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聚心史
作者:汪荣祖
分类:传记
ISBN:9787101143072
出版时间:2020-3-1
出版社:中华书局
标签:
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钱锺书的生平、著作,以及作者与其多年交往论学的过程,尝试解读钱锺书的生活世界和学术世界。全书分为内外两篇:内篇论述“钱锺书的自我”, 参考心理学理论,阐释钱氏之自我意识、自我认同、自我剖析、忧患意识,以及内心的价值观;外篇从哲学、文学、诗学、史学分论“钱氏学术境界”,或称之为“微世界”。作者以史家笔法,探究钱氏其人其学,深度与立体地揭示了一代学人钱锺书的精神世界与学术思想。
章节介绍
书成自题
中华新版序
弁言
导论
内篇:钱锺书的自我
第一章 自我意识
第二章 社会群体与自我认同
第三章 钱杨三人“互依我”
第四章 剖解自我
第五章 忧患与补偿
第六章 自我价值观
外篇:钱锺书的微世界
前言
第七章 哲学微世界
第八章 文学微世界
第九章 诗学微世界
第十章 史学微世界
后语
结论
引用书目
钱译西文名词一览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VladimirZ的评论
汪荣祖文风浮夸,可谓是十足的“好事之徒”。大段大段引用心理学理论看钱锺书,跟夏志清用新批评看钱锺书简直五十步笑百步。你觉得钱锺书真的看得起你吗?
-
骘一的评论
前面涉及到和钱钟书交往的部分,包括钱钟书写信表达自己思想、作者理清对钱钟书的误读、阐发钱钟书思想的幽微之处,甚好。后面评述钱先生诸种学问,则甚是无聊,如同现在学界的古代文论研究一样,翻译、串讲一下材料,略做点评。以汪荣祖和钱先生的交往,大可附上往来书信,重点阐发钱先生的心路;但是非要扣上个心理学的帽子,既然钱先生治学不主张有系统,汪又何必用一系统的心理学解读钱先生?至于后面的文诗哲史的分类,也是冥冥中落入了学科分科的窠臼,窃以为钱先生思想不当如此解读。
-
方塘的评论
与传统传记相比,槐聚“心史”亦为“新史”,但是否“信史”,有待读者检阅。内篇心理学与钱氏生平弥合略显牵强,外篇哲学、史学两章恒以钱氏只言片语与当世西方哲、史两门之大学者的思想、观点印证发明,反令人疑惑钱氏哲史两造的真实成就。汪荣祖自任钱氏“知心”,以心传史,画龙画蛇、点睛添足,恐不免见仁见智。“心史”一词其来有自,南宋遗民郑思肖(号所南)心系故国,入元后作《心史》以铁盒封函埋于苏州承天寺井中。陈寅恪对此颇为感喟,在《论再生缘校补记后序》中说,“所南心史,固非吴井之藏;孙盛阳秋,同是辽东之本……知我罪我,请俟来世”,对弟子蒋天枢又说,“孙盛阳秋海外传,所南心史井中全。文章存佚关兴废,怀古伤今涕泗涟。” (《广州赠别蒋秉南》)若以烛照幽微之心曲而言,无疑陈寅恪比钱钟书更适合作为“心史”的传主。
-
若存的评论
尚可一读,但也确实不好说。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引用的书信和记录的谈话,可见中书君对于自己某些著作的态度,还有使用方法的剖析,比如说老庄禅宗及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而非唯物辩证法,以及自诩域内最先引用绍介狄尔泰的历史理论等等。另、下编从史学角度进行解释,亦尚属当行,或从《史学九章》挪移而来?但一书之中,有弁言、有导论,有复有外编之前言、后语,又有一书之结论,叠床架屋。上编中套用心理学理论进行解释,其实不过一传记而已,用老钱的话说,未能如盐入水,尽成眼中金屑,悉数删去亦无妨。下编分哲、文、诗、史为著述作提要,亦难免点金成铁之讥,唯撮述英文论文内容,不为无助耳。
-
