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作者:刘天昭
分类:小说
ISBN:9787542663559
出版时间:2018-10
出版社: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标签:
小说
内容简介
“她不过是想要知道人要如何生活才是正当的”
70万字自传体小说,从姥姥家的炕席缝说起,写出这整个世界。
狂妄、结实,精细、深邃,繁复、广阔,势大力沉、超越期待。
【编辑推荐】
1. 作家刘天昭70万字自传体小说,写出了这整个世界——主人公以过度燃烧的意识将日常生活中大片的、转瞬的灰暗无意识照亮,以浮动不确定的视角看到许多故事、许多人生的片段,这些故事在她以第一人称追述往事的章节中得到细密的展开,以隐秘的家族史折射出繁复的人性光谱、广阔的社会生活和深刻的时代变迁。
2. 这是一本云烟之书——这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故事,讲述一个人在青春末期试图将人生与世界彻底想明白、并且以为非如此不能开始生活的努力。主人公持续地观察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剖析内心缠绕的情感、欲念和思想,绝望地想象一个坚实纯粹的自我。在书中,作者放纵过度醒觉的意识和永不止息的怀疑,复活那些精神上的具体,让语言不断重复、循环,像海浪推沙,撞击边界。
3. 这是一本具有冒险精神的先锋之作——作者以一种可怕的野心,试图突破文学对“真实”的修饰和遮掩。作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一边试图理解生活一边对自己的理解充满怀疑,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比书中的社会生活或者历史记忆都更具时代感,呈现出这个时代最深处最紧张的精神内核。
4. 这本书真实得令人震惊——它完全根植于此时此地,描写了70后和部分80后的人生经验——不仅是童年生活的集体记忆,还有成年之后的迷茫困惑。作者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许多同龄人不愿意面对、甚至不希望被写出来的东西。那些令人不安的经验,经由文学的处理和再次呈现,带给读者的却是深沉的平静和勇敢的力量。
5. 这本书并不难读——虽然作者经常会“想太多”,但是那些想法都是老老实实地写出来的,没有任何故作高深的地方。跟着作者的思路走远,会发现“想更多”是对“想太多”的解决。书中有太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和人生的小片段,不计其数的小心得和小体会,像叶子上的露珠必须在那叶子上才闪闪发光不会枯竭。
【内容简介】
小说的主线讲述的是一个本世纪初留学归来的女青年,带着想要把自己和世界彻底想明白的心情回到家乡,家中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被她当成“真实世界”的信息来处理,继而进入自己持续的内心疑问。一方面,作者将那些精神上思想上的具体复原到生发的现场,将那些抽象的命题重新植入到经验易感的生活场景。另一方面,作者以充沛的意识灯光将大片幽暗的无意识的生活流照亮,呈现出其中生动的细节,潜流的情感,若无其事又令人动容的虚幻与真实。
小说的另外一条故事线,是主人公第一人称自述,既有对家族史的追溯,也有对成长历程的整理。一方面自述故事独立成篇,以后知后觉的全景式叙述,描绘了人物命运在时代变迁中的沉浮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性百态。另一方面,这些在绵长的时间线上从容展开的人物与故事,与主线空间中不时浮现的生活片段彼此回应。如果说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表面化的生活现场提供了精神维度,那么这部分追忆则补充了它的历史维度,令“只有一个的世界”完整饱满地呈现出来。
章节介绍
第一章 空洞 0001
第二章 回家 0067
第三章 乾安 0227
第四章 别人 0343
第五章 桂林路 0485
第六章 局限 0597
第七章 南湖 0753
