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富强
作者:[美]斯蒂芬·哈尔西
分类:历史
ISBN:9787508683751
出版时间:2018-4-1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
标签:
历史
政治学
内容简介
16世纪后,欧洲列强倚仗航海大发现,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先进科技,在世界各地扩张。20世纪初,欧洲殖民的触手遍及全球各处,1914年,全球84.4%的土地都在欧洲人的统治之下。庞大如莫卧儿帝国,广袤如非洲,都未能逃脱被殖民的命运,殖民势力间的争夺和英国的援助也没能让奥斯曼帝国保住领土。
在欧洲殖民的狂风暴雨中,中国却仍然屹立,保有了最基本的独立。如果经济体量和列强争夺都不能让一国免遭殖民,那么,是什么让中国在19世纪走上了不同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在哈尔西看来,是那个灰暗时代中人们对治国之道的探寻,是中国面对威胁时求富求强、捍卫主权的创造力。
哈尔西从财政、贸易、海关、通信、航运等相关史料和地方志中看到,在1850—1949年间,中国经过有意模仿和不断尝试,逐渐转型为军事-财政国家,那是财富、官僚体制和枪炮的崭新结合。官员们增加税收,扩大政府规模,建立起能够举全国之力的官僚体系,用西方的军事技术装备起新型军队,在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中捍卫主权。这些探寻仅让中国在那个屈辱的世纪里保有了最低限度的独立,却为后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名人推荐
★《追寻富强》这一杰作从新的角度考察了19世纪中期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面对西方列强,当时的中国只能消极地做出回应,但哈尔西采用包括地方志在内的新材料,指出这一观点其实相当片面。他认为,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对国际局势有深刻的了解,正因如此,他们发起了政治和行政改革,积极应对新的局面。
——入江昭
哈佛大学历史学系荣休教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作者
★哈尔西在这本书里做了个大胆的论断:19世纪时,中国就已转型为堪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相提并论的军事-财政国家。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都把中国放在欧洲对亚洲、非洲殖民的脉络中考察,但近代中国并未完全沦为殖民地,哈尔西看到了其中的政治意义,对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解释。
——王国斌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系杰出教授
《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作者
章节介绍
序
引 言 世界历史语境下的国家建构与帝国
第一章 欧洲列强的全球征服
第二章 对外贸易
第三章 财 富
第四章 官僚体制
第五章 枪 炮
第六章 交通运输
第七章 通 信
结 语 中国的国家建构(1850—1949)
注 释
参考书目
网盘地址: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惠山老翁的评论
这本书看得都无力吐槽,著者伪装了一个彭慕兰或是王国斌的经济视角,但里面的论证结构简直漏洞百出。著者似乎就是先一口咬定晚清建成了“军事-财政国家”,是个伟大成就,然后再从各个方面罗织证据去证明这个已经被他自己“钦定”了的伟大成就,这种奇葩逻辑实在过于感人。至于著者反复强调的不能因为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了,就说晚清不努力,因为人家印度、伊朗、土耳其在西方打击下早就不来事了,这种讲法更是莫名其妙。打败了就是打败了,把其他国家扯进来那是混淆视听。诚然,从中东到印度次大陆,确实没有一个旧帝国在转型“军事-财政国家”的过程中取得成功,那是因为它们在历史上就没有形成过与中国类似的统治架构,所以晚清的苟延残喘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拜传统中国的“遗泽”所赐,而并非其主观推动国家转型的结果。
-
陈小憨˙Ꙫ˙的评论
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论断:19世纪时,中国就已转型为堪与欧洲现代民族国家相提并论的“军事-财政”国家,更强调中国未完全沦为殖民地这一历史事实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
-
ULYSSES的评论
从国家能力建构的角度讲现代国家的起源,整体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创新,多少有些以论代史的倾向,但有些提问题、看问题的新角度,比如不问“为什么是”,而问“为什么不是”,比如留意主权观念从无到有的成形过程,比如注意到条约条款落实的困难和背后原因,对交通通信的讨论也有其意义。译者替作者纠正了不少引用错误,注释和参考文献颇有价值。
-
Larene的评论
对中国近代史评价特别正面的尝试,可惜在分析转型的时候还是把意图说得太“追求现代”了。最后的结论让我感觉这里的国家建构又跟state capacity近似了,那近代中国的state capacity还是不行啊……比较有趣的是讨论民国对清代的接续,以及强大传统体质对各种冲击的缓冲。
-
emma的评论
