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旅人
作者:刘绍华
分类:文化
ISBN:9787511733399
出版时间:2017-1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标签:
文化
游记
内容简介
◆一个充满惊喜与苦痛的世界,一个饱受苦难的文明古国的当代生活
◆《我的凉山兄弟》作者刘绍华,以人类学眼光叙写惊心动魄的柬埔寨经验
◆2005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在柬埔寨,风光秀丽的巴萨河畔,人们脸上常见神秘的微笑,但人口拐卖、赤 贫、文盲,以及内战的后遗症亦如影随形;当地人央求国际组织为其修缮寺庙,年轻的和尚却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既有国际组织志愿者,也有自我流放者和淘金者……
1998年,刘绍华加入“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提着一只皮箱便来到柬埔寨,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之后,她以人类学家的视角、散文家的笔法写下自己的柬埔寨记忆: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走向全球化的同时仍有美丽的“非现代性”残存。这里是“天堂与地狱的写实,就如同吴哥窟的石雕故事一般,上演着人世历史中的喜怒哀乐、罪与罚、堕落与超脱”。
···
【学者推荐】
绍华的书因此开启了了解南亚文化的一扇门,让读者进一步透过她所看到的农村、妇女、历史、仪式、台商、军警,去观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等地区已碰过或正遭遇到的问题。
——廖炳惠(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
刘绍华是一个惊叹号,她有散文家的一流文笔……以两年时间,体验当地生活和文化,为我们写下一本如此令人动容的书。
——隐地(诗人)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精彩的旅行文学,描绘了高脚屋、吴哥窟、祭典、金边的城市奇景、各种文化差异和旅行趣事;也是一部人类学民族志,记录了饥饿、疾病和罪恶,叙写了警察、妓女、乞讨者、台商、异乡人等各类群体的生存状况,呈现出一个现代性与传统相互冲突,历史罪恶与宗教力量并存的变化社会。
◆作者刘绍华是一位视角独特的人类学家,她曾只身进入中国凉山,后写下医学民族志《我的凉山兄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讨论,获奖无数。
章节介绍
新版序: 移动作为生命的方法 丨刘绍华
序一: 惊心动魄的旅行叙事丨廖炳惠
序二: 仪式尚未完成——我的柬埔寨记忆丨刘绍华
巴萨河畔
季风雨
恸的文化差异
古城吴哥
过桥
柬埔寨的生活逻辑
异乡人
祭典、 文化与艺术
明天
失梦园
告别高脚屋
外一篇:一则乡野传奇的日记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野原新之助的评论
旅行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记叙旅行的见闻,把故事写得好看就足够了;二是讲述当地的文化,需要一定的阅历和耐心;三是刻画城市与人民的精神,这就需要相当的洞察与细致。刘绍华的这本《柬埔寨旅人》可以说是三者兼具,属于这类文章的典范。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写作比《我的凉山兄弟》更好,没有艰深的理论,也不是简单的浮掠。这本书最早2005年在台湾出版,引进大陆时增加了一篇序文和一篇篇外,序言也写得很好:“移动,一直是我们实际生活与完成生命的方式。”
-
57的评论
不过瘾。柬埔寨需要真正人类学的打量,而不是抒情与游记。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我的凉山兄弟》一书作者刘绍华记录自己在柬埔寨工作生活两年里的旅行见闻随记。跟《我的凉山兄弟》相比,这本书里没有任何艰深的理论,也没有故作姿态的学术腔调,而是以一种家常游记的口吻,从容讲述作者在柬埔寨的所见所闻。尽管如此,作者善于从他者文化中发现异质的人类学眼光仍然无处不在。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讲述柬埔寨这个国家的文化沿革和历史变迁,但透过她眼中的高脚屋、送水节、堆尸陵、乞讨者、台商、妓女、警察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个文明古国在历史与当今之中错综复杂的渊源与纠结,被展现得淋漓极致。因此尽管篇幅短小,但这本小书,仍可谓是意蕴丰富。
-
恰好是卷毛的评论
在台版的基础上新增两篇。刘绍华既有人类学视野又有散文家的文笔。图文并茂。
-
ei_vin的评论
今天第一次去季风,这本也是季风书讯的一本,薄薄地。
不知道柬埔寨现在什么样子了,按照这本书05在台湾出版,写作用了4年,应该已经是16年前的事情了,如果要再写一本重返柬埔寨就更好了。 -
羊小熊的评论
【行路人】第二本。柬埔寨也成了想去的地方。
-
emma的评论
支离破碎的国度里满目都是支离破碎的身体和灵魂
-
三辉君的评论
一部令人动容的旅行文学,在《我的凉山兄弟》之前,刘绍华老师已经开始尝试以人类学者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
-
Sarcophagus的评论
各篇水准不一,有的犀利精准,有的浮皮掠水。悲恸等篇,最为入情。光环加持之下,其实令人失望。
-
yuan的评论
如果你被吴哥窟迷人的建筑与雕刻以及背后的宗教文化所吸引,那这本书纵深地进入政治、历史的肌理,展现一个历经战争与屠戮,混乱与贫病的柬埔寨。这个柬埔寨,与我四天五夜游历的柬埔寨一体两面,因描写的笔触最终落点于人,而分外动容。
-
dante的评论
看过之后心里悲哀,别人的生活我们是不可能切身处地融入的,即便良知不允许我们旁观,我们也只能作旁观者。有趣的是,旁观者常比他者本身更有发言的权利。
-
雲的评论
拿我的凉山兄弟来打这本书,肯定是不公平的,因为两者的文体用途不一样。比一般的游客记者写得好看,始终觉得有恸心的人类学者非常可爱。
-
鲁蔚的评论
不是游记,所以看不到壮阔全面的描述;不是社会调查报告,所以言语间带着浓浓的情感。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他者的人类学家,在田野笔记的书写时,应不应该去情感化?去情感化的书写,是不是真的就客观?还是显得客观?
-
苦役列车的评论
很好,意犹未尽。出差中读完。
-
曼仔的评论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实际上是写于《我的凉山兄弟》之前。看“凉”的时候就已经能从作者的行文里猜到她一定有做国际援助的背景,果不其然,她在去凉山之前在柬埔寨做了两年国际援助。这些笔记并不像“凉”那样系统,毕竟不是学术文章,但人类学者的视角、认真依然在小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真的像她讲的那样,“人类学之于我不仅是一门学术语言,人类学在我的眼睛和血管里”。还是很动人的小书。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写的细致而动情,但不是《我的凉山兄弟》这样的鸿篇巨制,如果是的话该多好啊
-
Etna的评论
这种写法,真是要命
-
168 Hours的评论
将这本书看作是旅行类的书吧,而非人类学的著作
-
i的评论
文本太单薄了
-
韧勉的评论
或许在柬埔寨看过了太多的草菅人命之后,刘绍华完成了从记者记录到人类学家关怀的知识储备,关怀的心态和对细节的考量加强了她人文关怀的意志,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类学家的成长,文笔流畅,一笔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