因 205
◆ 独自生活的能力是必备能力 211
◆ 独自生活的前提是与他人建立起联系 216
◆ 要想独自生活,必须要爱自己 219
◆ “真正的自己”在哪里? 222
◆ 技术奇点与单身社会 229
◆ 家庭和单身社会并不是对立的 234
后记 244

网盘地址:

超单身社会Epub+Pdf

书友评论

  • 叶酱的评论

    “再过十几年超过一半人的都是单身了”,书里有引用不少调查数据,但也有不怎么严肃的吐槽。当结婚弊大于利的时候,选择单身就是很正常的趋势了……

  • kokomi的评论

    里面不是案例,大部分都是统计

  • 祁十一的评论

    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很有意思,说20年后日本一半的人过着单身生活,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现象。不知道会不会是中国的未来。

  • 糯米饭桃子的评论

    看上去很丧,但看了以后,就觉得一个人单着也是极好的。作者作为广告行业从业者,为了服务客户做了非常多的数据分析,吐槽也是蛮有意思的。比如职场骚扰、怀孕骚扰,都是女性必然会遇到的讨厌事件。

  • 昜Sunny的评论

    作者是广告业的同行。有分析,有吐槽,还有脑洞~挺不错的。

  • Jacques的评论

    又可名为《图表解读!日本单身现象百科全书(袖珍版)》。原本以为是一本轻松的小册子,没想到有这么多详实的调查数据作为论据,仅数据图+数据表就高达64个,其中不少令我震惊,国内研究者不妨根据本书按图索骥。“单身”之下包括了晚婚、终身未婚、离婚、丧偶,每一种类型都详细涉及了。不同于专门讲女性贫困的那些书,作者不仅呼吁一个对单身者宽容的环境,还讨论了单身社会的消费趋势——便利店和陪伴机器人都有市场潜力。作者设想用人工智能代替真人相亲,挑选与自己性格契合的人,看对眼了再去线下约会——这跟偷偷看友邻的豆瓣足迹好像差不多?作者最终超越了传统婚姻和家庭的概念,认为“单身社会是一个大家健康相连的自立社会”,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不仅需要社会组成单元的多样性,也需要每个人自我身份的多样性。

  • another.的评论

    开头看到那么多数据以为是严肃社科,读着读着发现作者根本就是在吐槽嘛,中间因为一些奇妙的知识点读得很愉快,紧接着突然接收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商业机会,后半段作者又开始鸡汤+脑洞……总之,怎么长得这么严肃凝重啊!明明是本乱得很有趣的书。

  • 花落荡漾的评论

    看的我喘不上气

  • 江湖骗孑的评论

    读书日网店打折购入,读罢还是觉得小贵。十分易读的一本书。作者作为广告人,可能是基于其工作风格,行文数据明了、论证通俗,完全的大众读物。估计难缠的甲方没少应对。不过观点对于青年单身人士而言大都是显见的观点,思路平顺,对于单身这个议题没啥新异见解。适合对单身现象有偏见的中老年人士阅读纠偏。

  • Yuyu的评论

    要拥有不停追求幸福的行动力,要拥有对微小幸福的感知力

  • 一头小毛驴的评论

    书里讲了单身及扩大的情况,但是分析及对统计的使用,跟期望是有差别的。单身有主观、非主观,能改变的只有非主观。这时候要向谁建言?是不是要改变?能做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拟定很多对策。本书讲的还是描述现象阶段,更多的没办法触及。对于国内来说,也有非主观单身群体,但是原因与日本相差极大。

  • 凉月1985的评论

    吐槽是亮点。作者还给出了江户时代的例子和数据,颠覆了我们对现代社会比封建时代更开明的认知,这点更有意思。

  • Li2CO3的评论

    职场上的上司和同事问你什么时候结婚,也给女性造成一种压力,所以可以认为这也是一种职场性骚扰。我们虽然说单身的我们想成为怎样的人都可以,但是这个社会甚至超越我们很多年的日本也还是没能做到完全的不婚社会。让更多的夏娃成为她自己就好,而不是来自亚当的肋骨又诱惑他。除开亚当,夏娃也超他妈忙有自己的事要做好吗。

