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被生活淹没:卡佛传
作者:[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
分类:传记
ISBN:9787542664112
出版时间:2018-12
出版社:雅众文化/上海三联书店
标签:
传记
内容简介
◆20世纪美国文坛短篇小说巨匠 极尽丰富详实的传记
◆村上春树视若导师的作家
◆《纽约时报》2009年十大好书
◆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之作
◆精研卡佛所有作品 走访数百名相关人物
◆为读者呈现一个更加鲜活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
雷蒙德·卡佛,20 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他出身于蓝领家庭,大半生都在贫苦困顿中挣扎,在声名鹊起之际却因肺癌英年早逝。他的人生经历给他的作品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传记作家卡萝尔·斯克莱尼卡倾尽十年心血写成的这本里程碑式的卡佛传记,不仅呈现了卡佛短暂却丰富的一生,同时也解密并分析了大量卡佛小说的创作背景及主要意旨——它将使你认识一个更加鲜活与完整的雷蒙德·卡佛。
——————————
媒体及名人推荐:
◆
雷蒙德·卡佛只比我大十岁,我们实际见过面谈过话,结下了亲密交情。作品刚在杂志上发表,我就有缘拜读,并且亲手译成日文。那对我是极为珍贵的体验。“老师”或“伙伴”之类的表达我觉得存在隔膜,但对我而言雷蒙德·卡佛就是所谓“时代同路人”。
——村上春树
◆
卡佛可以令人把小说和现实生活混在一起,这种混淆感是有魔力的……读卡佛读的不是大朵大朵的云,而是云后面一动不动的山峰。读的是一代美国人的心情,可能也是我们自己这一代中国人的心情。
——苏童
◆
“严谨细致,令人心碎。”
——《纽约时报》书评
◆
“广博、全面,动人心弦。”
——《时代》
◆
“一个男人在凌乱而成功的文学路上苦苦求索的真实写照。”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章节介绍
序言
第一部分 起步
第一章 小雷蒙德
第二章 亚基马谷
第三章 职业
第四章 香烟,啤酒,爵士乐
第五章 爱得疯狂
第六章 狂怒的季节
第七章 他和她的故事
第八章 中西部的雅典
第二部分 探索
第九章 磨砺
第十章 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
第十一章 运气
第十二章 在特拉维夫读马克·吐温
第十三章 六十年代末
第十四章 在纽约的一位朋友
第三部分 成功与不满
第十五章 发表在《先生》杂志上的一篇小说
第十六章 幻想的自由
第十七章 令人震惊和诧异的时期
第十八章 沉沦
第十九章 《请你安静些,好吗?》
第四部分 恢复健康
第二十章 成名与无家可归
第二十一章 清醒
第二十二章 分居
第二十三章 重新开始
第二十四章 《我们谈论爱情时所谈论的东西》
第二十五章 《激情》
第五部分 巨大成功
第二十六章 《大教堂》
第二十七章 《水流与水流交汇的地方》
第二十八章 《佛青色》
第二十九章 《我打电话的地方》
第三十章 《通往瀑布的新路》
尾声
致谢及资料来源
雷蒙德·卡佛的作品
索引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晓林子悦的评论
卡佛18岁,玛丽安17岁,奉子成婚,很相爱。她放弃了上大学,他边打工边求学,为了养孩子竭尽全力。生活损耗了爱情,争吵、猜嫉、酗酒、出轨……卡佛打算放弃这段婚姻,这个念头让他感到痛苦,于是变本加厉。有一次在酒吧,因为一个男子冲着玛丽安微笑,卡佛怒气勃发,在街边,他抓住她的脑袋往台阶上磕,甩下她独自回家,玛丽安费力钻进车里。斩不断的依恋,爱恨交织,很多年。“他和她”,卡佛小说永远的主题。1982年,两人离婚。卡佛的名声在1980年代到达高峰,卡佛把晚期作品都题献给特丝,第二任妻子,因为她带给他“亲切与平静”。卡佛和玛丽安度过了他们情感的高峰与低谷,学会了以朋友的方式相处,两人仍然似有若无地相互怜惜,据友人描述,卡佛对玛丽安感到愧悔,他留下了“所有成功”,而她却不得不“站在雨中”。
