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速社会
作者:稻田丰史
分类:生活
ISBN:9787213113345
出版时间:2024-4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是什么让我们等不及看完一部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倍速观看视频。2小时的电影,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用1.5倍速;想提前知道情节发展,可以看剧透。
倍速播放的用户多为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品用台词表达一切?
“作品欣赏模式”与“信息收集模式”有何区别?
倍速视听的实质是“享乐主义”?
……
本书的调查发现的事实是——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得不这样做的迫切性。
【编辑推荐】
我们或许都注意到了这样的现象——
长视频网站开始提供倍速观看的服务,观众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迅速刷完几十集的剧集;
与长视频相比,今天的观众更青睐短视频带来的快感,“速看”类的剧透视频点击率尤其高;
影视创作者,越来越喜欢用说明性的台词或文字来表达一切;
社交平台上,随处可见情绪化的评论(比如只有三个字“看不懂”,没有举任何例证)……
——如果你也对这些现象感到违和,来读读本书吧!
作者原本在电影发行公司工作,对电影文化很有感情,他对“快进或倍速观看电影作品”的风潮感到愤懑;但是,通过反复采访,我们逐渐看到了“倍速视听”的人们的内在情况和外在环境所产生的“必然”。这本书不仅仅是单纯的社会现象报告,还细致地描绘了超高度信息化社会的现代世态。
章节介绍
序章巨大的违和感
Netflix 上的 1.5 倍速播放功能 / 倍速看电影和电视剧的人 / 倍速播放的用户多为年轻人 ? / 影视作品过剩 / 追求“性时比”的年轻人 / 越来越多的作品用台词表达一切 / 被跳过的 10 秒里的内容 / 与速读和摘译的不同
第 1 章倍速播放的人 ——从欣赏到消费
只对开头和结局感兴趣 / 只要觉得无聊,就开始用 1.5 倍速播放 / 可有可无的日常对话开倍速看也无碍 / 他们并不认为有何不妥 / 用倍速做预习,省去无聊的画面 / 连续剧的整集跳看 / 想提前知道结局 / 电影速看的理由 / 反复观看和边看边做事 / 事先打开 10 个浏览器页面 / 倍速播放的用户不只有年轻人 / 作品欣赏模式与信息收集模式 / 不是想看而是想知道 / 包月会员制导致作品不被珍惜 / 再看一遍不就得了 / 2 小时的电影是希望观众花 2 小时来看的 / 剧本并非为可整集跳过而写
第 2 章希望全都用台词说明的人 ——对所有人都友好的开放世界
口是心非的表现形式已行不通 / 制作组要求影片做得通俗易懂 / 通俗易懂的作品更受欢迎 / 更简短、更具体 /《大
豆田永久子与三位前夫》的苦战 / 不愿承认自己的愚蠢 / SNS 上随处可见“这是智障者都能说出来的评论”/ 评价影片好看是需要勇气的 / 动漫片说明性台词过多的理由 / 是迎合,还是生存? /《鬼灭之刃》和《谜中谜》/ 看不到编剧署名!? / 为什么电视台喜欢用字幕? / 看不懂(所以不好看)/ 通俗易懂和作品的野心共存/ 水平高或低都可以欣赏 / 剧本的开放世界化
第 3 章不想失败的人 ——个性的束缚和“性时比”至上主义
LINE 群聊的强制共情 / 友谊广告化 /“那不就没我什么事了嘛!”/ 应季很重要 / 倍速播放已成生存战略 / 要有个性,不然就是死路一条 / 不是什么个性都行 /“Z 世代”的个性分享欲 / 小众派的不安 / 想要一个能写进自我介绍里的关键词 /“御宅族”大众形象的变迁 /“御宅”的随意化使用和“菜鸟”问题 / 网络地狱:到处都是比自己厉害的人 / 想知道正确答案 / 通用人才时代已结束 / 倍速播放的“性时比”至上主义 / 对自己来说是否有观看的价值 / 想正确预测未来 / 必须不吝惜放出预告片 /“Z 世代”的剧透消费 / 总而言之,不愿失败 / 职业教育防止了走弯路 / 总在关注旁人的年轻人 / 目的是通过作弊肯定自己的能力 / 当代大学生完全没有时间和金钱条件
第 4 章不允许别人贬低自己的爱好 ——追求享乐主义的观众
