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生
作者:[美] 阿伊莎·阿赫塔 (Aysha Akhtar)
分类:科技
ISBN:9787532789535
出版时间:2022-10-31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内容简介
当我们建立或打破与动物间的联系时会发生什么?人类在神经机制上如何被设计与动物共情?对动物的暴力又如何违背了我们的天性?
阿赫塔博士是动物伦理和神经科学领域的专家,她研究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动物的同理心如何丰富了人类自己。
《伴生》巧妙地结合了医学、社会史和个体经验,展示了人类和动物的安康是多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贯穿始终的是阿赫塔自己的故事。小时候,她遭遇了学校欺凌和家庭性侵。直到她遇到一条名叫西尔维斯特的小狗,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阿赫塔博士以此追问,当我们认识到人类与动物的亲缘关系时,我们会得到什么?她周游全国,讲述了各色人等的故事,其中包括一位退伍军人、一名连环杀手、一位黑帮成员和一名农场主。
《伴生》是一趟旅程,以此去了解人类健康的本质,并且追问,我们对动物的同理心(或缺乏同理心),如何在最深层的意义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章节介绍
前言001
序言001
第一部与动物同愈011
第一章何以为家?013
第二章寻找我们的发声043
第三章人性化我们自己074
第二部与动物分界105
第四章制造一个谋杀犯107
第五章动物而已142
第六章我们和动物一起受伤了吗?175
第三部与动物同行213
第七章和动物站在一起215
第八章朋友们239
后记270
网盘地址:
书友评论
-
基瑞尔的评论
曾经历欺凌、性侵、抑郁,似乎无从在人类中找到的信任与依靠;却总在触摸到动物的那刻就能卸下心防,让最真实的自己得到释放。自认有点动物恐惧症的自己可能无法完全理解爱宠之人或是动物爱好者在这件事上的意义,但作者的讲述却指向一个很清晰的事实;它们都拥有“自我”,它们都或多或少鼓励人们在相处关系中获得新的认识。自己可能印象深刻的并非那些事无巨细的过程描述,而是Aysha博士将真切的个人经历与情感分享、在自身擅长领域出发的学术讨论以及这之外的观察很娴熟地结合起来的进行。它没有那种因理论而产生的“距离”,同样也不回避和遮掩自己的故事与立场;如若能少掉一些重复的意义阐述,或许会更好。【2022 #180】
-
李玉米的评论
无论任何时候,我都对人与动物之间的交流而惊叹。没有相通的语言,却愿意给予信任和依赖的动物所带给我的回馈远远胜于我能给它们的。这本书的作者探访了退役军人、连环杀手、前黑帮成员还有农场主夫妇,你能看到,关于动物,每个人的观念都不尽相同,但正是人与动物的互动再次印证了,人类的语言绝非必须。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动物的恶更易发展为对人类的漠视甚至伤害。
-
西西弗斯的评论
20221128:译文纪实“人与自然”这个专题读的并不多,几乎是被封面所吸引。总是感到温馨爱意满满,又被彩页插图给吸引了。这本书里可不是单单的催泪,让读者感到伴生动物之间的羁绊,印象最深的还是哪位300磅的大可爱。当然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拓展到完全是人类的刻意细分,也导致可能同兽不同命。一面我们爱着伴生的动物好似家人,另一方面在供应链上又是怎样的悲惨和血腥。两者的鲜明对立,似乎也是我们自身的矛盾纠结之处。
-
Solar Flare的评论
想起前段时间流行纸箱小狗的时候有人说,纸箱小狗很好,如果我被拉走它不会被打死,坏了还可以再做一个。
纸箱比不上真实的体温,呼噜,拥抱所带来的力量,但是心理慰藉的效果是相似的。又想起上半年一只柯基出门追主人被当街打死的新闻,心痛。对他们来说不值钱的生命,正反映出他们毫无同理心的事实。这样毫无同理心的人,你又怎么能指望得上他们为同胞着想。 -
谭山山的评论
我家非人类同居伙伴赛高!
