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世人看来,建筑是反时间的,一成不变。当代城市中有太多这样的建筑,拒绝融入城市肌理,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意图成为自己的纪念碑。本书作者认为,时空并不可分,个体只有将本真的生活经验映照其上,才能真正进入逝去的建构的世界。
本书含引言与后记,共21篇文章,以时间为标题与线索,串联成整体。作者基于多年见闻通识和研究心得,将对建筑的审视与反思置于时间的语境中。书中以一个个“镜头”串起了紫禁城的墙和阿尔罕布拉宫的突角拱,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的建筑奇迹和灾祸,对照现代化大都市纽约的繁华与堕落,宋徽宗的看不见的艮岳,柯布西耶将“取消一切边界”的光辉城市……无论上古的城市、近代中国的故事还是现代社会的生活,都仅是设定了各篇文章所指时间段落的开端。无论回望过去还是拭目前瞻,作者希望,一次时光漫游会让读者对身处的生活空间产生更多有益的思考。
作者简介:
著名建筑师、策展人,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曾任被誉为“艺术界的奥运会”的意大利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2010年)。著译《从废园到燕园》《设计学院的故事》《美术馆十讲》《“关键词”:绘制当代建筑学的地图》《活的中国园林》《癫狂的纽约:给曼哈顿补写的宣言》等,从事建筑、园林、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