观众越来越随心所欲 / 轻小说界的享乐主义 / 蒙太奇手法 / 召唤流小说大受青睐 / 娱乐不是为了充盈内心 / 手机游戏里的快乐主义 / 只看我想看的 / 专挑感兴趣的东西看——挑剔的观众 / 只看自己想看的情节,不想有情绪波动 / 共感至上主义与他者性的缺失 / 不想浪费感情,反复观看喜欢的画面 / 没人愿意看评论 / 影评类书籍也畅销过 / 年轻人不喜欢系统观影 / 不在意电影导演是谁 /“不许说我男(女) 朋友的坏话!”/ 评论家是伟大的通用人才 / SNS 上的评论要多少有多少?/ 书评需要有促销效果吗?/“Z 世代”的处世之道:不干涉他人 /“互联网 = 社会”的“世界系”
第 5 章佛系客户 ——技术进化的终点
“液态消费”视域下的倍速播放 / 作品选择上的从众心理 / 喜欢的不是某位作者,而是整个制作团队 / 免费增值服务的极限 / 非影迷消费者比影迷更重要 / 2 小时的电影时间太长 / 制造悬念留住观众 /《梨泰院 Class》的情节设计 / 游戏直播 / 让电影速看成为官方促销媒介 / 单位时间内信息处理能力强的观众 /《光之美少女》信息量增大,受众低龄化 / 一个人看手机和平板助长倍速播放 / 摆脱束缚 / 曾有人反对倍速播放
结束语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小飞侠的评论
其实这本书也适合“倍速”,拉到最后结论页即可(笑),举的例子倒是很通俗易懂。三个原因:影视作品过剩、追求“性时比”、台词至上主义。归根结底是技术的因素——人们的社交需求。私人的倍速需求可以理解(比如毛尖老师说烂片确实多啊),和社会变迁有同步性。所以我们会更珍惜付费的、稍纵即逝的电影院体验,能沉下心遇到好作品的时点可遇不可求。
-
迪迪陈的评论
一下子被本书的主题吸引。虽然我不像作者那样对“倍速播放”感到愤懑,但也的确发现,越来越多的观众在以“消费内容”而非“欣赏作品”的心态来观看影视剧。喜欢用台词来表达一切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多了。作者在书中呈现了这些现象背后的现代世态。
-
慎习斋的评论
面对作品,你是想和它共享时光,还是只想向它攫取信息?如果是后者,怎么快速有效怎么来,无可厚非。作者分析XYZ不同世代的人生活背景、心理需求的不同,揭示科技进步提供的多种选择形式也参与促成这种变化趋势。书中侧重谈影视剧的观看方式和心理,回想我自己的倍速快进行为,乃至现在极少看影视剧的原因,却是因为觉得不好看,有点弱智,“性时比”很低。放弃影视剧,回归书本,我也拥抱了电子书的倍速听书法。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我也可以再慢下来,以“欣赏”的心态来面对真正的好作品带给我们的跌宕起伏。
-
有弹性的菲哥的评论
有时候会思考的一个议题被日本人写出来了,并且发现中日“内容消费者”在这一方面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是颇为一致的。虽然有些难以接受,但这就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心理发展之下的产物
-
刘小流的评论
适合五倍速读的书,真能水
-
火树的评论
重生文的逻辑原来是追求“性时比”,想要最快获得成功,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拿到正确答案。这种倾向的另一个成因是“殖民主义心态”,这一点很有启发性。全文太啰嗦了,只是表层现象的罗列,而没有更深层次原因的挖掘,全文充斥着作者的主观抱怨。本书实在只适合倍速观看。
-
GreyMane的评论
本书解决了我的一个疑问:“为什么现代人开始使用倍速播放”进行讨论
核心观点:
1.信息爆炸时代,内容太多,自由时间太少,人变得浮躁,我们尽可能想在有效的时间看更多的内容,追求“性时比”
2.享乐主义功利化:有人是为了社交需求看内容,有人是符合口味的才看不符合不看,还有人是想知道结局。而这都导致网飞抖音这样的app收集用户大数据,从而产出更符合这类人群的内容,本末倒置。
3.内容注水:垃圾内容过多,观众精力有限,编剧不得不用台词而非动作神态吸引观众。投资人只在乎内容是否能利益最大化。
而我个人开倍速的原因,就是追求性时比。我觉着倍速播放反倒加速了我学习效率,不是件坏事。而沉迷奶头乐的人,依旧只能快餐式地通过“十分钟看电影”的视频。可见信息茧房,将继续让知识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
妖道的评论
很有趣的观察。在中国的情形又稍微有点不同,注水剧的泛滥导致倍速播放和跳播是必然的。饭圈文化又加速了影视作品质量的下降,使得平台自己就提供了只看某演员cut的功能。关于习惯倍速播放的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较快这一点我有点疑问,如果是需要一定文化基础的信息呢?
