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百态
作者:常建华
分类:文化
ISBN:9787500883791
出版时间:2024-7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内容简介
《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一书从营生分类,描述了清朝刑科题本档案中“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开豆腐店的小业主”“挖煤的”“茶农”“演戏艺人”等从事多种职业的底层劳动群像,梳理他们在纠纷中反映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史料中蕴含着这些普通人的生存逻辑与社会应对策略,构成了清代普通人的历史。
该书呈现了常建华教授近年来利用清朝刑科题本对于清代社会研究的思考,揭示了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是社会史理论方法探索与历史书写实践新的尝试。作品既有历史考证的厚度,又兼具大众趣味。
章节介绍
“人的历史”与清代的“打工人”/ 001
剃头匠 / 019
木 匠 / 041
铁 匠 / 059
篾 匠 / 075
豆腐营生 / 099
以煤为生 / 117
以茶为生 / 155
演戏艺人 / 183
东西南北:人口流动与打工 / 209
后 记 / 229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Domoru的评论
虽然本书的主题是清代的刑事案件,但是正如本书标题的前半部分——“众生百态”,书中的一个个刑事案例实际上也从侧面描绘了清代社会的民事关系。
在剃头匠、木匠等案例中,人身伤害大都是在以应收账款为主的民事纠纷基础上衍生的。清代社会中,赊账是较为常见的行为,但是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赊账款并没有相对有效的救济手段。在这些案例中,并没有看到相关债权人在伤害事故发生前采用诉讼手段解决债款问题,或许是因为诉讼对于清代民众而言并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在现今社会中,以暴力手段解决冲突可能已不再像旧时代那么普遍。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的债务违约时,他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信用危机,这将对他们的经营和生活构成严重的影响。
据此可见,现代成熟的信用制度和司法制度对于社会运行效率的提升是具有正面作用的。 -
说了不吃糖呀的评论
通俗有余深度不够,底层人民尤其是大龄“光棍”在清代社会的困顿处境可以挖出更多深层的东西,如果只是停留在故事会层面,其实蛮可惜的。
-
鉤深致遠的评论
常老師近年研究總匯。貫通地讀一遍,體驗極佳。社會史就是這樣,讀著並不難,但是想要寫成這樣也並不容易。嘉慶朝刑科題本的四川部分自己讀了不下三次,而很多點仍然沒有get到,常老師卻於文中順手拈來,乃眼界,史識之差距也。平實中見真章,方為功夫。以各省之地域視角的研究,與人際關係與人——物關係這兩條線索的研究結合起來,我們才能夠對傳統社會的日常生活有更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
某羊的评论
一部以司法档案为基础材料考察所谓“清代打工人”(也即基层社会几个主要行业及其从业者)的小书,因是基于刑科题本所做的社会史研究,所以其中基本上充斥着各类小人物、小家庭的bad ending(毕竟基本都涉及命案了),不免令人唏嘘。
但说实话,本书很难称得上是研究,倒更像是在做史料汇编时辑出来的副产品,以至于列举材料为主,而分析、论述乃至解释皆实在有限,且有生拉硬拽凑字数之嫌,毕竟在铁匠一章中连“以铁为人名”“以铁为姓氏”“以铁为地名”的案例都辑出来了,未免让人摸不着头脑,你要硬说是印证铁于清代社会之重要意义……行吧…… -
渡头余落日的评论
曾有幸与常老交流半小时,如今见字如面,泪流满面。尽管有人抨击常老近年来成果多出自刑部题本,但常老是因为要为群众发声(大意,具体忘了)才如此,并非代表常老传统文章写的不好。此书后记尤为感人,先读后记在看正文,想必体会更深吧
-
阐提的评论
清代题本底层资料汇编,快读一遍,没甚意思。一星给24幅民俗彩图
全书只有一个个个体故事,极少结合其他研究以小见大、个体中见集体。如剃头匠提到该行业大多是孤儿, 但是这类分析比较少。1⃣️ 大多是经济纠纷,案例基本都是有经济关系的如雇佣、租借等,每种行业大同小异,一一罗列,偶加按语,结语重复一遍前文按语而已。2⃣️ 案例都是触犯法规,那么其他人如何呢?