中国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很难理解这一现象。这本书试图去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寻找出一个中国在近代列强争夺弱肉强食的环境下继续富强的原因。看得出作者为不落入已有的西方视角的故论,所了一些努力。不过作者似乎始终从一个整体的国家能力建构方面去理解这个国家中的政府机关所做的各种行为,但没有试图去了解这个国家、民族中的个体特性以及对自身利益的寻求。更没有尝试去了解,当时的中国对舶来品“自主”“独立”的使用,是在何种理解下的。清末明初中国在世界体系下的处境,与其说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自主选择,不如说是在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亦步亦趋的尝试。无论如何,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的一种视角,毕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令人困惑的事情,或许浸淫在其中的人们也很难梳理清楚。
-
大可的评论
是否删减了?平铺直叙的罗列了一堆历史事实,加上白开水般的总结。没怎么讨论中国与其他几个帝国的比较,也基本没有讨论中国国家建设的比较热门的几个论题。参考文献还比较有点意思。
-
贝加尔海的评论
视角、理论够“当下”,不过单案例本身会有selection bias。——至于削足适履这件事情,以及以比较视野、时空语境为名的“水”……好想知道当年同一panel上报告,和文凯有没有爽快地批过。。。。
-
陆钓雪杜诗镜铨的评论
军事—财政国家的发展不仅取决于枪炮、战舰等有形力量,还取决于对信息的快速获取。政府为了保家卫国,必须要和其外国对手一样迅速地搜集、组织和传播知识。如电报在战略情报竞争中增强了中国的实力,并有助于官方捍卫国家的“自主之权”。李鸿章经常用这一术语来描述中国电报局的角色,他在应对日常问题的同时也在对中国治国之道的知识基础进行完善。在这一时期,官方虽然是在靠这项新技术搜集军事、外交和政治情报,但是对其商业用途也了然于心。他们鼓励中国商人收回国家自有之利权,与他们的西方对手进行商战。此外,电报还增强了总理衙门在帝国官僚体制中的重要性,使其变为一个接收、处理并传播战略知识的中心。最后,娴熟的外交技巧使中国没有按西方设定的方式,而是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了全球信息秩序之中。
-
honeydq的评论
全书从殖民主义说起,认为中华帝国晚期不仅是政治羸弱、衰败不堪、分崩离析的历史,作者将晚期帝国的国家建构描述为成功的历程,将其视为迈向20世纪中期成熟的军事—财政国家的重要起步阶段~
-
祖宗之法的评论
军事财政国家;财富、官僚、枪炮;本地商业网络对外国资本渗透的限制,对外贸易为国家建设带来了资金,巩固了政府的地位;公共财政转变(厘金、海关税收),主权观念确立;厘金局、现代警察与官僚体制权力发展;军事现代化;电报。
-
羊小姐的评论
2019.11.17翻完朋友送的,不喜欢,完全不是我看的类型,看不下去,翻一遍也嫌太长。内容跟近代史的历史书差不多,枯燥无味,后面的文献倒很多。
-
阿one的评论
全书用数据说话非常实诚,给人很多启发。如果说清末苟延残喘,为什么一些关键指标还能取得重大进展,是个比较新的角度。由此不禁联想,如果慈禧太后多活十年,或者武昌起义晚发生十年,中国会是什么样子?又或者另外有些关键指标被疏漏了?
-
烤肉君的评论
参考文献倒是挺全面的…
-
adtmxk的评论
看了开头和结尾。在国家形成理论的应用方面,提出了1850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财政—军事国家的建构,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建国后逐步发展和完善。和许田波的观点有所不同。其次,比较注重经济史的分析。总体来看,还是可以的。虽然在应用西方的模型和理论过程中,在对中国情况的描述和分析总会遇到各类问题,从而引起各类人员的反对,但是还是比较完善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值得赞许。
-
故人思故国的评论
作者不全然认同1850-1949年是“屈辱的世纪”,认为中国的国家观念和治理能力在其间取得了缓慢而实在的现代化。
-
新思文化的评论
全球化脉络下,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深层逻辑,用国家能力建构连缀起晚清、民国、共和国150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华大地上建构军事财政国家的百年历程,打下大国崛起的根基,奠定现代中国的全球地位。新一代汉学家斯蒂芬•哈尔西重读近代中国之作。
-
清秋124的评论
想读
-
薰的评论
作者并非用传统的历史学笔触,而是借助政治学建构了“军事-财政国家”的要素,并认为这是欧洲和中国都经历的发展阶段。以此为出发点重新审视洋务运动及清末新政,感觉作者并没有准确为“军事-财政国家”下一个定义,成为被批评的根本原因。
读了杜赞奇的书后,发现作者的书可以承接杜赞奇的论点 -
lin夏的评论
中国为什么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西方国家的学者们很难理解这一现象。这本书试图去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寻找出一个中国在近代列强争夺弱肉强食的环境下继续富强的原因。看得出作者为不落入已有的西方视角的故论,所了一些努力。不过作者似乎始终从一个整体的国家能力建构方面去理解这个国家中的政府机关所做的各种行为,但没有试图去了解这个国家、民族中的个体特性以及对自身利益的寻求。更没有尝试去了解,当时的中国对舶来品“自主”“独立”的使用,是在何种理解下的。清末明初中国在世界体系下的处境,与其说是对现代化的一种自主选择,不如说是在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下亦步亦趋的尝试。无论如何,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中国的一种视角,毕竟在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的令人困惑的事情,或许浸淫在其中的人们也很难梳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