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时节
作者:陈帆
分类:文化
ISBN:9787301297926
出版时间:2018-10-1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二十四节气为顺序,用散文随笔的形式抒写了对时节更迭的细腻感受,并结合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解读。同时,作者亦用精致且温暖的摄影作品感知、诠释自然风物季节变换的魅力,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静谧时光。
本书集文化随笔、摄影作品于一体。文化随笔清新隽永,婉约缱绻,摄影作品兼具诗情画意与人文关怀,是一部值得珍藏的作品。
章节介绍
春
立春 春到人间草木知
雨水 听风听雨小窗眠
惊蛰 桃花坞里桃花庵
春分 诗情过笔当千里
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
谷雨 一缕茶烟透碧纱
夏
立夏 一夜熏风带暑来
小满 明月清风忆使君
芒种 稻香蔼蔼暑风清
夏至 濯锦园林有梦归
小暑 几回疏雨滴圆荷
大暑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秋
立秋 从别后,忆相逢
处暑 疏灯旅夜忆君行
白露 书卷多情似故人
秋分 回首向来萧瑟处
寒露 芦花深处泊孤舟
霜降 志士栖山恨不深
冬
立冬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小雪 我们都是风雪夜中赶路的人
大雪 问君此去几时回
冬至 此心安处是吾乡
小寒 长空杳杳雁北乡
大寒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口袋_肥力士的评论
装帧和图片都是棒的呀
-
落冰云的评论
图片、绘本,装帧很重要,硬精装不是适合所有书。在内容上,多集中几个省份,而许多照片也是趋于同一,比如房檐、静物特写、景物,缺乏耐读性。同类之作太多,缺乏闪光点。
-
小棉被的评论
硬精装太不好翻啦,希望能锁线摊平!文字排版方式也不喜欢,陈帆老师的作品适合同个主题在一起,打散就差很多。
-
[已注销]的评论
图是美的,赞美摄影。文字跟图不相关,而且也看不出多少原创文字。
-
啸兢的评论
就不能安安分分把图片排在一页上不要跨页吗?如果要跨页,就平摊,答应我好吗
-
以醒九之名的评论
印刷装帧(灾难)…文字(多是诗文史料、歌词,以及百度百科式文字的堆砌)…选的照片(重复多、杂、散)…还是看博主微博的照片吧…
-
蒋小丫的评论
想看高清旅游照,请上国家地理好吗?(别再花冤枉钱了……
-
Chardsir的评论
主要是里面的照片,还不错
-
Trady的评论
摄影不错 文字读着怪 / 最想吐槽的是装帧 翻着各种难受
-
五月雨的评论
实在很一般,照片拍得也很一般,文字动辄引用诗词歌赋,有种学生写作文的感觉,摄影配的文字也落入俗套,虽说不上特别差,但总有点矫情流文艺青年的拙劣感。唯一的优点就是长见识了知道了一些节气的“三候”。我为什么要买这本书?整体质量和微博上看到的几张照片实在差太多。真正加分的可能就是那二十四页印着节气名的了,那个字体排版设计真不错。
-
千颜的评论
说的是时节,看的是风景,想的是心情。
-
六年的评论
照片不错,印刷质量不太好,文字部分基本上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文献综述…
-
有匪阁主的评论
骗钱的垃圾,只想看图可以买买,文字没有任何高度。
-
雨水分你一半的评论
现在真是随便摘抄一下都能出书了。两星给纸张和印刷,这么好的纸,得浪费多少树啊。
-
ハヤミ☃️的评论
好巧,上午刚看到陈帆的节气微博,下午就在国图看到了这本书。文字部分:文字功底实在不咋的。多为把唐诗宋词一股脑儿堆砌,再翻译成百度百科式大白话解释一遍。很像高中语文教材 — 谈谈你对第五句词的理解,就差没写个「标准答案请参考第xx页」。
摄影作品:多是在江南一带的村落间取景,随处随地都成画,一草一木皆有情,本浙南乡下人很容易产生共鸣。对几千年农耕文明的中国来说,这是最古老质朴的记录 – 关于时间和节气、大地与生命。【ps:国内摄影作品书一图分两页的臭毛病到底谁惯出来的
-
一头栽进月光里的评论
无论在何处,所有生命一律平等地在时间的长流中共存。
-
RW的评论
自立春起,大寒终。中国的万物都有它的分寸。虽然摄影地点略有重复,但很喜欢其中对于每个节气详细的讲解,从人文到生活,从诗词到俚俗……对于自然的敬仰和摸索,造就了我们如今欣赏与挖掘的能力。
-
浪里白嫖的评论
摄影是沉默的讲述,一张好的照片不需要用语言将人带到另一个空间,如果在画里感受不到,语言赘述也是苍白。书里看不出照片整体要表达的东西,单张拿出来也不算上乘,配文软糯且与图片主题生搭硬配。譬如168页香格里拉的星空图,作者写王小波著名的关于人生的黄金时代的一段话,这是十分生硬的。不排除作者在香格里拉的星空下真的能想起王二躺在太阳底下放牛时的自述,但这无法引起读者共鸣。如果稍微对王二的作品有些了解,也会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我十八岁时在插队,晚上走进山里去,看到夜空像一片紫水潭,星星是些不动的大亮点,夜风是些浅蓝色的流线,云端传来喧嚣的声音。”因为二十四节气的主题被吸引,内容很无趣。
-
第324号的Kick的评论
后面太敷衍凑数了
-
芋泥的评论
在lofter看过几张图后入的,趋同,缺少灵魂。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