呼嚕的评论
所谓“心理学”解读,未免生搬硬套。
-
有容乃大的评论
还行。
-
枫寻的评论
一大半内容是介绍钱钟书作品中的内容,关于钱钟书生活的内容不多,且基本没新的材料
-
鹿野山房的评论
方法尚可,与其写陈寅恪一样,重在学术评论,非人物杂传。
-
荞麦花开的评论
汪荣祖是钱学界最大的水货。跟刘梦溪伯仲之间。
-
邱彥小兔的评论
比附心理人格分析云云故不足论,但内外两编,一论其人,一论其学,读来会发现钱锺书先生的文化观念是沟通学术与生活两面的,或者说他本就无所谓区分学术与生活。根本上,钱先生是视文化为本位,早熟、聪慧、洞察、深刻,自然涵养了学人冷眼一切的文化以外的逐名争利的现实闹剧。而也正因文化本位,使得他在生活中养成了极度自尊的个人主义,亦或谓对敏感于文化的人的绝对尊重。这些是他的立世原则,亦是俗世指摘的标靶。汪氏的语言或显啰嗦,但累年交往而生的特有的同情的理解,使得其发论常有通达的认识。第七章尤佳,想钱氏二十识见与博览,自省不觉发汗。钱氏讲理论,亦致力沟通中外古今,物物而不物于物,今之学人尤足当鉴。
-
雪饮刀的评论
对熟悉钱先生其人其书的读者来说,此书无多惊喜,真不如影印书信并加注释来得好。前三个微世界,把钱说复述一番,亦步亦趋,特别乏味,史学本色当行,才有点自家研究心得。汪先生为钱先生做的辩护,大体可从。当年范旭仑的批评之处,好像都修改过了。
-
江海一蓑翁的评论
台湾学者汪荣祖先生关于钱钟书研究的一本新书,通过对于钱钟书生平和作品的梳理,并结合作者本人跟钱的交往经历,从自我与微世界这两个层面,展开对于钱钟书的论述分析。这两个层面中,前者主要基于心理学方法展开,探讨钱的自我认同、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后者主要基于文本分析和中西比较分析的方法展开,探讨钱的学术与精神文化世界。全书的论述,交融了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始终从一手材料出发,论从史出而非以论先行。无论是全新的研究视角,还是对于史料的诸多有新意的解读,都让人印象深刻。值得推荐。
-
体元主人的评论
高中时期曾阅读过汤晏《一代才子钱锺书》一书,相比较而言,个人认为汤书侧重于钱先生个人传记的描绘,本书侧重于心理学视域下的钱先生个人“心史”的表露与学术贡献的呈现。
曾经凤凰卫视的《我的中国心》栏目有钱先生纪录片,采访过汪荣祖,本书与采访内容并无出入。于我而言阅读本书并无太大收获,但或许也是因为我对钱先生太过于了解的缘故。
-
闲情难寄的评论
内篇心理学理论与钱氏生平弥合略显牵强,外篇哲学、史学两章恒以钱氏只言片语与当世西方哲、史两门之大学者的思想、观点印证发明,反令人疑惑钱氏哲史两造的真实成就。
-
Geist的评论
与书无关,想起大四时写毕业论文,崔师专门请汪荣祖先生到办公室与我长谈近两小时,从题目到材料均提出不少建议,令我感怀至今,也让我误以为所有老师都和崔师与汪先生一样温和可亲。今昔对比,不免难过。
-
菊朋的评论
实在一般,配不上“心史”二字,就是一普通传记
-
siren的评论
其实就是钱钟书评传,上卷叙生平志向,下卷讲钱钟书文史哲观点。用了太多的概念来论说,但总体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加以解说,是钱钟书之是,非钱钟书之非,看到的不是汪荣祖对钱的学问了解有多深,而是钱钟书的博常人达不到。书中除了钱钟书,所有人都有缺点,没看到钱的学术观点有任何疑问,还是落了给人作传常有的模式。这模式未必不好,至少有提升空间。最偏激的看法,甚至会让人觉得不懂外文,尤其是在不了解外国学者文史哲观点的前提下,没法做学问,真是难为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