  • slowlycatcher的评论

    说是鸡汤吧,统计学的数据列了不少。说无聊吧,提的问题很有意思。但是整体看下来,特别像一篇篇公众号10万+的文章攒在一起。答案基本上都是基于统计数据给出的是或否,而没有why和how。单身的人只需要记住一点:单身自由,单身无罪。不需要愧疚,更不需要数据自证“清白”。非单身的人倒是应该多看看这种书,反思一下那些有意无意的“单身骚扰”所制造的单身焦虑,不过他/她们大概率是不会看的。

  • 岂能无怪哉的评论

    挺有意思的。作者认为,这个时代已经变成了让每个人能够自由做出判断和多种选择的时代,这是每个人应该有的自由,同样也是每个人要背负的责任。暧昧的知识,情绪化的议论没有任何作用。人们应该更关注“个体”,即进入单身社会,每个人应该具备的意识和能力是什么。“单身社会”是由主动、积极地选择单独生活的人构成的社会。“独自生活的能力”并不是指忍受独自一人的忍耐能力。要获得“独自生活的能力”,前提就是要与人建立联系。拥有“独自生活能力”就是即便在物理上是孤身一人的状态,但是在心理上也能毫无孤立感地生活。因此必须脱离对一个东西或者一个人的过度依赖,要主动与社会建立联系。与其提倡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而结婚,不如优先考虑构造一个让人们即使不结婚也能生孩子新的社会体系。

  • 张小唯的评论

    结合统计数据和分析,强调一种观点:并非推崇不婚主义,而是面对客观现实。不愿结婚的年轻人不去抱怨环境,上层也不要以玩命催婚试图挽救少子化,大家应该解决问题,而不是想着解决彼此~无论是已婚,未婚,不婚主义者,所有人都有可能面临“单身”问题,离异,丧偶,未遇良人等等都可能发生。拥有独处的能力,自立于世,比过分依赖任何关系都靠谱。世界丰富多彩,遵纪守法之下,每个人本就拥有权利去做出选择。那些所谓的善意催促,可真是让人厌恶啊~原本的岁月静好,总被长舌叨扰。大半夜做个离谱的梦,等我有钱了,把那些聒噪的养生魔调统统改为嗷嗷大叫:这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宝宝们冲啊!去疯去浪!去做自己!别管旁人婚没婚生没生!不吃你家大米!人生苦短!做自己!(丧失理智ing……)

  • 海带岛的评论

    与很多日本非虚构写作不同 这本书基本没有使用个例 而是采用了大量调查数据论证 发现了之前的一些误区 比如众人以为的平成男子比昭和男子更加草食性的说法实际上与数据显示相悖。如我们知道的那样 质变性改变日本结婚率的事件是平等雇佣法。作者的观点很明确,少子化不能靠结婚率解决,而是应该创造结不结婚都可以平等拥有孩子的社会。

  • Askar的评论

    日本人真的很喜欢这种清汤寡水的研究报告式专著吗?选题很有趣,但就是分析实在是太肤浅了。

  • HeliumTrois的评论

    很多统计数据很有意思

  • 蕾司令Riesling的评论

    书里用大量的社会调研数据和案例,说明了单身社会是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人人甚至都有可能经历单身生活(考虑到东亚最常见的老少配婚姻,女性又比男性平均寿命长5年左右,已婚女性依然很可能在晚年度过十多年的单身岁月)。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提前想一想了:如果我注定会度过十几年的单身生活,我该怎么去过会更享受而不是更孤单,好的生活状态到底需要什么?一定是婚姻和子女吗?书里提供了一种更偏心理学的答案,还蛮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