实则有很多可供拓展之处,如经济纠纷往往只是口头承诺没有结定契约,欠债者往往忌讳当众被追债,很多命案只是因为互骂,雇佣关系中往往提及『非主仆关系』,各行各业的收入与物价…… -
文盲阁小学士的评论
通俗读物。如何书写普通人的历史,是近些年来史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史著作,作者常建华教授将研究重心集中在了“日常生活”四字上,以第一手史料刑科题本为核心材料,对清代历史上形形色色的“打工人”进行了精彩细致的描写。透过剃头匠、木匠、铁匠、艺人等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可以某种程度上观察出这些人的社会网络,从而使得今日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的底层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面对这一问题,有过劳动工人经历的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自己所理解认可的答案。相信读者阅毕此书后会有一番自己的心得体会,懂得如何将生活中得来的认知更好地落实到自己身上。
-
chrisminte的评论
视角很有趣,从写法上看圈定了一个史料范围,然后分门别类记录,就写成了。有了想法难度是不大的。
-
小陈同学的评论
常建华教授新作,大家小书,值得一读!
-
Luna96的评论
常老师利用刑科题本进行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新成果,用档案材料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写普通人的历史,方法似简实难。真正接触刑科题本,才会意识到史料的分散与难以缀合,非对史料、研究理路有深刻把握,对研究主题有信手拈来之熟谙,不能如此举重若轻,能以群体为“金线”,变琐碎为“珍珠”,展现出清代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群像,激活刑科题本的多面价值。
-
青澀的评论
作学问辛苦
-
焦點的评论
《众生百态》描绘了一幅众声喧哗的清代社会画卷,其中既有不同营生的多个切片场景,又有人口流动的空间视野。从茶农、工匠、商贩、伙计到煤工、戏子、乞丐等,各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小人物纷纷登场,展现出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和命运起伏,构成多种生计、职业的底层劳动群像。
-
fuping的评论
本书反映了清代“打工人”的人际交往、性格特点、社会生活、商业往来、经济生活、职业流动等状况,很真切地还原了清代“打工人”的社会生活。
-
渤海之滨的评论
常老师这本可读性很强的著作,利用大量嘉庆年间的刑科题本,还原了清代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很有场景感,让我们对清代平民的行为交往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十分推荐这本书
-
李二腿的野望的评论
当我们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在读什么?读的是那些200年前和我们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营生在这片土地,和我们一样的“打工人”们,这些“普通人”们的“普通生活”,他们怎么活着,他们怎么交往,他们怎么死去。这是“刑科题本”史料所蕴含的珍贵宝藏。常老师从这大批杂乱无章的刑科题本口述中抽丝剥茧,编织成一副绵密精微的清代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画卷。
-
咸鱼本鱼的评论
常老师新作,依托刑科题本,以人际关系为抓手,分析清代“打工人”的日常生活,体量虽小,关怀极大。阅读期间,笔者曾畅想以沧海桑田之变换,今日之“打工人”是否会理解昨日之“打工人”,王右军所书“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或许人之感情可以跨越时空,成为通古今之变的一把钥匙,或许这也是驱使作者撰写此书的动力之一。在情感史方兴未艾的今天,刑科题本亦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
吴倩wuqian的评论
常老师的新著,以小喻大,深入浅出,初读很容易进入,读毕又会有深思!这本书是常老师近年来利用清朝刑科题本对于清代社会研究的思考,描写了刑科题本档案中的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茶农等多种行业的普通“打工人”。种种日常纠纷、生存策略、生死悲欢,展现清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既有史学家的专业性,又让普通读者很容易共情。难怪近来很多读书榜单都推荐了这本“打工人”,大概因为古今生活是相通的,人生智慧、生活感悟,常常邂逅很多共识。
-
品竹味道的评论
常建华先生的新著,值得细读!本书描绘了清朝刑科题本档案中“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豆腐店业主”“煤工”“茶农”“艺人”等从事多种职业的底层劳动群像,再现在人际纠纷中反映的日常生活,揭示普通人的生存逻辑与社会应对策略,更配之诸多以妙趣横生的插图。本书既是探索清代普通人生活的社会史研究典范,又是展现传统社会生活风貌的普及读物,让我们走进古人的日常生活,感知他们的真实人生。
-
四叶草的评论
这本书不愧是大家作品,用当下热门词汇“打工人”为题,以清代刑科题为核心资料,描绘了市行百态,展示了正史中很少涉及的普通各色工人的日常生活。正如后记中常建华老师所说,清代打工人的作品在工人出版社出版,乃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