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Epub+Pdf

内容简介
 · · · · · ·

在全球化与区域性合作不断加速发展的今天,国家与世界、国家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课题。然而要实现真正良性健康的世界秩序、地区秩序与合作机制,就必须首先对历史中的某些错误思想与行为进行彻底的反思批判。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便是其中一例。它鼓吹所谓的“日中提携”“日中亲善”“团结亚洲、共抗欧美”,却在本质上成了使侵略正当化的借口,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无法忘却的痛苦与灾难。

本书旨在从以往道德、情感层面的谴责与控诉再向前一步,从学理角度对近代日本亚洲主义的思想与政策展开批判性的研究。在广泛借鉴中日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了亚洲主义的内容、本质及其演变,阐述了其如何从散乱的主张汇集成虚伪的侵略思想、如何从民间走向官方、如何在近代日本的决策机制中从思想理论转化成扩张政策的具体过程

作者简介
 · · · · · ·

刘峰,1984年生,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教授、亚洲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上海市日本学会理事。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日本近代史、东亚关系史。博士毕业于日本千叶大学、博士后出站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在《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日本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次得到《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的转载,在日本学界《アジア評論》等期刊亦有多篇学术专论。

目录
 · · · · · ·

绪论
一、亚洲主义研究史
(一)亚洲主义的研究
(二)亚洲主义政策化的研究
二、研究反思与批判
(一)问题批判
(二)总体思路
第一章 何谓亚洲主义及其政策化
第一节 日本民族主义与亚洲主义的诞生
一、与日本民族主义的交织
二、亚洲主义的萌生与初期状态
三、主流特征的显现
四、樽井藤吉的《大东合邦论》
第二节 概念的定型与政策化的界定
一、亚洲主义概念的定型
二、此后的发展及其思想脉络
三、何谓亚洲主义的政策化
第二章 甲午战争以前的对清协调政策
第一节 不同政策构想的暂时统一
一、壬午兵变后的意见分歧
二、甲申政变、《天津条约》与政策确立
第二节 兴亚会与榎本武扬的参与
一、半官半民团体兴亚会
二、联系官民的榎本武扬
第三节 政策的升级与终止
一、“朝俄密约”与巨文岛事件
二、政策的升级
三、政策的终止与中日分歧
第三章 20世纪初的对华政策与外部条件的丧失
第一节 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一、决策机制与决策者思想状况
二、《中日协定》与亚洲主义
第二节 中方的回应与抵制
一、排日运动的兴起
二、运动的升级与中日关系的恶化
三、社会精英的回击
第四章 20世纪20年代的死灰复燃与政策摸索
第一节 日方舆论的再度高涨
一、一战后的低潮期
二、复苏的潜在条件
三、排日移民法案与舆论的喧嚣
第二节 田中内阁的对华政策摸索
一、田中内阁的性格与政策取向
二、政策摸索与第一次出兵山东
三、东方会议与对华政策的确立
第三节 中日矛盾激化与关东军的牵引
一、缓冲装置的丧失
二、关东军与石原莞尔的外先内后论
第五章 “九一八事变”后的政策长期化
第一节 在伪满的政策探索
一、统治集团内部的两分化
二、两个派系的侵略思想与主张
三、两个派系的侵略政策与矛盾统一
第二节 政策的对日逆向输入
一、围绕伪满问题的政策变迁
二、军部的政策研究
三、外务省的政策构想
四、五相会议与国策的形成
第六章 中日全面战争时期的政策发展
第一节 近卫内阁的侵华政策与“新秩序”
一、陆军的主导地位与战争初期政策
二、近卫声明和意见分歧的表面化
三、宇垣的失败与东亚新秩序政策
第二节 南进政策的形成与“大东亚共荣圈”
一、对北进和南进的不同战略抉择
二、陆军的态度变化与内部的统一
三、积极南进政策的确立与“共荣圈”
结论
补论 近代中国的回应与认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亚洲主义
一、救亡图存的族群性民族主义
二、作为抵抗与言论的亚洲主义
三、民族主义与亚洲主义的内在关联
附一 主要参考文献一览
附二 近代日本历任内阁一览(1885—1945年)
附三 日本近代史年表(1853—1945年)
· · · · · ·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网盘地址:

书籍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