-
萨卡半价鱼的评论
从日文版出就在关注了,简中版完全符合期待。除了倍速播放以外,对于日本亚文化、内容创作行业的一些变化都有简洁的归纳和论述。日本的状况和国内意外蛮相似的,很多有意思的细节适合拿出来和朋友讨论。
-
Nelly.L的评论
前半段觉得写得好水,后半段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分析。
-
如果你喜欢怪人的评论
我作为一名忠实的纸质书爱好者,并不反感电子书和有声书,但是对那类“五分钟看完《战争与和平》”的解说视频是嗤之以鼻的。无论是剧集、电影还是小说对我来说都是某种创作形式的“作品”,而不是“信息”、“内容”。我一直觉得一部好的作品是能让观众or读者沉浸其中、与角色共情,仿佛体验了另一种人生的。「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通俗来说就是“后劲很大”。倍速播放只是在迅速采集信息,而不是欣赏一部作品,也是对作品本身的亵渎。
-
–的评论
当人们的视听器官习惯了以“秒”为单位进行转换的时候,是否还有人和我们一起耐心地凝视那些摄像机所面对的终极目标——那些与我们相同或不同的人。
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最终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
庄若的评论
和《浅薄》并列的必看书籍。《浅薄》针对的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大脑越来越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无法进行深度思考。本书针对的是出生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他们需要更快更多更强的信息刺激。
-
大脸的评论
标题击中人心而内容平凡无奇,自媒体时代降低了视频制作门槛和宣发的成本(费用与时间),低质量和高质量的影像资料喷涌。一方面,我们拦不住迅速传播的影响力,警报和舆情来得更敏捷,另一方面人们在层叠无尽的信息里溺亡。消费主义和性价比,一起推高金钱的边际价值,而倍速播放类似于影像世界的满减活动,先买会员升级画质,解锁超前播放,再倍速播放,追求密集的感官享受,甚至只要享受的片段,嗨爆的画面。恕我无知,相声精彩不只是抖包袱,还有铺陈和垫话,人物的精彩来自于剧情的起伏,都去掉就变成了脱口秀和人物cut。节省了时间但抽走了精气神和独特性,那就简化为希腊时代的悲喜剧的母题。青年朋友怕失去,怕走了弯路,更怕做了“白做”的事,步步为营。菜都按菜谱做,标准化规范化,那家的味道是什么?
-
把噗的评论
很好的话题,谈得也蛮深入。很多采访,很多观点。究其原因,倍速社会就是在海量免费资源中,必须以稀有的时间来摄取必要信息的结果。
-
宋冇理的评论
2.5
-
腰腰的评论
还可以吧,觉察了现象,最后表示无可奈何只能接受。如果还能更深入地思考就好了。比如这其实是商业行为的推波助澜(需要更快传播,需要更有效率的内容接收者)等等。
-
yanina的评论
挺有趣的一本调查报告,从倍速观看视频到Z世代到享乐主义和内容消费。开篇时作者明显是带着不理解和抵触情绪,但随着进一步挖掘和收集到越来越多的信息,作者慢慢释怀并开始理解和接受倍速播放存在的理由和事实。没准和唱片vs现场、电子书vs纸质书类似,倍速播放也会成为接受度越来越高的一种新型观看模式。
-
江南草的评论
因为来得容易,就不会珍惜。“强制共情”和“不喜欢悬念”是我之前没有想到的角度。
-
索洛希菁的评论
别说您佬的口痴复读也是“创作者的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