-
小庄的评论
这本书让我动容之处,是作者如此勇敢地面对了生命中最黑暗的部分,去化解它(不是和解),去承受它(不是接受)。实际上得说感谢,翻译的过程也是我给自己做治疗的过程,在接下这个翻译任务之前,我失去了心爱的小母猫博美,而且是因为自己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导致她失去生命。这一年多来,几乎每一天,我都会想到这件事,自责,懊恼,余生也必须和这份残缺共处,而书中每一个伤心泪目的故事都在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经历的人生。
-
萝莉要当女汉纸的评论
很好的一本书,很多故事都很动人。比如繁忙的早高峰街道上,一个小男孩站在马路当中,伸出双手,保护路上的一只乌龟;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期间,吉姆因为自己300英镑的宠物猪不能被援救,因而拒绝撤离;被认为是最无可救药的罪犯保护监狱里的鱼和鸟……新知也很多,例如南丁格尔最早注意到动物能够帮助病人;生物学家发现在心脏病患者中,伴侣动物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动物能将PTSD减轻82%;灾难中被迫抛弃伴侣动物会显著增加抑郁症风险……真的是很动人的一本书
-
木石的评论
因为封面上大金毛毛子而毫不犹豫买下了它,但故事的狗狗角色并非是大金毛而是一只拥有德牧血统的棕色小狗-西尔维斯特。
《伴生》并非是在讲述一个一个的见闻故事而是很巧妙的结合了医学与社会学的一些内容通过作者阐述自己幼年时期的遭遇以及为了探寻/验证“同理心之于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论述“动物对人同理心产生的影响”“暴力产生暴力,对动物的暴力行为是成为一个杀人犯的征兆”还有“动物对于人的治愈作用”,总而言之,本书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耐心读下去的收获不仅仅是治愈力的提升,也是“人性”综合作用的提升。 -
药罐子的日常的评论
宠物陪伴我们的时间越久,我们就越清楚地知道,动物和人类一样,都会拥有情感,甚至这些情感比人类来的更加纯粹。希望每一个伴随我们生活的动物都能拥有好的归宿,我们一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都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
-
chenchen的评论
“在一些案件中,法院慢慢不再把动物视为财产,而是类似于人的对象”“2016年,阿拉斯加成为美国第一个颁布‘宠物监护’立法的州。这使得法庭在决定离婚案件中谁应该获得允许照顾家中的狗、猫、非洲灰鹦鹉、鬣蜥、海龟甚至蟒蛇时,要考虑动物的福祉”。这里已经是把动物看做和人类伴侣一样重要的角色。照顾小动物甚至可以激发一些穷凶极恶之人埋藏心底的同理心。本书的作者在看到自己的小狗被舅舅虐待仿佛看到了被性侵的自己,在之后的一次即将被侵犯时勇敢说了“不”。动物真是具有神奇的力量,与其说是人类陪伴了动物,不如说是动物治愈了人类。
-
谷鱼的评论
阳康后的第一本书,一边读一边想念家里的大猫,三月份的疫情防控让我失去了她,从发病到去喵星只用了短短一个礼拜。动物的陪伴不仅有着开心的故事,也会有悲伤的故事。大猫猫去世的时候超过了10岁,从爸爸捡回来的那天起,她见证了我的毕业留学工作,也见证了父亲的生老病死。她是我们家第一只猫猫,她给予了我们家无限的治愈,就像作者的狗狗。动物不仅仅是一种陪伴,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有了它们,我们才是完整的。
-
RunAwayQ的评论
这本书不仅关于救赎,它比我想象的要沉重很多。作者和杰斯珀森的访谈,和西尔维斯特的故事都让人印象深刻,听到鹿的哭声还有未参加暴乱的罪犯们守着鱼缸和鹦鹉的那一幕真的很戳人心。
人同理和共情的范围能到什么程度,如果不同地域、不同国籍、不同阶级、不同种族、不同性别?对于身体、智力缺陷者呢?对于另一个物种呢? -
Mafada0708的评论
作者用自身和许多人的经历再次展现动物们给人类带来的慰藉和救赎,他们无私慷慨的给予我们信任和爱,他们是朋友是家人。愿我们都是那个把搁浅海星放回大海的人。
-
小路爱读书的评论
如果你很喜欢动物
你会很喜欢这本书
如果你不喜欢动物
你会因为这本书发现动物的可爱和疗愈
.
译文纪实系列一直以来给我的感觉是阴郁的,但总是会有那么几本书,就像乌云的那层银边,不起眼但能让你希冀蓝天。人与动物的互相治愈,是从小养狗的我懵懵懂懂便明白的道理,小时候的我会因为有小狗陪伴而熬过童年霸凌的黑色记忆,长大后的我会因为有小狗陪伴而吞下生活的苦酒。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一方面是感受作者毫无保留的人生独白,也是一段和自我交流的旅途。
.
飓风洪水中和宠物猪不离不弃的真挚
艾滋病人被一只狗拯救了黑暗的人生
退伍军人,连环杀手,一位普通的农场主
我们每个人
都有独属于自己
关于动物们的故事 -
鹅来鹅往的评论
幸好还有动物。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这本书里有两个故事特别打动我。一个是美国“笑脸杀手”的自白,另一个是九岁的巴基斯坦移民小女孩在遭受亲戚的性虐待时在她的小狗身上找到救赎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分别从一段光谱的两端解释了人为什么要爱动物——一端是以爱动物作为爱人类的前提,爱动物是为了更好地爱人类,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逻辑;另一端是当个体被人类社会的丑恶一面裹挟时在动物身上重拾对生命和他人的信心。这本书里还有更多的故事,会让你屡屡泪盈于睫,也会让你叹息、毛骨悚然和倍感自责。但你不会后悔读它,不管你爱动物、或不爱。
-
Eurekaa的评论
作者很细致入微的把一些和动物互动过程中那些体验用文笔表达了出来,毛茸茸的小动物们的确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那些柔软的地方。只是后半段稍显有点啰嗦,有些采访对象的生平背景不用那么详细吧。