-
Dzolan的评论
他过早成家,常年和贫困作斗争,晚年迎来职业巅峰的同时也走向了生命终点。他把偶然中必然得到的一切视为奇迹,他满心欢喜地认为手术后会重新健康起来,甚至为此戒了烟酒,只是这一次奇迹未能延续下去。
-
Stavrogin的评论
佩索阿说:“对我而言,无论停止希望或没有希望,生活都只是一幅将我画入其中并供我观看的外在图画。”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卡佛再合适不过——也许有个例外,就是第一次听到有出版社愿意为他写的小说付钱时,他躲进洗手间抱头痛哭那一刻。这个瞬间如此具有戏剧性,却从未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
中野独人的评论
从酗酒中自救而出,雷成就了自己的伟大。上天对他唯一的眷顾就是在被生活淹没的大多数岁月,赐予他两个女人,一个扶持他,一个指引他。
-
Berlinka的评论
这个书是2000年龙门书局的再版吧应该。当时是戴大洪先生译本,非常不错
-
尘鸿的评论
无论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它不是一次徒劳无益的尝试——不是一段徒劳无功的历程。
-
栗子就是我呀的评论
看不下去,书真是又重又厚,内容也真的是琐碎又聒噪
-
法雅和她的时间的评论
旧版重印,不知道有没有增添的内容,之前看的是龙门书局那一版
-
源荇方糖的评论
比我命还长还厚的书,我算明白过来为什么不建议看作者传记了,心情很复杂
-
芥末糖的评论
《卡佛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
1.贼厚,写的又有点严肃,趣味性就差了点儿。
不打算深入了解卡佛的绕道。2.我发现大凡牛人都有一种坚持到底的执着精神,
不管当时环境多么糟糕,就有那种自信:我可以!反过来,这种「固执」对他的家人,就是自私,伤害了,尤其是没有成名成腕之前。
比方说,卡佛早早结婚生子,按说是家里的顶梁柱。
不是,他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做满两年。辗转各个学校参加写作班。全家靠老婆玛丽打零工养活。好不容易熬出头,有点名气,
开始出轨,最后跟老婆离婚。哎!
3.不过,牛人们不能用常人的道德观审视,作家也不需要做圣人。
4.前段时间看他几篇小说有矛盾,网上没查到多少有用的信息。看完这本传记终于有答案了[允悲]
-
Hoja的评论
卡佛那么迷人但又那么可恶,我不怀疑他深爱妻子玛丽安,但他从未爱过自己的家庭甚至那两个孩子。他像一个冲动又太真的孩子,盲目地憧憬着未来,不安、自卑、渴望肯定和成功。家庭的责任拽住他往泥潭里掉,这让他厌恶又痛苦,但他残忍地挖掘生活给他的痛苦,反复加工呈现在作品里,作家真的对自己太残忍了。婚姻和家庭是如何在他作品里一步步崩坏的,他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崩坏的。
-
Lorca的评论
“生活真的是这样。尽管平时我们拘谨怕羞,当时我们却互相拥抱、握手,我们说喝一杯咖啡吧。过了一会儿,他说,为什么不来点啤酒呢?我说,为什么不喝一杯呢?喝一杯当然令人愉快,也许喝了几杯,那有什么;未来的一切就在前面。这是酒鬼之间所谓的交心时刻。你喝酒吗?噢,也许,当然。”
-
丧失书宇兽的评论
《羽毛》在《大西洋月刊》八月号发表后,一名订阅者询问,为什么竟然认为上过常春藤院校的读者会对卡佛笔下人物不足挂齿的生活感兴趣。
-
惊奇柚子的评论
酗酒,幻想的自由。
-
[已注销]的评论
我心中的英雄,要么傲然于世,要么被生活淹没。卡佛的一生真是千疮百孔而又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