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陌生的经验
作者:陈丹青
分类:文化
ISBN:9787547738313
出版时间:2020-12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
内容简介
陈丹青的私人艺术史
1.5亿人次观看,豆瓣高分艺术纪录片《局部》内容全收录
发掘隐没的天才、次要的作品
时隔五年,新修订
内文更换高级涂布纸,贴近画作原色
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法马可到威尼斯画匠卡帕奇奥,从舞女出身的瓦拉东到民国闺秀女画家,从宫廷画师徐扬到战死沙场的巴齐耶……他们多数是被美术史忽略的天才,作品亦然,虽经历史“隐没”而显得“次要”,却值得再度被认知、被观看。这是一份画家个人的观看与叙述,艺术史退为背景,艺术家,才是主角。
章节介绍
千里江山图
死亡的胜利
人民的胜利
初习的作品
巴黎的青年
谁养艺术家
绘画的放纵
非正式魅力
瓦拉东母子
民国女画家
徐扬的功德
讯息与景别
俄罗斯冤案
圣马可修道院
巨人的战役
杜尚的决定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阳光彩虹小白兔的评论
不懂艺术,也不懂画,但是喜欢听陈老师的叙述,不矫情不畏缩,想到什么聊什么,就像平庸的灵魂滴进一滴水,溅开一朵花,又一圈一圈淡去了,也不是要学习什么,也不用记住什么,就是看的时候平静而喜悦。
-
晓林子悦的评论
在视频节目里看陈丹青,相貌峻肃,望之畏然,可是,听他的说话内容,读这些成文的讲稿,真横眉也温柔,菩萨心肠。他讲述寿岁23龄的王希孟在十八年华完成的《千里江山图》;凡·高憨傻透顶的稚嫩素描《海边的渔夫》;裁缝出身的巴黎女画家瓦拉东;民国女画家关紫兰和丘堤……陈丹青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所谓局部,是关注鲜活的个体的生命力,看见那些细微的萌动,或者,捕捉大成之前那些隐约的灵性,更或者,要让我们意识到,在公众视线之外,那些被遗忘的或被掩埋的艺术家的骸骨,比如,蒋兆和与《流民图》,“人在苦难中更像一个人”。
-
郝宝的评论
对丹青大师的文笔,喜欢坏了。
-
陆钓雪等待瑶宝的评论
人类社会或许进步了,包括武器。艺术,没有进步这回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酷烈程度,是古希腊战役的几万倍,可是古希腊雕刻家的胆魄,是此后欧洲雕刻的几万倍。真的艺术家,心里知道。有采访者把罗丹比作伦勃朗,罗丹立刻阻止道:“啊,那是艺术的圆柱,我怎能和他比!”又有采访者称赞英国现代雕塑家亨利·摩尔,说他的作品具有古希腊雕刻的稳定性,摩尔立即阻止道:“啊,无可企及,我怎能与古希腊比。”钓雪按:真正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也知道,不论你怎么反驳。
-
不思之说的评论
文字较视频于我更为亲切,同时帮我更加接近艺术。究其原因,声音和影像会屏蔽我的思考,然文字不会。
-
o的评论
速食艺术入门教程
-
Shrhiwufziwlfs的评论
讲到蒋兆和的那一篇十分感动。那些被尘封的局部,实际上是如此憨厚,却明亮、珍贵。其实每个个体也都是“局部”,都在无名着、残缺着。
-
祝羽捷的评论
最大的收获是苏珊娜·瓦拉东和民国女艺术家关紫兰。当然还有丹青老师的清奇解读,永不在正典里找得到。
-
_LINLIN的评论
似乎还记得起五六年前【局部】第一季播出时的欢喜,如今总算是读完了文字版,不得不说,iPad上阅读关于画的书体验很不错。
-
张震老婆(V)的评论
看过纪录片再看书,还是好,很有意思,纪录片是影像是三维立体的,书又回到平面回到文字,虽然有很多图,但文字本身还是凸显出来,看片子容易滑过去的地方,看书就会停下来想想。这不是绘画的时代,也不是文学的时代,但绘画和文学仍然有着不能取代的美和力量,真迷人。
-
扭腰客的评论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陈丹青游刃有余
-
鱼的九思的评论
几年前读过,这次三本一套收藏用
-
Journey的评论
重读了2020年再版的本书,感觉对于艺术的向往和感动还是如此真诚。我们的艺术教育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消磨中遗忘,需要努力自我提醒。艺术是一扇窄门,但至少不是通向烤箱的门。
-
大鱼的评论
《局部》的节目讲稿,编排精美,陈丹青像个民国老先生,娓娓道来。
-
nishi_zzz的评论
每晚睡前读一点点,就很幸福,一种无知得到些许救赎的幸福。
-
梗老师的评论
看过第一版,再看新版,首先手感上就好很多,变轻了。图片颜色也用心调整了,看着更舒服。陈丹青总能在浩瀚的艺术史中发现闪光的东西,在老生常谈中独抒己见,这是值得佩服的地方。
-
西南季风的评论
时而忍不住翻看。前有“死亡的胜利”,后有“人民的胜利”,再是“徐扬的功德”。一条纵贯线,抨击又歌颂,是谓艺术。
-
野枫的评论
“最美的景象,就是一个正在劳动的人”
-
断断的评论
局部,局限,身在局中仔细看
这节目是局部,我通过屏读又是局部
-
羊角麦的评论
艺术顶顶要紧的,不是知识,不是熟练,而是直觉,是本能,是骚动,是崭新的感受力,直白地说,其实,是可贵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