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艺术epub+pdf+mobi

书籍介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观点和理论,如何从这些繁杂的信息中提炼出真知灼见,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思维的艺术》邀请你踏上一场探索智慧之旅,它将历史上的哲学大师们的思考方法娓娓道来,引导你理解多元的哲学视角,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思想工具。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现象背后隐藏着深邃的哲理,而那些困扰我们的复杂问题,或许可以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找到答案。

作者简介

延斯·森特根,1967年出生于德国的本斯贝格,是一名哲学博士。他在多个德国高校担任修辞学教授,并多次以访问学者身份前往巴西。自2002年起,他负责奥格斯堡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的工作。同时,他也是《法兰克福汇报》的长期撰稿人。

纳迪亚·布达同样出生于1967年,家乡是德国柏林。她在柏林白湖艺术学院完成学业后,曾是一名橱窗设计师。她的绘本作品《一只、两只、三只动物》在1999年荣获德意志青少年文学奖,这标志着她在文学领域的显著成就。

推荐理由

《思维的艺术》一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至今的哲学思想,通过分析历史上的讨论和实例,揭示了哲学思维的多样性,并鼓励读者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哲学知识,还展示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提升我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对于那些对哲学、逻辑学或寻求个人成长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本启发心智且内容丰富的读物。

适合哪些人读

对哲学和逻辑学感兴趣的读者
寻求批判性思维训练与个人成长的人群
学生、教师以及任何希望通过深入思考来理解世界的读者。

书籍目录

导 言
1. 权威,信还是不信?
2. 为什么看得清,才能想得明?
3. 让“事实”说话?
4. 从蛛丝马迹到真相,到底有多远?
5. 原因那么多,哪个才是决定性的?
6. 用反例进攻
7. 为什么没有面面俱到的定义?
8. 画面感,决胜的关键
9. 如何高效率地进行“思想收纳”?
10. 用三个圈告诉你什么是“逻辑”
11. 为什么特立独行的人更容易红?
12. 人身攻击,哲学家也不能免俗
13. 在头脑中建一座实验室
14. 此处无为胜有为
15. 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16. 当笑声成为武器
17. 谎言重复千遍即是真理?
18. 神谕在古代哲学争辩中起了什么作用?
19. 找不到思想关联?做个表格吧!
20. 苏格拉底是怎么死的?
结束语

用户评论

事实,逻辑,因果关系,人的理性能走多远?读到很多哲学家轶趣,要学会现在巨人的肩上独立思考。
从一开始就要明白,其他人一定也有对的地方。要控制自己非赢不可的强烈意志,这种意志会破坏许多实际讨论,为此,古希腊时代的大师们建议对每一个问题不仅要提出一个,而且要提出两个互为对立的看法。这可是很难做到的!但这么做极其有益。因为如果只有一种看法,就会倾向于把自己的这种看法作为衡量所有事物的标准,而把别人的话不加思考地宣布为胡说八道。\n\n@一方面,没有人能完全地达到真理;另一方面,没有人的努力是错误的。\n\n
差劲
我们必须乐于向他人学习,同时也要有勇气独立思考\n很不错的一本新书,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我们要努力独立思考,对别人的看法也要乐于去分析理解。\n
感觉并不哲学…
很棒的通识教育(liberal arts)入门书,哲学逻辑学历史数学物理都有涉猎,学贯古今中外,语言浅显幽默,信手拈来的例子让人看得津津有味,真有点停不下来。一本小书阅遍经典哲学思考方式,识破世上99%的杠精(虽然这一条不是人家的目的),要是早十年读过这么一本书就好了!
功能书,道理都懂
如果哲学思维的任务是“要和他人一起在一个共同的事业中前进”,而“不是用一切手段来使他人相信某种固定的看法”,那么一方面至今的努力尚未达致古希腊先哲们与其时代相匹配的高度,另一方面横亘在思想进阶之路上的重重障碍使得前者愈发艰难。“若不能变得更好,这东西便也不再美好”(德国谚语),在谜障充盈、哲思稀缺之际,什么是“美好”,因有哲学,自古已然……
周末早上的休闲读物,通俗的思维方法讲解,其实当作哲学史小八卦看更合适,并且其中一些知名轶闻虽然已经听过多次,却依然可以会心一笑。总体而言是非常非常基础的一本书,甚至算不上是哲学。

网盘地址

书籍自取夸克网盘
夸克群每日分享-可代找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