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荡一百年
作者:吴晓波
分类:历史
ISBN:9787508682518
出版时间:2017-1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内容简介
《跌荡一百年》是继《激荡三十年》之后,吴晓波溯流而上,再写中国企业100年。了解中国百年崛起,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史诗般作品。
上卷叙述1870—1937年的中国企业变革。作者希望从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及精神素质是怎么形成的?它是三十年的产物,还是应该放在一个更为悠长的历史宽度中进行审视?在三十年乃至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从曾国藩、李鸿章、盛宣怀、郑观应,到张謇、荣家兄弟、孔宋家族,寻找中国商业进步的血脉基因。作者从一个特殊角度记录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既有文献价值,又有生动故事,洋溢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英雄主义的魅力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作者试图在这些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探寻中国商业人物和企业的成长基因、精神素质以及发展脉搏。在悠长的历史宽度中如何审视中国的商业发展?在百年的中国进步史上,企业家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章节介绍
1、跌荡一百年是作者吴晓波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网盘链接!
2、 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网盘地址: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Esfog的评论
合上此书,凝望窗外,久久不语,自己虽是90后,但每每读这段辛酸的历史都会黯然神伤,本书虽以企业为名,但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商业上的种种似乎从未曾脱离过政治。近代商业萌芽的破土和发芽,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动荡,封建灭亡,共和缔造,外敌入侵。盼及新中国诞生,又是高开低走,它们的命运陷入了畸形的发展期。那么让人心痛,悲伤 -2018年4月26日于北京
-
齐光的评论
看到最后一章五味陈杂,个人甚至企业的努力在大环境之下毫无招架之力
-
伊卡洛斯的评论
丧失商业力量的自主权,投靠政治权力的结果是被奴役。
-
慧達君的评论
借古讽今之力作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按需。
-
喂!的评论
打卡8.看完了上部,作者写的虽然是晚清和民国企业史,但意在当下。把市场给市场,把政府的给政府,这些至今依然走在路上……企业家们的形象是复杂的、多面的,他们对于利益诉求、理念观念也是复杂多变的,所以当国家机器要求他们选择立场时,很容易被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实际上每个社会阶层都是如此?)接着看下部
-
54miracle的评论
刚翻完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梳理了从 1870 年到 1970 年的中国近代商业进化史。
百年以来,历史的内在逻辑并没有被改朝换代所打断,从李鸿章和盛宣怀,到宋子文和孔祥熙,再到后来的国家治理者,那么多情节相似的故事如同翻拍电视剧般一再上演,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百年不变的剧本,那剧本里的台词竟像基因里的遗传信息一样在一代一代人身上复制和轮回。
在现代国家中,行业创造的特权导致的总成本是巨大的。而且,如果我们追溯历史,会发现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政府都拥有庞大的特权行业,这也是那时进步如此之慢的重要原因。
越看历史越发现,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兴起,是巧合和某种意外么。
-
Jeter的评论
2019.5.14 记住了一些伟大的民族实业家的名字:卢作孚、张謇、荣德生、荣宗敬、范旭东、陈嘉庚、侯德榜。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辈之楷模。
-
逍遥一叶的评论
1870-1977 中国企业、经济的历史挺精彩的,吸引人,一口气看完。
-
长绵的评论
读完《邓小平时代》,再回溯1840年至1976年的改革开放前夕,从封建到民国,建党建军建国。社会主义集权下,大跃进和文化革命如同《动物农场》,西方人避之不及。在全球都在探索制度与经济模式,被资本主义列强屈辱掠夺的背景下,正确的改革不仅需要勇气魄力,更需要见识。商人伟大,市场经济伟大,猫论伟大,社会主义更加伟大。它们为何伟大?并不是理论本身伟大,而是被用在正确的地方。
引用书末的话: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任何一段经历,都是那个时期的国民的共同抉择,历史是我们亲手剪裁的一件衣服,一旦穿上,就再也脱不下来。很多人常常用“被欺骗”“被利用”“被蒙蔽”等字眼来轻易地原谅当时的错误。而这正是国民性格中的劣根性之一。一代人的错误至少应该有三代人来共同承受,如果没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我们也许将永远不可能进步。 -
ORZ你好的评论
可能真正难以抵御的是人心中的欲望和执念,屠龙少年也不能例外。倚天剑能助你夺得武林盟主,却也能反噬你。
-
TerryFeng的评论
总体不错,不过在现有环境下有些内容不免御用文人了,,
-
好铁的评论
近代中国,跌荡一词可谓准确,国弱民贫,有压迫,有奋起,不断跌入深渊又艰难攀爬而上。 听于微读
-
莫非的评论
今天在FT中文网看到一篇挺有意思的报道《全球CEO们在忙什么?》,里面讲到企业家开始“以效仿政府的方式利用自己的优势,让对传统机构失去信心的年轻一代数字原住民成为自己的‘公民’”,他们把世界秩序看作“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和“扎克伯格共识”三者之间的竞争。回到这本书来,这样一本企业史,非常有益于帮助理解毛选第一篇的社会各阶级分析,感受被浩荡向前的历史长河洗涤过而沉淀下来的企业家特质,也好像勉强内窥到了一点野火烧不尽的社会发展原动力——即便在经济秩序完全被打乱的时代里,人们也会为利益自发形成原始交易促进资源的配置。后半部分十分可惜,没能够阐明这种原动力式交易的演进,可能是那个时代丢掉了所有可供查阅的资料。
-
崧的评论
以古为鉴
-
玉溪的评论
“百年跌荡,风雨如晦。”在中华的历史上,商人这个阶级一直被视为是唯利是图和造成动荡的阶级,史学家也往往对这个阶级视而不见,然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一个个商人却是推动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不该被遗忘。
-
倚天不出的评论
串起来了 一气呵成读完 对企业家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 致敬
-
念伊人的评论
除了三十年那本,别的都有点像罗列事情,没有自己的逻辑和分析吧。现在终于能够看出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了。
-
M的评论
很多东西没法写。天朝历来不尊重私人产权。
-
劲德杨的评论
历史和和当下看起来有些相似的地方,但又有很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