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尼尔全球史
作者:约翰·R.麦克尼尔 (John R.McNeil)
/
威廉·H.麦克尼尔 (William H.McNeill)
分类:历史
ISBN:9787301278208
出版时间:2017-3-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标签:
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最为简洁、明晰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全书以“网络”这一概念涵括人类文明由远古演化至今的脉络及其特征,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文明生长的关键在于人们彼此之间结成的各种交往网络。从远古祖先松散、零碎的交往网络,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地方性网络,到电子时代的全球网络,交往网络的演变发展,也正是人类文明成熟发展的过程。
本书原名《人类之网:鸟瞰世界历史》,作者从“网络”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俯瞰世界历史,启发读者思考人类在整个地球生命中的位置及其未来的走向。
章节介绍
目 录
译者序言(王晋新) 1
序 言 1
导 论 各种网络与历史 1
第一章 人类的成长岁月 9
第二章 向食物生产的转变(距今11000—3000年前) 31
第三章 旧大陆的各种网络和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200年) 52
第四章 旧大陆和美洲地区网络体系的成长(200—1000年) 110
第五章 不断密集化的网络(1000—1500 年) 159
第六章 世界性网络的编织(1450—1800 年) 210
第七章 打破旧链条ꎬ拉紧新网络(1750—1914 年) 290
第八章 世界性网络的张力(1890 年以来的世界) 369
第九章 宏大图景与未来展望 440
进一步阅读书目 453
索 引 473
译后记 504
网盘地址: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Biberius的评论
即《人类之网》,精装后虽然换了名字,版式看起来更顺眼。全球史的写法早已偏离传统的政治军事史和文明史,向人类学、经济学和生态学等学科靠近了。而作者不愿置喙的未来,说不定就是一部科技史。译工平稳。
-
turbulence的评论
网络是表象而非内因和驱动力,把这个作为全球文明共同的发展线索未免也太孱弱了。没看出有什么提纲挈领的效果,只是纷繁的历史事件的堆砌。
-
JJChow的评论
宏大的视角要以细节牺牲来换取
-
劈头士》睁木的评论
已购。买重了,这本就是之前买过的《人类之网》。。。用“网”这一历史观出发的写作,从迁徙,贸易,科技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讲下来,当然越近当代,网的特征就越来越明显了。
-
黑心橘的评论
父子合著,但显然大部分的观点出自他爹。。用文明网络的概念描述全球史,旧瓶装新酒
-
笑望江湖的评论
在麦克尼尔大师的作品里远不如《西方文明史纲》,在全球史领域内也不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虽然麦大师的学术地位远高于斯大师),文笔比较枯燥,新史料并不多,学术思路比较保守,前半段完全是世界古代史的简述,絮絮叨叨,后半段(1492年大航海时代之后)渐入佳境,对有些历史现象和事件比较有独到见解,但总体无非就是“人类交往史、地球村的发展史”,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观点和金句并不多。PS:北大中文版的翻译质量实在难以恭维,病句错字很多,有些对不起这么响亮的出版社招牌
-
海右风歌Simon的评论
感谢北大社编辑朋友赠书,看了以后,发现自己的世界史视角更多了一个
-
eien99的评论
作者:知名、3; 装帧开本手感:普通开本,精装,线订、3; 画面图像清晰度:黑白地图、2; 印刷字体:清晰字体、4; 内容:地理历史、3; 厚度:稍厚、4; 价格:稍贵、3;总体一般,较枯燥,能全部看完的要有耐心,知识储备很好才能读懂,翻译者实力强劲。
-
栗一白的评论
作者从“网络”这一独特视角出发,俯瞰世界历史,启发读者思考人类在整个地球生命中的位置及其未来的走向。
-
Walking的评论
未来究竟会走向何处呢?
-
安静的雨的评论
本书主要探讨人类交往网络的合作竞争特性、交往的扩散、其影响逐渐扩大及对人的影响内容。作者格局宏大,线索明了,论证清晰(前两章有些牵强),文笔极佳,一贯的对人类或文明的互动或可接触性的全球史研究倾向(与《全球通史》类比);对读者本人来说,概览容易,但想要化为己用,还需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地区史的进一步了解。——2019.9.14
-
18,5的评论
回江安馆翻了几章
-
Minnaloushe的评论
三星半吧,马马虎虎的一本书,读这类全球通史类的作品的收获是越来越小……
-
这就是爸爸的评论
时间线混乱不堪,各种屁事又繁琐,又喜欢啰里吧嗦地重复下结论,对于理科生是一种残酷的折磨。句子翻译得比我的jb还硬。不过这种全球性的宏观视角可以清晰地呈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点,让你看到地区兴衰的根本逻辑
-
lingxiyi95的评论
和《西方的兴起》很相似,像是缩写本,把史实部分缩写得很厉害。
-
Gladstone的评论
完美到足以彻底改变我的世界观的一本书,过于震撼,特别是搭配到自己组的歌单..
-
摆渡人终会上岸的评论
如原版书名: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这样的历史研究是“千里江山图”式的,而非“工笔花鸟画”式的。以人们之间的交往网络观历史演进与文明生长,老酒换新瓶,历史依旧是还那卷似熟不熟的陈年纸,但一口气读完,书页字间的历史跃迁和关联启示还是挺过瘾,也能感受到译者说到的“由历史学家个人单独完成的世界史著述的独特特点”。
书最后两位作者都表达出的是一种对未来世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态度。尤其是认为人类社会逐渐朝一个复杂同质性的方向演进,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共生体。共生体,共同体?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
薰的评论
麦克尼尔父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全球史方法论,将人类的行动置于网络之下审视,所谓全球史其实就是人类从离开非洲之后由分散到整体的一个过程。在麦克尼尔笔下,编年的框架、国家的不同都弱化了许多。
科技是推动人与人联系紧密的重要工具,人类用了漫长的时间,湮灭了空间。在这方面,宗教也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民族主义的诞生,使得政治和文化的界限弱化,政治的背后离不开文化的认同。人类社会只会愈加紧密吧。
但是宏大叙事的结果,自然是对单纯的“人”的抹杀。在网络下,我们不过是构成网络的“编码”。并且在其中也能看出在旧世界和新世界中,及之间都有边疆史观的叙述痕迹,也即是说,全球史也跳不出“我者”与“他者”? -
岳醜的评论
全书用以“网络”为核心的史观(全球史观的一种角度)来阐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关联,侧重史论,史实的叙述为史论服务,不能形成用条理的脉络,故读者需要一些世界史基础。
-
惠心一笑的评论
作者从“网络”这一独特观点和视角出发,对人类的文明历程和世界文明史进行鸟瞰式的“时空观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纵观全球各大洲、对比中西数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