第八章 北京 0895
第九章 决定 1021
网盘地址: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hassan的评论
1089页的大型自恋表演。你看到第几页放弃了?(答案:58页
-
刘天昭的评论
应该双十一之前能上架。
-
云淡风不清的评论
当编辑以来做得最任性的一本书,并且深深确信,这是一部可以留在文学史上的小说。
-
郭老实的评论
这个分刷的有点过了。
-
黛玉钓鱼的评论
佛了,书还没看就打5星?各种吹?刷分刷过了吧,并没有你们吹的那么好看。
-
呐喊的Ellen的评论
到底哪里跟张爱玲相提并论???张爱玲是天才般地刻画出人世间的冷暖,敏锐地剖析着人情世故的真实面,一切情仇、美丑、聚散以及背后巨大的虚无,她的刻画无疑是深刻的。更不必谈小说的表现形式和语言风格上的差距了。《无中生有》这本书我刚刚拿到手,看到46页,看到的是作者完全沉浸在自我剖析之中,并且不断地赏鉴着这种“残忍”,带着些顾影自怜的骄傲,简而言之就是自恋自卑加扭曲吧。不是说不能引起共鸣,作者描绘的很多自我拷问确实能让人感同身受,但是,我真的和“三娜”一样极其厌恶她的软弱和虚荣,更多的是,我厌恶她那赏鉴自身时的耍小聪明的自豪。她根本是没有勇气正视、也无法准确辨别自己的每一种情绪,这种在泥潭里打滚的“斗争”,我真的不想欣赏。(PS: 有人想要这本书可以便宜转)
-
Emma的评论
真的不知道到底哪里好了,看不到50页,翻了翻后面的内容,文字乏味到极点,对话没有一句感觉尚可入眼,彻底放弃。之前的各种赞颂,值得质疑。
-
林愈静的评论
定价136。我仍然愿意买。因为值得买的中文小说太少了。
-
蓝的评论
是对自我的极端诚实把她的生活降维展开成了这本小说。
-
[已注销]的评论
捧得太高了,请问哪里能和张爱玲相提并论?
-
moonjoy的评论
啊!哪个标签都不对。好像也找不到标签。这是天昭的红楼梦。
-
央木卓的评论
九分?豆瓣刷分这么便宜了?
(才看到的时候是9.8,吓一跳以为是绝世经典,12月17号还是9.2分,才过了半个月掉到8.6,最终几分拭目以待)
(给这本书打高分的刷狗们会不约而同的给翅鬼打高分,给一些莫名其妙都没听过的书打高分,评论都是复制书籍简介,还乐于给一些还没出版的书打高分。喂,无论是阅读品味还是打分动机,你们都暴露了) -
AI Samantha的评论
一台崩坏的打字机。
-
刑闽烛的评论
怎么还不许打低分了吗?
-
Fade的评论
非常喜欢,70万字,前前后后花了一个月。有点舍不得读完。如何生活才是正当的?这次不仅仅是追问在当下。东北的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非常容易进入,且畅快淋漓。而三娜则是提供了很多个坐标,作为读者,我一边看着三娜一边找着自己,有的时候欣喜,有的时候怅然。
-
默晓的评论
一个中年妇女的无病呻吟,还不知道呻吟的是啥!
-
晓林子悦的评论
必须慢读。吃快了,会噎着。一天三顿,分开,一点点啃,方能觉出它的好。本质上是一种“反文学”的创作。生活日常的还原,且巨细无靡,扯出很多线头,貌似一览无遗。惯常认知的构成小说的要素——情节、高潮、目的,张力,几乎都没有。作者专心致志于用对话复刻对话里的人物的经历,借助叙事者的视角,回忆框定了已发生事件的判定,是先验的主观的,这一点的过于鲜明,反而让人生出抵抗感,其中会不会有破碎的隐蔽的谜团,意义或隐喻?就像三娜,时时卷入意识流,她的哲学脑洞,被考察的无尽的现实,和压抑不住的自我。
-
欢豆的评论
有好友赠阅版,好,没有更好的了。等太久了,说什么也不肉麻吧。我最爱的姐姐,当代张爱玲!
-
逍遥未遂的评论
我觉得自嘲有一个副作用,就是缓解了被批评的痛苦,变得知错不改。
-
Berlinka的评论
读完了全本,感激有网友画出了全部人物图谱,但这并不是东北版的《红楼梦》,更接近于思辨小说,甚至它是小说吗?我也是怀疑的,颠覆了传统(长篇)小说的概念,作者的自我强大到成为叙事结构本身。意识流大段大段有点喘不上气,但旁支人物的刻画,活灵活现,缓解了干涩滞重的筋骨。作者该是有多严肃,多么不放过自己,以致于读者也不能放过自己,逼迫自己去想那些无中生有的问题,逼迫自己放手,但居然收获了一个坚定的自我,面对着将要到来的困境。勇敢的书,有大团迷雾没有任何答案,足够诚实,于是也能成为一种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